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疾病

捏积疗法又称捏脊疗法。捏积是从其功效而言,捏脊是从其施术部位而言。临床上主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症、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的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近年来有人用此治疗小儿哮喘,同时还可用于小儿保健。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并避开室内的桌边、床角,以防患儿由于哭闹、挣脱而发生撞伤;应将患儿腰带松解,充分暴露出整个脊背,使体位自然舒适。具体操作:术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均要放松。治疗时先从尾椎开始,术者双手配合,在食指向轻推患儿皮肤的同时与拇指一起将皮肤捏拿起来,沿着脊背,自下而上,向前捏拿至脊背上方的大椎穴。有时还可根据病情将施术部位延至到颈后正中发际内的风府穴。完成上述过程就叫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和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二遍开始,术者可根据患儿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目的是有针对性的刺激某些背部的脏腑腧穴,以加强疗效。最后一遍结束后,术者可用双手的拇指指腹,采用揉按手法,对肾俞、脾俞、胃俞等按揉数次,至此,全过程结束。术后应马上给患儿穿好衣服,避免受凉。捏积疗法每日一次,连续6天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病情重者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捏积的禁忌症为:①小儿的后背有疖肿、外伤或患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而出现背部皮肤破损时;②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施术时由于小儿哭闹,可能加重病情或出现意外,应视为禁忌;③小儿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④小儿患有急性热性病,如小儿高烧,不宜同时进行捏积。对捏积疗法有了全面了解后,必要时家长们不妨试用这种方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用拔罐疗法治疗小儿疾病

一说拔火罐,也就是拔罐疗法,大家都非常熟悉。所谓拔罐疗法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经常选用玻璃罐。拔罐方法:在临床上经常用闪火法。即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1-3圈(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然后迅速退出,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一般留5-10分钟,即可将罐取下。留罐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起泡。多用于治疗小儿落枕、风湿病、感冒咳嗽、胃痛、腹痛腹泻、各种急慢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等。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还有以下几种用法:即走罐、闪罐、刺血拔罐、针罐等。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2、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3、操作要迅速,以免灼伤皮肤,也可使罐吸附有力。4、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起泡。5、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对拔罐疗法有了正确认识后,家长们可以放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治疗,使她们早日康复。

本文Hash:b3572bfd4c6e52f3f93a4cbd79bb894475a39ce7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