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人际交往

健康活泼、自主自信、善于交往是每位家长希望孩子达到的理想状态。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一些孩子性格懦弱、孤僻、过多依赖于大人,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笔者觉得,家长可以利用自己与孩子都在家的节假日,借着亲友来往的机会,在培养孩子交往能力、塑造其开朗性格方面做些尝试。

尝试一请进来在请小客人时,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怕吵闹、怕把家里弄乱弄脏。对孩子在和小客人玩耍中的表现,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不要过多干预,而应冷静地在旁边观察、倾听,等客人走后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他们的游戏。交谈时,即便你觉得孩子的表现你并不满意,也要首先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表扬、肯定,再指出他与同伴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把一些交往上的细节技巧教给孩子,鼓励孩子经常把小伙伴带回家。为给孩子做榜样,家长也可把自己朋友请进家。在客人到来之前,可与孩子共同做一些准备工作,还可与孩子聊聊这位客人的情况,减轻孩子对客人的生疏感,并提醒孩子观察父母是如何接待客人的。客人来后,家长要主动向客人介绍孩子,但切忌不要强迫孩子向客人问好,更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说孩子胆小、没有礼貌之类的话,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

尝试二走出去走出去就是让孩子走出家门,去找同伴玩耍或走亲访友。开始家长可跟随孩子到同院有小伙伴的邻居家去玩,逐步过渡到孩子能自己主动到同伴家玩。另外家长还可跟随孩子到院子里找小伙伴玩,注意观察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情况,回家后给予总结。谈话时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不经意地与他叙事,不要太过严肃。对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家长不要过早干涉,万不得已时再进行调解。另一个“走出去”的办法是在家长的带领下走亲访友。家长出发前和孩子共同准备给亲朋的礼物,另外可让孩子准备他最拿手的本领,到亲朋家展示;在路上和孩子讲亲朋的趣事,提出串门时注意的问题,如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注意礼貌等;到达后让孩子观察父母是如何串门、谈话的,回家后进行总结。

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打骂教育vs亲子沟通

家长越“妥协”孩子越“贪”

陪读是家长的“硬任务”?

父母一定要掌握教育的火候

儿童学习不能靠灌输

幼儿教育关键期你知道吗?

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

父母教育孩子人际交往的误区

父母经常会跟孩子讲这样一句话:“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危害:同样是对孩子人际关系锻炼的阻碍,限制他的交际意识,容易让孩子养成自闭的性格。

父母担心孩子对陌生人太过信任,会受到伤害。这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阻拦孩子正常交往的理由,因为这是两码事。前者,需要增加孩子的判断力,提高警惕性,而后者,却是他这一生立足社会的基础,岂能随便干涉?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最多的谈得来的好朋友,能够从小伙伴那里获得认可、鼓励、信任和支持。然而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比如林林的妈妈。

这种方式或者让儿子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找不到朋友。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别暗示他们谁可能是坏人。

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已经让人担心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不愿见生人、不敢与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乃至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等现象。这正是由于父母过于限制了他们的交往意识所导致的。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将来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学交往,而且能够从容地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自己的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种体会:每当回忆起童年生活时都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感到特别亲切,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玩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宝宝需要朋友,家长要支持和引导宝宝学会交朋友。

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不要设置过于明显的障碍就可以了。

父母在教育孩子人际交往时不要让孩子太封闭,教给孩子怎样分辨坏人和不好的事物比封闭要好得多。

本文Hash:6ffc897a8df2df30c952e811c8cba6a0e5ff7942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