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太勤快孩子“长”不大

妈妈太勤快孩子“长”不大

看到硕宝儿妈妈发纸条问道:“儿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玩游戏,只要碰到稍难一点的,就有畏难情绪,让我极度抑郁。”让我想起在小区,看见两个3岁多孩子在骑车的那件事。

一个孩子的妈妈随侍在孩子身旁,只要看见孩子脚一踩空车没动,就立即伸出慈爱之手推上一把;另一位妈妈则是慵懒的坐在一旁,即便孩子不小心翻了车,她也只是把身体往前倾了一下,并没有慌忙站起身去扶上一把。几天后又再见那两孩子,那连摔倒妈都视若无睹的小孩,骑着小车满广场转;另外那孩子,则还停留在妈妈不时推上一把的阶段。

回想看看,你是那个狠心又懒惰的妈妈,还是那个总自动帮孩子“脱困”的妈妈呢?

除了因妈妈“太勤快”替孩子解困,因而让孩子由于欠缺解决困难的锻炼,容易培养出畏难性格外;天生个性柔弱或坚强,还有年龄的大小,都会影响孩子在面对新学习或游戏时的表现。

因此妈妈除了不要插手“帮”孩子,打扰到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外,也要替宝宝做能随时给他加油打气的“拉拉队”,举出他以往成功的案例,鼓励他:“这次只要再加把劲,一定也能像上次那样成功!”;当他显出害怕退缩时,妈妈必须先留意这学习或游戏,是否是超出宝宝的年龄?若无,则去抱抱他说:“不害怕,妈妈会一起和你面对这困难!”让他心理上能得到:“他不是自己一个,还有妈妈会陪着他,并分担他恐惧!”的支持;当孩子终于克服恐惧,迈出愿意面对困难的第一步时,妈妈要大声为他喝采:“加油!只要我们不放弃,事情就能做成功!”

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透过各种不做孩子“左右手”,仅做孩子“拉拉队”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放弃就绝对没有成功希望”。

妈妈们不要忽视:孩子们在渐渐长大

在日本工作的叔叔答应送给小男孩一条来自日本的鱼作为生日礼物,小男孩告诉了全班同学,于是大家便一起热切地期待着。小男孩甚至备好了鱼缸。

礼物来了,却是一条鱼形灯笼。小男孩收起灯笼,一连几天沉默地望着鱼缸,最后告诉大家,他收到了一条透明的鱼。他把鱼缸抱到学校,同学们看啊看啊,终于发出了一声声欢呼:“看到了它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它的眼睛是圆圆的……""看它的鳞多亮!”……

老师让孩子们画出这条鱼,并把所有的画都贴到了墙上……

广大的网友朋友究竟怎样看待这个故事?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男孩和他的同伴?他们的做法又好不好呢?看看他们都说些什么。

替那个孩子庆幸

第一次读完这个故亊,我发了半天呆:“这算是什么玩意儿?”于是又读,又认真地思索,渐渐地生出一些感慨。先是替那个男孩庆幸,庆幸他碰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否则他将会被严肃地告知诚实的重要;他的家长恐怕会接到老师的电话,并被请到学校,也许还会被要求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精神状态。这件亊大约还会被当做进行品德教育的机会……

渐渐地,我被那位教师所感动,我敢打赌,她一定没有看到那条透明的鱼,然而她对孩子表现出了怎样的宽容与爱护!这份宽容并不是每一个成人都能够拥有的。要想拥有这份宽容,我们就必须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題。在他们的眼里,卡通片里的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真实可信,他们常常是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体验卡通世界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想像和真实之间并不存在分明的界线。如果你从这一点上理解了孩子,那你就会发现,这个男孩和他所有的同学是多么的可爱!孩子们的内心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

释放紧张心情幻觉自然消失

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如果他说:“明天我妈妈带我去了公园……”你也许会宽容地笑笑,并说:“讲得不错。”并另找个机会教他区分出什么是明天,什么是昨天,什么是前几天。你的宽容与技巧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也保护了孩子的自信。

一般来讲,孩子是逐渐地学会说话的。他学会去描述现实,也学会去描述想像,这都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有时,他的1杂描述却没有让你听出来他说的是亊实还是想像。有时候你发现他把想像当做现实来描述了。这时候,你是否还能宽容地笑一笑,夸上几句“语言精彩、想像力丰富”之类的话,并换个时机专门去教一教孩子如何去描述一个亊实,又如何去描述自己的幻想,二者之间该怎样区别?

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这个孩子已为这条鱼朝思暮想,精神十分紧张了。他常常盯着鱼缸边看边想,在紧张的情绪中,现实与想像会发生混淆,也难免会有幻觉出现。这位老师的做法,恰恰释放了孩子的紧张心情,松弛后的孩子,幻觉很容易消失,也自然会从其他孩子画的形形色色的鱼中,慢慢体会出这条“透明的鱼”到底存在于现实中,还是存在于想像中了。

本文Hash:3a523958a4dc8de4925288cfd29c5d9f8218012e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