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对不起并不能让孩子释然一切

“对不起”——“没关系”早已成为人们熟悉的语言对应方式,表明过错一方的良好认识态度和受害一方的宽容和谅解。简单的六个字在生活中化解了许多的矛盾。

然而,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复杂多样的,一句“对不起”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承担起一个人行为的所有责任和后果。那么,自然而然的,面对犯了过错的人说“对不起”的情况,受害方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或者只能微笑着说声“没关系”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过她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她的弟弟两岁多的时候,刚刚学会说“对不起”、“没关系”几个字,平时总是人前人后说着玩。邻居家的大人不知何故,常常借着逗乐的名义,一遍又一遍地很用力地打弟弟,把弟弟打得哇哇大哭,然后说声“对不起”。有时候这种游戏甚至要持续很长时间。看着弟弟一遍一遍地含着眼泪说“没关系”的样子,朋友心里十分气愤。可做教师的父母总是教育他们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别人说“对不起”时一定要说“没关系”。朋友说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愤怒和困惑。

妈妈网专家称,如何在宽容他人与保护自我的权利与尊严之间寻求平衡,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对别人的过错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是故意还是非故意;是原则性的问题还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后果严重与否;是否屡次不改等等。其二,掌握反应的分寸。如果对方的错误很小,且并非故意行为,如同学之间不小心互相撞了一下,面对对方诚心诚意的“对不起”,我们应该微笑着说声“没关系”。但是,我们决定是否原谅对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对方仅仅是用“对不起”这三个字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如不停地恶作剧,就不能轻易地说“没关系”。在不该谅解的时候谅解别人,实际上是默许并助长了其过错行为。

在我国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中,社会传媒、学校、家庭都非常强调培养孩子宽容、谅解、自律的品质,而在教育孩子面对伤害时,该如何作出合理的反应方面则显得薄弱,致使许多孩子既不懂判断行为的一般标准,也不知道反应的合理分寸,思想上模糊矛盾,行为上不知所措。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原谅别人,没有原则、懦弱,无法保护自己,始终处在困扰之中,令父母十分不安;而有的孩子则不分轻重,“以牙还牙”、大打出手,结果造成更不好的后果。

不要让孩子一切都早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什么都比别人早,读书比别人早,上学比别人早。都像赢在起跑线上,可是不知道这样也许会伤到孩子。

让孩子慢慢成长

女儿5岁半时,我曾努力让她提前上学,那时总以为早上学,早点智力开发,尤其是女孩,能让她早日成才。我托人找关系和附近小学校长见了一面,这位校长力劝我别让女儿提前上学,她说学校里有一个孩子提前上学,却跟不上,几年后还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当然如果我一定要坚持,她也可以考虑,她希望我能三思而行。校长对提前上学的态度坚定而明确,但我仍然有点怀疑,让我的女儿提前上学也许使她为难,她以这种理由推托。我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最后,女儿在幼儿园里又待了一年。前些年,有时想起这件事,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责怪我的无能,还是值得庆幸?提前上学太早不好,但提前半年呢?如果当时我能言善辩,意志坚定,女儿提前上了学,如今会怎么样呢?我想这成了一个永远未知的谜。

学习华德福教育后,我终于解开了谜底,感谢当年的那位校长,多亏了她,才使得女儿按正常年龄入学。也正是由于我的木讷,给女儿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和欢乐。

华德福教育判断孩子是否适宜入学的标准是孩子开始更换乳牙,通常是到6岁以后,斯坦纳强调在孩子们换牙前是不应该入学的,不仅如此,在这之前给予任何正规教学都是错误的。我在华德福幼儿园实习过3个星期,4~6岁的孩子在一个班级,我从没有见到过老师给孩子讲课。孩子们做各种手工活动,在户内和户外自由地玩耍。教室里甚至见不到图书,老师们有意地避免孩子过早地接触抽象的文字。人类进化了百万年后才开始发明文字,幼儿期孩子获得丰富自然的感性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老师埃瑞卡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时候可以教小孩子学习。比如老师在一旁弹琴,一位孩子看到了,走到老师身边表示想学习弹琴,这时老师可以教孩子。如果小孩子没有显示出任何想学的愿望或兴趣,老师千万不能强求。

