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身心“协调运作”

34.9%的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也就是由于身体不能协调运作而带来了种种问题,这是记者昨天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得知的信息,据专家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小家庭给孩子带来了“狭窄”的成长环境。记者对该院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室进行了探访。

“老游戏”又重回大都市

虽然正值下午4点半,外面太阳还很火热,但训练室内孩子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大多是四五岁到十多岁的孩子。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在大都市里久违了的老游戏。一个小男孩正在夹着布袋子跳得满头大汗,他笑呵呵地说这叫“袋鼠跳”,自己长这么大,从没玩过。还有三四个孩子趴在地上对着墙拍球,还有的跳橡皮筋、跳绳、滑板、平衡木等。

训练室成了小“社交圈”

采访中,不少家长和孩子把这里当成了接触外界、锻炼自己的小社会。一位专程从丹阳送孩子过来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好动,学习注意力老不集中。说起训练的效果,这位家长倒不心急,“这是我第12次带孩子过来,我也不指望一下子就能改变他的多动,孩子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玩,因为这里有很多小孩子。”

运动疗法激活儿童

据儿科主任医师唐洪丽介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是一种儿童行为心理问题,该科在南京地区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调查中发现,34.9%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以及内向、孤独、胆小、害羞等。用运动游戏方法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得到触觉、注意力等各方面的训练,这种治疗方法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观察孩子的身心协调能力

  多年前,在一个妈妈级的友人聚会中,一位全职妈妈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当她最小的儿童开始上学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送孩子们上学后,她就会赶紧到市场。因为她强烈的感觉必须赶快看到人,和人说说话。然而,当该做的事都办完,总还是得一个人回家。在家独处的时光,她总是焦虑地等待孩子们放学,来打破那一屋子的寂静。那段时间的生命煎熬并没有太快结束,接着,她开始有了身体的病痛。除了就医治疗,同时也积极地寻求方法,改善自己的情况。后来,她选择参加自我成长课程,也常回娘家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她的生活作息和先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心境却完全不同。不仅可以享受独处,平得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也和家人有更亲密的互动。

  观察孩子的身心协调能力

  当时在座的与会人士,大部分是职业妇女,而且大多是身负要职的忙碌者。听了她的一席话之后,大伙儿她像突然被提醒?是呀!处在人生最忙碌时期的你我,是否有让自己舒缓、安静下来时刻?

  安静并不是可以立即达到的状态,安静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连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不和他人相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此时就立即暴露我们平常的身心相处状态――是身心分离呢?还是连接呢?

  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儿童,就能特别了解身心相处的过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能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出来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多半不是来自自己的意志,动作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例如,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环境;即孩子的身体并不是听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当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失去了指挥,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动力在身体流窜。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

  当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

  小心别让孩子“长”得太快 春季长个快的奥妙在哪里 爱看电视的宝宝问题多

  推荐阅读:

  

  “奶水不足”的真相

  新生儿的尴尬事

  长高食物黑名单

  10要10不要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本文Hash:906373689e2943de94823dd5fb22563a226980f0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