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心理偏离

“幼儿社会心理偏离”是指孩子的体重、身高及智能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但其心理发育偏离了正常。临床可以有多种表现。据有关研究总结出心理偏离有28个精神性症状,比如拉头发或吮手指、咬指甲或磨牙、挖鼻孔、口吃、遗尿、动作笨拙、抽支症、情绪易变、过分哭吵、离不开母亲、不愿去托儿所或幼儿园、怕陌生、其他恐惧、暴怒、任性、家里呆不住、大声叫喊、爱争吵、打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说谎、过分依赖、懒散、不爱与同伴玩、畏缩或屈从、白天睡觉做梦、屏气发作(指不满足要求便大声哭叫,屏住气不呼吸,面色口唇发紫,甚至抽搐)。以上情绪和行为非常明显,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小儿身体障碍和家庭、社会的烦恼,就可以说发生了社会心理偏离。偶尔出现上述1、2个症状,不能认为是偏离。孩子出现了社会心理偏离,会对生长发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经常吮手指,可造成吸吮处局部组织增生,大拇指外观异样,形成习惯持续下去,还可造成下颌骨发育异常,上下牙齿咬合不齐,下颌前突,影响美观;屏气发作严重者,可导致脑缺氧,影响智力发育;过分任性、爱争吵、打人、暴怒等攻击性表现突出者,在儿童期可能常常闯祸,长大后若教育不当可走上邪路等。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社会心理偏离症状,就要及时纠正。由于社会心理偏离,大多与环境因素或教育不当有关,家长及老师应寻找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心理发育偏离,一般以正面教育为主,对孩子的进步,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切忌责骂体罚。而且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心理偏离症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纠正的过程中出现反复者,要有耐心。另外,家长和幼教人员还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并与教育孩子有关的人员取得一致,这样才有利于纠正孩子心理发育的偏离。

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

所谓幼儿心理偏离,是指幼儿在心理和行为中表现出的偏离正常的倾向。如爱发脾气、行为古怪、注意力障碍、强迫倾向等。幼儿的心理偏离虽然在程度上不如成人的心理疾病那样表现出明显和稳定的特点,但如果不及时采取矫治措施,则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心理疾病。

幼儿产生心理偏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先天的原因,如母亲在孕期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以及出生时窒息、严重缺氧、难产或产伤等,均会通过影响幼儿的精神及神经发育而导致心理偏离。但心理偏离主要还是家庭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原因。父母的素质、彼此的关系、教养方法,教养态度等都能对幼儿心理发育产生影响。如父母之间不和睦或离异,会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而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于粗暴、简单,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恐惧心理,也易使其形成说谎、粗暴、无理的性格。

那么怎样对待幼儿的心理偏离呢?

首先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幼儿心理情况。当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父母应先从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轻度的心理偏离,只要注意改变教育方式,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抚育孩子,就可很快奏效。而对有明显的心理偏离,学习困难,或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宜及早让儿童心理专科医生给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本文Hash:58fd8c8a488206cf143d9067dfa17da5e5a6131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