如何面对家中的“好奇”宝宝?

  彤彤妈的疑问】

  彤彤2岁时总喜欢问为什么,而且相同的问题要问好几遍。后来慢慢发展到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问我为什么,常常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弄得我都招架不住。她怎么那么多为什么呢?

  慢慢长大的宝宝对千姿百态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所问的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五花八门,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发亮?小鸟为什么会飞……宝宝整天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为“询问期”。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语言和智力突飞猛进,所以,询问期是宝宝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面对“好奇”又“好问”的宝宝,该怎么办呢?

  对宝宝的提问予以肯定

  鼓励宝宝提问

  宝宝提问时,你一定要耐心听,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能因为宝宝的问题幼稚或者缠人,就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样做,很可能会扼杀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长此下去,宝宝会因为怕你责骂而不敢再提问题。“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只要你经常鼓励宝宝提问,他就会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尽量及时回答

  由于宝宝注意力不能持久,如果你不及时回答,他很快就会忘记刚刚的提问,或者兴趣骤减,这些都会大大影响智力发展。立即回答并非要你马上把问题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宝宝,而是立即受理宝宝的提问,并通过一定方式来促进宝宝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如《狼和小羊》的结尾中,狼向小羊猛扑过去时,宝宝提问:“吃了小羊,还是没吃?”如果简单地回答“吃了或没吃”,都违背了作者意图,你可以用辅助提问“牧羊人这时候赶来了,会怎样呢?”启发宝宝动脑思考。

  善加引导,减少同类问题反复提出

  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

  有的问题宝宝会特别在意,反复问,如“小乌龟为什么不吃东西?它会不会死啊?”,有时候会问得你失去耐心。虽然你告诉他小乌龟是因为换了环境不适应,但他好像并没有听进去,仍然不停地问。此时,你不妨试着从事物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如“小乌龟可能害怕陌生人”、“小乌龟有点害羞”。

  以问代答、启发想象

  经常反问宝宝,“你认为呢?”,“你觉得可以吗?”更能促进宝宝积极主动地思考,渐渐对周围事物形成特有的认知。如果宝宝回答“不”,你可以问“为什么不……”。有些时候宝宝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你采用反问的方式正合他的心意,这比你挖空心思从科学的角度来回答更能让他感到满足。

  努力说服、消除反抗

  如果宝宝不断重复“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去幼儿园”等问题时,多是出于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一种反抗,这时候应努力说服宝宝,告诉他做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尊重宝宝的意见,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

  正确合理地回答宝宝的提问

  认真应对、鼓励寻找资料

  对宝宝的提问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嘲笑、敷衍,更不能不懂装懂。当遇到使你也语塞,难于向宝宝解答的,或者解答后宝宝仍不理解的问题时,应该明确告诉他,“等一等,我查查书再给你讲”,或者和宝宝一起看书研究。宝宝会在这种亲子互动中感到探索知识的愉悦,从而使宝宝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解决。

  根据认知水平、形象巧妙回答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宝宝心理水平难以理解的,甚至极平常的事情都可能会使大人难以回答,所以回答时就要考虑到宝宝的年龄特点。如,宝宝经常好奇“我是怎么来的?”父母如果回答“你是从大街上捡来的”或“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样既不科学,也会使宝宝缺乏最初的归属感,伤害亲子间的感情。但如果从生殖角度进行解释,宝宝又会听得一头雾水。所以,最好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尽可能将复杂问题简化。

  对宝宝“我是怎么来的”的问题不妨这样回答:“爸爸身上藏着很多种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个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它和妈妈肚子里的另一个种子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你。然后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生根,慢慢发芽,慢慢长大。等到你快有小熊玩具那么大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妈妈身体里太黑了,开始又踢腿又晃脑袋,想要出来。当大脑袋的你长得足够大时,妈妈就会到医院里,请医生和护士阿姨帮忙把你拿出来。”

  巧妙转化难题、引导宝宝思考

  宝宝提出一些难题时,你不妨将其转化成另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如“小乌龟会不会死?”其实,没有必要告诉宝宝会还是不会,你可以借助宝宝的问题问他“你觉得小乌龟为什么不吃东西呢?咱们想想,怎么样才能让它吃东西。”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绕开宝宝难缠的提问,还可以培养他的发散思维,重新引起宝宝的好奇心。

  帮助学习常识、提高提问水平

  提问是宝宝智力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宝宝提问的水平与其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呈正比,思维比较灵敏的宝宝往往会不断发现新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宝宝多学一些常识性知识,并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宝宝思考问题,探究结论的思维习惯。

(编辑:张蔚蔚)

如何面对宝宝的好奇心

西西手里拿着一杯牛奶,小手一抖,牛奶洒了。她奇怪地看着地毯上逐渐扩散的奶晕,弯下身子,用小手好奇地摸了摸地毯上湿湿的那一小块地方。西西看看地毯,又看看杯子里的牛奶,疑疑惑感地换了个地方,故意将杯中的牛奶洒出一些。西西惊喜地发现,原来地毯上湿湿的那块斑痕确实是她自己的杰作.