下面是华德福教育中引用的一个故事,是NikosKazantzakis讲的真实经历: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发现一只茧在树上躺着,里面有一只蝴蝶正在破茧。我等了一会儿,但是迟迟不见动静,我很不耐烦,就弯腰呼气给她温暖。我使劲地呼气,想让她得到更多的热气,这时奇迹发生了。

茧破了,蝴蝶在慢慢地蠕动,我永远难以忘怀心中的惊讶,但蝴蝶的双翼没有展开,又褶又皱。可怜的蝴蝶用尽身体的全部力量,也无法展开她的双翼。我又一次弯腰,还想用呼出的热气来帮她,但完全无用!我明白了,她需要的是耐心地在阳光下慢慢地孵化,双翼的展开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可惜一切都晚了,我的好心加速了破茧,但她褶皱的双翼还没有展开。她全力挣扎,但数秒钟后,她就死在我温暖的手心中。

那个小小的身体,是我良心上不能承受之重。我意识到,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就是道德上的犯罪。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匆忙、这么急切。我们应该从容地遵循自然界的安排。

我曾遇到一位果农,他告诉我给树浇水要掌握时机,初春时候,树还在冬眠,浇水太早,严重的会把树害死。让幼小的孩子早早地开发智力,认字,做加减算术题,表面上孩子掌握了,显得比别人聪明,但从孩子的一生来看是否有益,就很难说了。有一位孩子,提前上一年级,小学阶段因成绩优异又跳了两级,15岁就高中毕业,结果呢?大学没有考上,最令人苦恼的是孩子讨厌学习,他的智商 足够考上博士,但丧失了学习动力,怎么也学不进去。这和提前上学是否有关联?就像故事中的那只蝴蝶,好心加速它的破茧却导致了它的早亡。对孩子过早地进行智力开发可能会导致其失去学习的动力。

有一次我给河北某地的中小学老师讲课,提到了上面这个例子,下课后一位老师感慨万千地对我说,他的女儿就是这样。他让女儿提前上学,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班,在全国数学竞赛也取得过优异成绩,在周围人的眼里,将来无疑会考上重点大学,但到初中后,她学习的兴趣渐渐衰退,成绩下降,今年高考分数才400多分,连大学也上不了。

小编总结:万事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规律的,就像孩子的成长大脑的发育,家长们去强制性的打破规律就会遭到惩罚的。孩子本来就有他成长的规律,家长门却愚昧的想让孩子一切的快速成长最会让孩子收到伤害。

一起游戏让孩子讲出不安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游戏,是做父母非常开心的事。可现在30岁以下年轻的父母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们儿童时代的游戏,恐怕很难被今天的孩子们所接受。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非常想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可是他们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仅是哄孩子开心,而且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打开他们幼小的心扉,从而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游戏的方式叫做“游戏式倾听”,让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强有力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情、想法和感受。作为家长,你可以从中观察孩子原原本本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亲密沟通中加深亲子感情,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要扮演弱小无能的角色,孩子才会感到有足够的自信向你表露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想法和感受。你作为观察者和倾听者,你要抓住时机,在玩耍中帮助孩子通过大笑来松弛某种特定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

比如,一个孩子想给父亲打针(孩子最近刚挨过痛苦的一针),他已经向父亲要求过了。假如父亲一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常态,滑稽幽默地扭转身子佯装逃跑,或者假装惊恐地叫喊,戏剧性地对孩子说:“不!我不打针!求求你了!”孩子就会笑起来,坚持要求父亲接受他自己曾被迫接受的打针。如果在游戏中,成年人能放松自如地扮演弱小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强者,孩子就可能一边起劲地玩,一边在笑声中抚平自己消极的记忆。

持续这种有趣的角色颠倒,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导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使孩子对某个问题的紧张和不安在笑声中化解,就能让孩子袒露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和理解。如果做父母的能坚持玩下去,让孩子笑上半个小时或更久,效果会更为明显。很多做父母的遇到孩子紧张不安时,第一反应是训斥,或者教条地指导,其结果是孩子会更为紧张不安,他的想法也会因此封闭得更紧。

本文Hash:1023ee987b71c108e64c165829fdb53d352da08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