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哲学

经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学哲学?几岁开始学比较好?我总是反问:让孩子学哲学?有这个必要吗?孩子都是哲学家,应该是我们向他们学!这不只是戏言,凭借亲自观察,我深信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大多数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在有些人眼中,孩子与哲学似乎不搭界,那是因为他们既不懂孩子,严重地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不懂哲学,以为哲学只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对两方面都产生了误解。

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儿童尤其幼儿特别爱提问,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这样的问题正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

所以,如果说“学”哲学,儿童期正是“学”哲学的机不可失的黄金时期。不过,所谓“学”完全不是从外面给孩子灌输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对孩子自发表现出来的兴趣予以关注、鼓励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哲学性质的提问,聪明的大人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相反的态度是麻木不仁,充耳不闻,或者用一个简单的回答把孩子的提问打发掉,许多孩子的哲学悟性正是这样在萌芽阶段就遭扼杀了。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当然,要做孩子够格的哲学“同伴”,大人必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一个有效途径是亲子共同阅读高水平的哲学童书。哲学童书而具高水平,殊为不易,常见的或者是太“哲学”(其实是太理论),不儿童,缺乏童趣,或者是太儿童,不哲学,缺乏哲思。接力出版社从法国引进的“儿童哲学智慧书”,我看了很喜欢,觉得符合我心目中既儿童、又哲学的定位。这套书用简短的文字配以稚拙的图画,看似简单,其实很用了心思。一是选题精当,全套书共9册,每册都是对一个重要哲学主题的追问,包括“我”、“生活”、“幸福”、“情感”、“自由”、“社会”、“知识”、“好和坏”、“艺术和美”,这些主题同时又是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引起困惑的难题,因而是和人人密切相关的。二是通晓儿童心理,在每个主题下有若干问题,在每个问题下有若干可能的回答,问题和回答的设计皆出自孩子的眼光,既天真可爱,又真实可信,每每令人会心一笑。三是真正用哲学的方式来启迪哲学的思考,对于每个回答不下对错的论断,而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最后也不给出一个结论,而是点出思考这个问题的价值之所在。这三个优点使我相信,作者是既懂孩子、又懂哲学的,因此我便可以放心地向孩子们以及家长、老师们推荐这套书了。

周国平

2010年12月24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在3-6岁之间应该如何教育?此时的孩子各方面发育如何,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为你解答。

3-6岁是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在这些发展周期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这一阶段儿童语言潜力巨大,因此3-6岁是一生中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

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

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日常用语已经满足不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要求,爸爸妈妈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诗歌、童话故事等有情节有图画的语言材料;此外宝宝动手能力开始增强,家长要给宝宝准备可拆可画的东西。如:涂鸦,方块玩具等。

3岁是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的时期,因此如果手中有了打击乐器,其他打击乐器就暂时不要出现,以防孩子三心二意。如:手中有摇铃,就应引导孩子专心运用摇铃进行节奏练习,待孩子已熟悉摇铃后,再给他铃鼓、响板等乐器,孩子就会产生更浓的兴趣。

4岁儿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爸妈可以开始放心让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事事都包办代替;当宝宝兴奋地要和你分享事情时,不要有过多的拒绝,就算拒绝也要和宝宝说明清楚原因。

由于宝宝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不是分很清楚,家长对于宝宝对事件的描述不要过分肯定和否定,要慢慢引导宝宝对事件真相描述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宝宝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准确表达的发展

5岁的宝宝已经逐步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宝宝与别人交往,注意帮助宝宝接受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教导宝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与此同时宝宝探索的大门已经打开,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视觉刺激,多带宝宝到不同的地方游览,例如书店、古迹、画展、公园等。

同时肢体的充分活动能激发大脑的活力,父母要尽量给孩子创造的机会。多陪宝宝进行体育运动,例如:跳绳、跑步等等。

6岁正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大脑能否正常发育会对幼儿成年后的智力产生深远影响。爸爸妈妈可以尽量地让宝宝自由活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宝宝已经不需要大人抱了,要想孩子有创造力,父母首先就要自我解放,要做到“心情开放,容易沟通”。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设发展的空间。6岁的幼儿语言发展迅速,能在掌握大量词汇和句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将它们进行组合,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此时的幼儿爱学、好问,喜欢向家长和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应把握住孩子这一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编辑

儿童学习与母亲童年生存学习环境有关

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学习不好不仅与他本身的生存环境有关,同时也与母亲童年时生存学习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主导此次研究的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化学博士拉里-费奇,参与人员对处于青春期前的小鼠大脑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的小鼠都是在记忆力上具有遗传缺陷的。研究人员将小鼠被放置于刺激性环境之下,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能力。这些刺激环境包括新奇的物体、社交机会、自愿锻炼机会等。在此环境中生活2个星期之后,它们的记忆缺陷就逐渐消失了。

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记忆的增强其实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因为,小鼠会将这些记忆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即使下一代同样具有遗传缺陷,并且没有经过环境的强化训练,也可以得到母亲的这一记忆特性。根据之前的研究,怀孕期间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下一代。费奇说:“本次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能力的增强发生在青春期前期,甚至距离它们发育成熟还需要几个月。然而,这一结果却能延续到下一代。”

此项研究的合著者、费奇的同事JunkoArai说:“如果母亲在年幼时有过记忆强化的经历,那么其后代良好的记忆能力则不是母亲精心照料的结果。即便这个后代是由未经记忆强化的母亲所抚养,它同样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另一位同事也表示:“遗传自母亲的这种良好记忆力会一直持续到后代青春期;随后,这种能力会开始衰退,这证明这一过程只适合于年轻的大脑。”

费奇和其研究小组研究显示,短期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对于正常的小鼠和有记忆缺陷的小鼠都能激发潜藏的生物化学控制机制,这一机制可以增强神经细胞的生理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学习和记忆有关。费奇总结称,良好环境下获得的能力通过转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一进化机制可能会使后代免受感觉剥夺的有害影响,这种有害影响在年幼个体中尤为严重,并且将恶化其学习能力。

本文Hash:40b72245433dcaed3e111ec2f22a83ea95c3893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