妈妈看到西西的一捣乱行为”,急忙慌地跑过去把西西手里的杯子拿过来:_嗅,西西,牛奶不能洒地毯上.你看,你把地毯弄脏了,把牛奶浪费了。”看到西西蹲下去玩弄被牛奶弄湿的地毯,妈妈赶紧抓住西西的小手:。西西,看你把小手弄脏了,地毯也弄脏了,我们赶紧洗洗去。”笋趔啦

孩子一出世,就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父母,你是理解、支持?还是厌烦、阻止呢?请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应精心保护,才能将孩子的潜能更好地激发出来。

1.好奇心需保护

0-3岁的孩子,好动、好摸,有的孩子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砸坏玩具、拔出花草、捞起金鱼等等。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并积累经验,损坏些物品是为了获得知识.耍知道,积累经验远比斥责他们、打击他们的好奇心有价值得多。在安全的情况下,成人要允许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不要事事包办或者孩子一遇到问题就去帮助。

2.好奇心需引导

由于幼儿的认知有限,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一岁半到二岁半的孩子爱问一这是什么、那是什么-。3岁时,爱问。为什么”,而且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孩子的想像,也不要因为事务繁忙而搪塞、敷衍孩子.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这个答案应是孩子能理解并能继续思考的,因为这有助于孩子进―步深入探索。

例如,孩子吃有皮、壳的才.果时,成人总是帮孩子剥好后送到他们瞻里,当孩子想自己拿时,成人生怕他们弄脏衣服或不卫生而坚决制止。其实你可以这样做:先洗净水果和孩子的手,再用语言提示,让孩子自己去“对付”让他嘴馋的水果。比如剥香蕉时,成人可以指导孩子:。孩子,先给香蕉脱衣服。”当孩子掌握了几类水果的吃法后,还可以问孩子:。香蕉、苹果、橘子的吃法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体会事物从外表到本质的各种区别。

3.好奇心需创设环境

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可探索资源.客厅、厨房,阳台等,都可以成为孩子探索的地方.公园、马路、车厢等,都是孩子产生好奇、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成人要做的,便是根据孩子的兴趣,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和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动手体验。例如当你在厨房做饭时,孩子也好奇地摸这摸那,你便可以安排他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洗黄瓜、西红柿等.搅拌凉菜.取一些小食物等.让他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观察食物生熟前后的变化等。3岁的孩子特别喜欢破敲打打,成人可提供几根棍棒(圆头的、小而短的、木制的或橡胶制的等).让他们尝试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他们会发现: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不同,同一质地的棒子,敲打在不同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也是不同的。高女士已经忍无可忍了。她的儿子闹闹真是名副其实,一天内能把抽屉翻腾八次底朝天,光盘扔得满地都是,5分钟换一张光盘,刚买的光盘就读不出来了,小东西还一直追着问:。光盘为什么坏了?你说呀l你说呀!”

闹闹还有一个爱 :收藏垃圾。每次出门,他总是带回大量的石头、树叶、烂木头、碎纸片……并且当宝贝似的收在床上,沙发上、抽屉里甚至窝藏在被子里。从此,那些无休止源源不断来自任何一个肮脏角落的垃圾成了高女士心腹大患。

后来,高女士开始探究儿子的心理,允许儿子-淘气_,帮助儿子。淘气竹,并逐渐习惯了儿子带来的无休无止的_烦恼-,放宽了对儿子的“政策骨:让他再独立一些,让他再自由一些。每当儿子犯下一个小错误,她也不会再大惊小怪,而是先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儿子在这种环境下,渐渐变得“听话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淘气,相反却成了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小大人。每当望着他活泼可爱的背影,高女士总在想t其实孩子不就是一棵小小的幼苗吗?他需要阳光、需要空气、需要水分,但不需要温室,更不需要成人的捆绑。

行为贴士

从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的孩子,往往会变得更具智慧.好奇心受到良好保护和激发的孩子.将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都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Hash:a7af62f138205f7dbcf34cc28d1eafae429075bf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