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就是“人性教育”

北京过去两年在30所中小学设立试点,推行性教育,并打算在下一轮将试点扩大至45所。消息出来,舆论反响平平,似乎在我们国家,对孩子谈性仍然是个带有禁忌色彩的话题,每个人都隐约知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需,但没有人愿意公开表示支持。

事实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被异性吸引、对性产生好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古今中外没有一例科学的研究证明早恋会让人扭曲、致人变态。我和中学时代的许多同窗,一路早恋,纷纷考入名牌大学,有个哥们甚至已与早恋的对象结了婚、生了娃,过得比谁都幸福。如今聊起那些往事,大家都庆幸自己未曾在校规和开除的恫吓下放弃恋爱的权利,因为正视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无疑让自己更加理性和健康。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洪水的流向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行堵塞绝不会使其断流,而只能导致堤坝崩溃,酿成更大的灾难;疏导才是趋利避害的最佳途径。涉及早恋与性教育问题的媒体报道中,最常使用的一个词就是“困惑”――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这“困惑”是谁造成的?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喜欢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有什么可困惑的?显然,这困惑来自家长,来自学校,来自早恋有害论,来自一个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来自整个社会的成年人通过压抑青少年的人性发展来补偿自己臆想中那个从未拥有过的纯洁无瑕的童年。孩子们并不困惑,是社会声色俱厉地对孩子说:你应当困惑。

为青少年提供青春期心理的咨询、教育和引导,自然是必要的手段,这也是很多中小学目前在做的事。但若成年人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什么教育都是白搭。在我看来,一切性教育或心理咨询都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喜欢一个异性、渴望与异性接触是再正常不过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告诉他们如何避免受到伤害和避免伤害对方。“斩草除根”的方法只会鼓励更多的人为满足成年人的道德洁癖而扼杀天性。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严厉打击”孩子早恋是出于一个更直接、更实际的理由:恋爱会影响学业。这无疑又是应试教育酿成的另一个恶果。看来清华学子用硫酸泼狗熊、北大平均每年一个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事,并未让我们彻底从唯成绩论的梦魇中警醒。

我的意图,不是在提倡早恋,也不在于妄断早恋是“对”还是“错”,因为一个正常的现象无谓对错。一个人饿了想吃饭,你说是对还是错?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吃这个饭,会不会被噎到、呛到,或者不小心吃了别人的饭。同理,早恋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学校和家庭中的教育者如何为这一现象定性。正确的性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教会学生避免受到伤害,其次才是如何使青春期的躁动不至影响学业。所以,所谓“性教育”,其实应当是“人性教育”,承认人性的合理,是避免悲剧发生的前提。

为什么说“性教育”就是“人性教育”

北京过去两年在30所中小学设立试点,推行性教育,并打算在下一轮将试点扩大至45所。消息出来,舆论反响平平,似乎在我们国家,对孩子谈性仍然是个带有禁忌色彩的话题,每个人都隐约知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需,但没有人愿意公开表示支持。

事实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被异性吸引、对性产生好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古今中外没有一例科学的研究证明早恋会让人扭曲、致人变态。我和中学时代的许多同窗,一路早恋,纷纷考入名牌大学,有个哥们甚至已与早恋的对象结了婚、生了娃,过得比谁都幸福。如今聊起那些往事,大家都庆幸自己未曾在校规和开除的恫吓下放弃恋爱的权利,因为正视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无疑让自己更加理性和健康。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洪水的流向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行堵塞绝不会使其断流,而只能导致堤坝崩溃,酿成更大的灾难;疏导才是趋利避害的最佳途径。涉及早恋与性教育问题的媒体报道中,最常使用的一个词就是“困惑”――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这“困惑”是谁造成的?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喜欢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有什么可困惑的?显然,这困惑来自家长,来自学校,来自早恋有害论,来自一个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来自整个社会的成年人通过压抑青少年的人性发展来补偿自己臆想中那个从未拥有过的纯洁无瑕的童年。孩子们并不困惑,是社会声色俱厉地对孩子说:你应当困惑。

为青少年提供青春期心理的咨询、教育和引导,自然是必要的手段,这也是很多中小学目前在做的事。但若成年人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什么教育都是白搭。在我看来,一切性教育或心理咨询都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喜欢一个异性、渴望与异性接触是再正常不过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告诉他们如何避免受到伤害和避免伤害对方。“斩草除根”的方法只会鼓励更多的人为满足成年人的道德洁癖而扼杀天性。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严厉打击”孩子早恋是出于一个更直接、更实际的理由:恋爱会影响学业。这无疑又是应试教育酿成的另一个恶果。看来清华学子用硫酸泼狗熊、北大平均每年一个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事,并未让我们彻底从唯成绩论的梦魇中警醒。

