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老师接触过的家长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分为两个阵营。
阵营A:主张孩子不要做家务,理由如下:
1.孩子年龄小,不到干家务的年龄;
2.家里人多,不需要让孩子干活;
3.家里的家务由保姆或钟点工来做,家长都不做,更不需要孩子做;
4.孩子参与做家务,家长活更多,不如自己干省事、省心。
阵营B:主张孩子要做家务,理由如下:
1.让孩子从小锻炼一下,挺好的;
2.玩玩具和做家务对孩子来说是一样的;
3.做家务的能力也是孩子能力的一种,得从小培养;
4.父母忙,没空管孩子,有些家务事需要孩子帮忙做(这种情况比较少,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是这样学会做家务的)。
两人阵营的父母都认为自己很有道理,讨论来讨论去也没办法达成一致。还记得前几天吕老师写的关于睡眠不好的分析方式吧,咱们一起用人的三元论来分析一下做家务对孩子的有什么影响。
1身体的影响
1)可以锻炼身体,有些宝妈们就借做家务来活动身体达到减肥的功效,对宝贝来说干干家务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2)可以帮助孩子精细动作和大动作的发展,比如剥蒜,摘叶子、削果皮等可以发展孩子手的灵活,擦桌子、扫地等可以发展孩子胳膊肌肉的发展,为孩子书写做准备,端碗碟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平衡的能力等。
3)不好的影响:无
吕老师一直在思考,做家务对孩子的身体发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想了半天没想到,此处空白,宝爸宝妈们想到了一定告诉吕老师哈。
如果想想孩子不做家务对身体不好的影响,吕老师想到的就是孩子的身体没有办法得到充分锻炼。在吕老师早教中心,有一些孩子精细动作没有办法完成,大肢体动作不够协调其实都和身体的运动不足有关。当然不做家务也可以做一些其它的练习,只是哪有做家务这样方式来的简单和直接呢。
2感受的影响
1)做家务会让孩子自信。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我知道我可以做到。在生活中,照顾自己的事情我都可以自己去完成,孩子就知道我可以做到照顾自己,孩子的自信就来了。反之孩子的鞋带自己系不上,总是请别人帮忙,孩子知道的是我没有办法自己完成,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办法照顾自己,我需要别人的帮忙。如果生活上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我都是知道自己无法完成,孩子的自信会在吗?
记得前几天吕老师和大学室友聊起来上学时的事时,己经成为母亲的好友说起刚进大学时特别不自信,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次离开家,生活上很多事情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诸如收拾床铺和衣柜、洗衣服等,她看到我们其他人井井有条的做着这些事情,又羡慕又自卑。好长一段时间在室友们面前都无法自信起来。
直到毕业后一个人来广州闯荡,所有事情自己做,在广州扎下根后才慢慢好起来。但是多年的不自信对她的影响就是每到一个新环境或者认识一个新朋友总是不自觉比较对方,总是首先认为自己是不如对方的。也是这次和好友的聊天我才更深刻的意识到不会做家务对一个孩子竞有这么大的影响。
2)快乐的情绪滋养着孩子。当孩子被允许和妈妈一起做家务时,愉悦、开心、满足的感受会随之而来。
3精神的影响
1)精神和身体的统一。孩子做家务的过程,是精神入驻身体的过程,在不断的做事情的过程中,精神和身体不断的契合,达到默契的过程,也就是心到手到。孩子想到什么,身体就会配合精神去做到。我们现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孩子总是心不在焉,思想有点游离的状态,其 就是精神没有完全入驻身体的表现。
举个例子,打磨木头的过程,看似简单的工作,砂纸在木头上不停的打磨,手在不停的做着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当我们的打磨完成时,专注的精神就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当孩子操作这类的事情足够多,孩子的专注力自然也就非常好了。
2.)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也是思维建立的过程,生活中想要找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摘菜也是要判断哪一部分是要被处理掉的。一边思考一边工作,思维就是这样一点点进入到孩子的精神。
这样分析过来做家务对孩子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呀,看来阵营A的担心基本上可以说是出于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和溺爱,还有就是父母的焦虑。看了今天的文章,科学育儿的宝爸宝妈们是不是就可以从明天开始带着孩子们把家务活干起来呢?
当然孩子年龄不同,能够做的家务活是不同的。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小到扔一块垃圾,大到给爸爸妈妈做顿早餐。你愿意放手,孩子就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他。
本文Hash:e483c85abbc597f805c7acac2f8106f3053225d7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