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别要求你的孩子十全十美

那天晚饭时,儿子多多骄傲地向全家宣布一条好消息:他在学校举行的乒乓球小学组比赛中,又获得了第一名。

我正想祝贺、表扬他几句。不料,他爸嘴一撇,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啥好得瑟的?光乒乓球打得好,有啥用?啥时像你许静姐姐一样,拿个三好生奖状回来。那才是真本事。”

爸爸的一番奚落,如兜头一盆冷水,让儿子原本灿烂的笑脸,瞬间多云转阴,眼里含着尴尬而又委屈的泪水,低头一个劲地往嘴巴里扒拉饭。我不满地纠正他爸说:“儿子的成绩确实不如他许静姐姐。可你那侄女学习虽好,体育上肯定不如多多吧?两个孩子各有优势,你能说谁好谁坏?何况男孩,体育好,体格好,思维敏捷,行动灵活,这已经很难得了。你可别要求太高。”

他爸被我“训”得不服,张嘴还想争辩,我在桌底下踩了他一脚,于是他适时地对儿子笑了笑,略表歉意。可虽然如此,直到吃完饭,儿子始终闷闷不乐,一句话都没再说,去了自己的房间。

我收拾完家务,来到儿子房间,关切地问:“儿子,你的冠军奖杯呢?让妈妈看看。”

“老师让放在班级的荣誉柜里了。”儿子恹恹地说。

我兴奋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儿子你真行!你为班级赢得了荣誉,老师一定特重视、特开心。”

儿子掩饰不住地露出笑意,开心地点点头,但很快又神情萎顿地说:“可是,爸爸……”

“其实,爸爸是因为太爱你,所以望子成龙心切,要求你样样都能优秀、出类拔萃。”我抚摸着儿子的脑袋,打断他说。“你可不能生他的气哦。”

儿子想了想,似有所悟地说:“不过,我也不能让他失望,学习上还是要努力。”

我欣喜地说:“你只要尽力就好,别太苛求自己。”

当然,我的做法,并不是纵容孩子不好好学习。而是觉得,作为家长,不分场合地贬抑孩子的优点,突出他的缺点,要求孩子这也好,那也不能差,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期望,不但有伤孩子的自尊,还会成为亲子关系疏离的根源。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儿童、青少年时期,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很容易给孩子的心灵增加压力、让他(她)伤了自尊、失去自信。所以,对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家长都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暗示他纠正缺点和错误,他就会非常乐意接受。(吕麦/北京)

家长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是好是坏?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想实现但尚未实现的理想,因此,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操之过急,对孩子很小的过失,看得过于严重,以至滥施惩罚。

有的家长在自己的心目中,本来就有一个所谓“天才”的模式,因此往往无视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非要按照这种所谓的模式去做,使孩子苦不堪言。有的家长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年幼的孩子,往往使孩子望尘莫及,自信心丧失。

结果:由于家长对孩子管得过严,训斥过多,孩子感到属于自己的“自主独立的权利”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使孩子默默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与煎熬,以至出现强迫倾向。

由于对家长的不满与反感情绪日益增加,进而产生了报复心理:“你们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于是,就与家长“对着干”,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在家里挑衅闹事。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请求别人的帮助!

每个孩子都需要懂得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助。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仅对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一种与帮助者拉近距离的方式。你应该请求孩子帮你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向她解释即便是你也需要帮助,从而为孩子作出寻求帮助的榜样。孩子向别人提供帮助能使她感到自己被别人所需要,因此自己很有价值,在她的内心培植了家庭成员间应该相互帮助的信念。得到了父母愉快帮助的孩子会比较有能力去寻求其他成年人的帮助,比如老师、教练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其他大人。

“我的伤要紧吗?”你应该等待孩子主动来要求你帮助。许多时候当我们看见孩子“啪”地一声摔倒,我们紧张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但是孩子自己会爬起来,然后偷偷地朝我们瞄一眼。如果我们当时看上去十分担心,并且心急火燎地马上冲过去的话,孩子就会从我们这里得到心理暗示,于是他的意志一下子就崩溃了。而如果我们平静地待在一边的话,孩子就常常会不在乎那点小小的疼痛,继续玩下去。

做一个心灵相通的倾听者。我们全家曾做过一次短途旅行,在准备过程中我们细心地为11岁的女儿埃琳挑选了一个飞机上的座位,好让她坐飞机时有个看电影的好位置。当我们登机后,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座位,因为她不能和我们挨着坐在一起。我们并没有因为她不懂我们的好心而训斥她,而是倾听她的理由,听她解释为什么会感到不开心。我们听她讲完,然后想办法让她知道如果和我们坐在一起,就没办法有一个看电影的好视角。在她继续为自己的要求辩解的时候,我们看出来,她已经开始发觉自己的位置确实比较好。于是我们就把与她之间的讨论从刚才冲突的话题中引开去,很简单地对她说:“你可以随便去坐你喜欢的座位。”这么做,给了她一个保全面子的机会去做出选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原来的位子。

如果遇到了难题,在解决之前,孩子和成年人通常都需要表达出否定的情感。我们来观察一下谈判桌上的高手。他们一开始总是试图去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不是急于对此作出判断。下一步,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前,他们会引导对方把所有的观点都摆出来。你应该采用类似的策略来帮助孩子处理她的情感。要给她机会去陈述她的全部想法,用心地听她讲,并与她产生情感共鸣。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给她提出建议或解决办法。如果当孩子在陈述她的观点的时候,你在忙着构思自己的对策,她会看得出来你在干什么,她知道你不会接受她的观点,也不会很好地帮她。懂得什么时候该开口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口不言,这有助于你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以及一个优秀的管教者。

本文Hash:5a4619d4013994da0430b75785c1f46b10ddaeee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