我的意图,不是在提倡早恋,也不在于妄断早恋是“对”还是“错”,因为一个正常的现象无谓对错。一个人饿了想吃饭,你说是对还是错?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吃这个饭,会不会被噎到、呛到,或者不小心吃了别人的饭。同理,早恋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学校和家庭中的教育者如何为这一现象定性。正确的性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教会学生避免受到伤害,其次才是如何使青春期的躁动不至影响学业。所以,所谓“性教育”,其实应当是“人性教育”,承认人性的合理,是避免悲剧发生的前提。

性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

十年前我在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做性教育研究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准备给一个六年级班级上课的前一天,该班的四个女生气势汹汹来到办公室交给我一封信,信上写着:“胡老师请你不要把那些毒害青少年的东西教给我们,我们还是孩子啊!”第二天我走进教室,这四个女孩几乎是用背对着讲台,我装作没有看见,正常上课。

第二次上课,这四个女孩用身体的侧面对着我,时不时看一下我的课件;第三次课她们面对我了,但低着头,用手遮着脸;第四次课她们抬起了头,手也不再遮住脸了。

第四次课结束后,四个女孩一起来到我面前:“胡老师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讲的是这样的知识,我们还有机会上你的课吗?”当知道课程已结束,她们感到非常遗憾,但我们此后成为了好朋友。

十年后我在深圳建立了工作室。一天,工作室课堂有10个前来听课的孩子,在“性与健康”这堂课里,一个12岁的女孩认真地听我讲解性器官的结构、如何保护和清洁,没想到下课后,她羞愤地对她妈妈说:“你怎么让我来听这样的课!”然后离开了工作室,没有参加其他三次课的学习。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安排的教学内容有四个:性与健康、生命的孕育、防范性伤害、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十年来,我一直收集着孩子们对于“性”的理解。

“在上性教育课之前,我对性的认识是比较恶心的,我觉得了解后就不再纯洁了。”

“我觉得性这种东西恶心,神秘,看不透,猜不全,还有点下流;性就是生孩子的事情,当谈论到它,我会逃之夭夭,不愿听这些。”

“我认为性是强奸、暴力、很黄色。自慰要犯罪,接吻要怀孕!很耻辱。”

“我对性的认识是:人只有男女之分,男人有精子,女人有卵子。”

“我从各种书上知道了一些关于性的知识,所以我认为很正常,但是我觉得性交有点不道德。”

“我听别人说起性觉得很神秘、羞耻、恶心、下流、没道德、不可思议!听到谈论有关性的关系也会感到羞耻。总觉得什么性接触、生育很烦,是那种下流人才干的事,完全不能接受!”

“我认为性是接吻,就是男女相爱,结婚生子,吐口水就生孩子,性很恶心。”

“我对性的认识是非常厌烦、恶心,但又对它充满了好奇心,想了解它,认识它。性知识陌生而神秘。”

“我对性的认识是恐怖,神秘又可怕,很‘黄’,少儿不宜。”

“我跟别人谈起这些时,别人会说我色,一谈到性,就有羞耻感。”

“我对性感到神秘,这不是我们学生该知道的问题,而且觉得十分羞耻,如果上了性教育课之后怎样和父母交谈,因为这是不能让父母知道的。”

“我对性的认识有:我是从母亲肚子里出来的;进母亲、父亲房间之前先敲门。”

“我认为性就是那些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亲嘴会怀孕,和艾滋病人干什么都容易传播,同性恋是可耻的,是犯罪的。觉得非常下流,提到性就不舒服。”

孩子们对“性”的认知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影响,“下流、羞耻、肮脏、色情”成为了“性”的代名词,这样的误解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性价值观的建立。

从“性”与我们自身的关系出发,我对“性”的理解是:性是性别,性是生命的源泉,性是爱情的第一元素,性是隐私。

●自我认同的发展。个体的性别意识发展包含着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发展,在3岁以前,个体的自我认同的发展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 过比较两性性器官的不同,搞清楚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

●性别认同。关系一个人的性别取向及其性别角色的发展。

●生理健康。性器官是身体的组成部分,其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社会关系发展。人们从个体的性别来将他归类于男性或女性,从而决定与该个体交流的方式。性是延续生命的根本

●我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孕育的。

●我对生命的态度。

●我对父母的态度。性是爱情的第一元素

●爱情与我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相关。

●爱情与我的情感相关。

●爱情与我的责任相关。

●爱情与我的幸福相关。性是隐私

●性的隐私权是我个人的。

●我的性隐私权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任何人不可以侵犯我的性隐私权利。

●我不可以侵犯他人的性隐私权利。“性”连接着我们个体的自我认知的发展、身体健康、情感、幸福、责任、自我保护等等,而这些因素正是个体人格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孩子进行人格的建构。

本文Hash:c8c1dee5185502329fb7160f89fff0c81118f301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