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女孩”谈开去(下)

leemei的原帖:人生观,是个难题(everest)我们很多人过日子都过得很盲目,也可以说没有独立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也同意你说的,原因跟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个集权社会有关。我们这一代的福气是在于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有了我们的父辈完全没想像到的自由;但我们这一代又失去了社会加在我们的前辈头上的生活准则,一下子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生活道路,很有无所适从之感。坛子里的父母们基本上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爱思考,观念都很新,尚且有无所适从之感,中国社会里平均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我今天看见报纸上的一个故事叫“我妈要我上哈佛”,说是北京一个小学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一个离家比较远而质量好的学校去念书。为了节省路上时间,他父母在学校旁边又租了房,他妈妈每天给他在那儿做饭,陪他学习,告诉这孩子说:今后这十二年,爸妈就陪着你拼了,一定要考上哈佛。你说我看了这故事有多伤心!居然就有这么盲目的家长。我真想当面问问这小孩的父母:你们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比哈佛好或跟哈佛一样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再说,有什么东西是只能在哈佛这种档次的学校里才学得到?你们孩子这十二年会丢掉多少孩子应有的乐趣、丢掉多少学习其它东西的机会?而到头来如果他没考上哈佛又怎么办?一个人只活一次,我们做父母的,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应该多想一想,多问些为什么,如果如此盲目,孩子太可怜了。心痕的回复:(写于11/29/0010:13:28AM)一口气看完everest的文章,观点很明朗,“看看别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没有坏处,但千万不可把别人的做法奉为经典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确实在我们国家,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父母太多了,作者在文章分析的许多现象都说明了这个事实。就说在南京吧,我拿到这本书时,似乎还没有这么红火,等我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以后,竟发现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哈佛女孩”已到的牌牌,而且,在各大酒店开展了一些青少年出国留学的咨询会,火爆之极,使南京掀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的热潮。在朋友中,也有积极咨询、响应者。按照我的想法,真的很希望从家里走出一个哈佛类的学生,但是我也明白,从雨儿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做父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在给孩子灌输的时候,我会说:“你要是上了哈佛最好了,上不了也没关系”象他这么大的孩子,对哈佛能够理解多少呢?孩子并没有因为这本书改变多少,(最多他也就知道有哈佛这所大学),但是,我和先生却因为这本书反思自己的行为,渐渐使自己变得更有耐心,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更加和谐、快乐,这也许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盲目跟从对孩子并不公平,就说婷儿吧,如果她的兴趣不在社会经济,我想到哈佛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从“哈佛女孩”谈开去(上)

从“哈佛女孩”谈开去(上)

leemei的原帖:老在坛子里晃悠的网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一网打不尽在“哈佛女孩”这个话题上争论过一阵。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不管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拿考上了哈佛来说事实在没意思。一网打不尽则说,这是这本书的卖点,要不说哈佛,会有那么多人看吗?而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刚才看见南南妈贴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论,不禁又想了很多。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想了即写,难免粗糙,权当抛砖引玉吧。第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名校那么钟情。我在这里拿中国人与美国人比一比,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里我也就对这两国人了解比较多。美国人上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有人进名校,也有人就上便宜的公立学校和社区大学。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关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的态度上最大的差异是美国人讲实际,中国人爱脸面。中国人进了名校父母都跟着脸上有光,搞不好还能出本书----而很少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这所学校?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声之外,还要考虑很多东西:学校的课程设置适合我的兴趣特点吗?教授是否重视教学(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授以研究为主,对教学常常敷衍了事)?学费贵吗?我是否喜欢学校所在的城市?学校里课余生活丰富吗?美国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而是看哪所学校最适合自己。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四十多岁已经当上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上的大学,我在认识他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成绩虽然好,但没什么见识,也就是个乡巴佬,要是去了名牌学校,教授跟同学都牛B哄哄的,我没准一自卑,就什么也没学成;而我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平易近人,同学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我这才得以以轻松的心理和适合自己的节奏学完了大学的功课。”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盲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很多美国人在上大学时还要算经济帐:自己就有这么些钱,交给哪所学校最合算。美国有些媒体还专门搞一些排名榜,评选最“值”的大学----如果你只有五千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如果你有两万块钱,那么你应该考虑以下若干所大学……量力而行。相比之下,中国那么多贫困生放着国家补贴的农林地矿师范院校不考,非要考北大清华,然后满社会去要爱心,这在美国只会让人当笑话讲。第二,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说到脸面,就得说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脸面。多少年来孩子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孩子在学校挨批评家长的反映往往是“真给我丢脸”。为什么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得考虑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我想不好。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比较自由,比较自信,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去做了。而中国人一直以来很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也对不随大流的人没有宽容,搞的我们也不会选择了。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我们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连自己都不放心这条路是否真的那么好,还是得大伙说好才安心。第三,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延续吗?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孩子的意志应该独立于父母的意志。很多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上大学,孩子一定得上;自己想学乐器没有条件,所以给孩子买钢琴……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 去实现父母的理想。父母就算在孩子小时能够硬逼着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将来长大了还是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都出洋留学了(也有几个进了哈佛),但现在90%以上都改行了,有的从商有的学了艺术,也有人当了家庭妇女。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大流随着父母的要求好好念书,从中学到名牌大学,再到名牌研究院,现在停下来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别处。第四,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中国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就看孩子的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父母没有毅力和勇气完善自我的一种托辞----督促别人进步比督促自己进步容易得多。你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爱因斯坦,那谁也帮不了你,但大多数的理想都不受年龄限制。我在美国见过七十多岁老头学五、六门外语,见过有人从六十岁起练长跑目标是要跑马拉松,听说过一个邮递员----他的理想是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是个单身父亲,一个人打两份工,除了养家还要攒登山的钱,还要练身体。第一次登珠峰没有成功,回来后攒了几年钱他又去了。1996年,他四十六岁时,终于登上了峰顶,却在下山途中突遇恶劣天气而摔死了。但是他毕竟有理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之努力了。我们坐在自己家客厅里说“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呢?从“哈佛女孩”谈开去(下)

本文Hash:332878053213ea681a4bb483a8dd579b3e928af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