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培养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有好多家长会问:“我家的宝贝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小宝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宝贝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宝贝的健康成长。

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有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宝贝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和餐时保持“四净”且餐后整理的常规。还有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宝贝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宝贝,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宝贝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就给宝贝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宝贝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家长们对宝贝在吃的方面更是慷慨,以致偏食挑食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家长束手无策,拿宝贝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

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1、示范法。根据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如:不喜欢吃海带,一碰上“骨头海带汤”,吃饭就特别慢,调羹在海带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海带。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给他讲自编的故事“猪八戒的粗脖子与海带”,让孩子知道海带对人的好处可多了,另一方面故意闻闻说:“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等孩子吃了,要及时表杨。

2、“打预防针”的方法。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可以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宝贝猜猜今天吃什么菜,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这样,宝贝的情绪被调动了。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那怕是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发给宝贝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

吃是人的本能。但是,现代育儿理念却打破了一观点。专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吃”是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家长训练时机和方法得当。

婴幼儿在生长、发育几关键时期,能获得理想的生长速度,还能为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喂养时,家长要积极示范

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表应该是这样的:在出生4~6个月时,就要开始添加果汁、米糊、蛋黄等食物;7~8个月时,可以增加到菜泥、鱼泥等有粗糙口感的食物;1周岁时,基本上可以喂辅碎菜、肉末、软饭等粗糙食物。

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能力包括咀嚼和吞咽,都是一步步培养起来的,而且离不开家长的示范作用。比如,有些妈妈拿着匙子给孩子喂食时,就会非常自然地一边解说一边做示范动作:“宝宝张大嘴巴,啊呜吃一口,然后啊哞啊哞地吃下去……”。

这些话听起来有点幼稚,但其实都是精华。因为它非常清楚地将吃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动作,通过不断地向婴幼儿重复示范,让孩子能尽快掌握。6~12月是培养婴幼儿进食技能的关键时期。有些孩子在用母乳喂养时,身高、体重增加情况都非常好,可是一旦断奶,就突然体重变轻,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没有过度好食物的转换,孩子没能掌握咀嚼和吞咽的技能。对辅食的接受能力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如果在婴儿期不能顺利学会进食辅食,口腔、舌头的运动能力就会不如同龄孩子,特别是一些卷舌音就会发不出来或发不好。

独立能力从断夜奶开始

育儿专家非常肯定地告诉家长们,当婴儿满6个月以后,从其生理上说,就可以不要夜间的哺乳。但是,家长们可能存在一种过度爱护的心理,害怕晚上不进食可能让孩子感到饥饿。但是,从心理发育的轨迹看,断夜奶可以培养婴幼儿的独立能力,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成熟。此外,脱离奶瓶使用水杯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专家还对如何断夜奶提供了一些实用策略,比如夜间孩子翻身时,尽量不要拍哄,尝试让他们继续通过自主睡眠入睡;即使孩子醒了,也可以先换一下尿布,然后再喂奶,尽量不要让喂奶成为入睡的伴随条件。

吃饭拖拉妨碍注意力形成

1岁时的孩子已经可以与家人共享一日三餐了。这时,家长需要有效控制幼儿的进餐速度。比如,有些幼儿吃饭比较拖拉,一顿饭可能要吃上一个小时;还有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在户外边玩边吃。从表面看,也许是能够连哄带骗的把饭吃下去,但是这种方式背后的隐忧却是家长不能发现的。

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能形成良好的专注能力。在学习困难门诊里,经常有家长带着上学的孩子来问诊,比如做作业拖拉、上课听讲不专心,询问婴幼儿时的吃饭习惯,往往有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育儿专家提醒,给婴幼儿吃什么,在今天看来不是一件最难的事情,难的是让婴幼儿怎么吃。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

导读:边吃边玩是不良的进餐习惯中最显著的一种。不良的进餐习惯主要是指有些儿童吃饭时不能按照正常的习惯来进食,有的孩子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玩;有的孩子一定要家长喂饭,家长不喂就不吃;有的孩子喜欢躺着吃饭。

边吃边玩是不良的进餐习惯中最显著的一种。不良的进餐习惯主要是指有些儿童吃饭时不能按照正常的习惯来进食,有的孩子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玩;有的孩子一定要家长喂饭,家长不喂就不吃;有的孩子喜欢躺着吃饭;有的孩子喜欢吃一口饭喝一口饮料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进餐习惯。

当前,最明显也是最让家长头痛的就是边吃边玩。从孩子的身体发育来讲,边吃边玩的孩子往往摄食量不足,这样摄入的营养相对减少,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从孩子的身体机能来讲,边吃边玩时消化腺和胃酸分泌少,摄入的食物消化和吸收不良。儿童的消化系统结构本来就很柔弱,还有待健全,进餐习惯不良有损于神经系统的卫生;从孩子的卫生状况来讲,边吃边玩时各种细菌会趁机经食道侵入体内,成为孩子腹泻、呕吐的最根本原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从社会道德角度来说,边吃边玩也不符合文明准则。边吃边玩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水平和文明面貌。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比如,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没有在孩子吃饭以前进行制止,而孩子在吃饭前已吃了很多,到了吃饭的时候便没有胃口再吃了,所以无论家长怎样强迫都是没有效果的。家长应注意孩子吃饭以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留着胃口吃饭。又如,饭菜色香味欠佳,无法增进孩子的食欲,等等。如果这些原因都存在的话,家长应尽可能地纠正,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孩子模仿欲望强的特点,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榜样,如家长自己吃饭时不看电视,那么孩子就无法找到边吃边玩的借口。另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机会让孩子观察其他小朋友正常的进餐状况,让其他人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当然,这个模仿对象最好是比自己的孩子优秀一些,可以刺激孩子产生模仿欲望的同龄人。孩子的好胜心强,看到父母表扬本来就比他优秀的孩子自然不服气,想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一次两次下来,孩子习惯一次性把饭吃完以后,一些不良的进餐习惯就自然而然地纠正了。还有,父母要注意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而不要轻易责骂孩子,那样不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容易由不良情绪引发孩子厌食,结果适得其反。如果孩子某一次吃饭表现良好,父母应该对其进行正面强化,甚至还可以给予一些奖励,比如买孩子喜欢吃的水果,暗示孩子把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既然称之为“习惯”,就不可能是一次两次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家长不能企求一次成功从此一劳永逸,而要多一些耐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对策,并且要能坚持下去,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不良进餐习惯是可以纠正的。

本文Hash:2ad1fa7f998e47e68452869fd23c829f737f55a8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