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原因!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孩子更是如此。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性格的一部分,记得福楼拜说过:习惯像只被宠坏的小猫,不能从窗口一下子扔出去,只能哄着它一步步从楼梯上赶下去。所以与其费尽力气去改掉一个坏习惯,不如从小做起,努力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生都将受益匪浅。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却会被大人或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习惯所污染。如果父母一味纵容,没有从小指正,会给孩子一生带来影响,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性格培养要从小开始。

孩子见着娘,无事哭三场

“孩子见着娘,无事哭三场”,开始还觉得这话挺悬的,后来见识了女儿的哭功,才发现原来这句话确是真理。

2008年春节,从上海回武汉时,馨儿妹妹见着我就笑,有时会尖叫的那种;接着看我抱不抱她,如果我没及时抱她,换衣服、洗手那会儿就开始哭了,哭得特别惨,探身子找我让我抱,直到抱过来这才算平息。起初我不以为然,心想可能是许久没见,孩子黏着娘也是正常。

刚到武汉的那会儿,只要有除了爸爸妈妈以外的人在场,她动不动就耍娇娇,不乐意、违背了意愿就要哭,我称她“无病呻吟”。据说我不在家,爸爸或舅妈说什么是什么,可乖了。

再后来,她撒娇的机会和招式还是有增无减,哭得梨花带雨,从“大珠小珠落玉盘”到“飞流直下三千尺”,老公变着戏法“双峡截流”也无用,她倒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慢慢的,在屡败屡战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克制她“无病呻吟”的方法来:

第一招:以毒攻毒。对付小泪娃,我们是打不得、骂不得,老公倒是有一套--扮鬼脸,老公装扮着各种搞怪的变脸造型,有时还以毒攻毒,装作和女儿一起哭:“你哭得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应该像爸爸这样边哭边唱着‘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跟着爹爹,好生过呀,只怕爹爹,娶后娘呀……’”老公边唱边做着抹着鼻涕眼泪的动作。这一招很有成效,每次都能让女儿破涕为笑,和老公扭成一团,那变脸的速度可申请吉尼斯记录。

第二招:转移视线法。最初女儿哭时,我常把她抱在怀里哄着,但发现这一招完全无效,你一抱,她反而越战越勇,哭起来越发不可收拾。最后,我只好和老公统一战线,对她置之不理。等她慢慢地雷声大雨点小,发现无人观战后,我们再打开她喜欢看的动画片或者书籍,我装作没事似的问她:“馨儿妹妹,喜羊羊又来打灰太狼了,快来看啊……”女儿一抹眼泪,马上融入了故事剧情中。

第三招:利诱。这一招有点费钱,一般是前两招都无效后,我们迫不得已才实施。在女儿哭得快岔气时,把她抱出去,给她买些她以前常念叨的小粘贴、小发卡、零食什么的。

在我们的循循善诱下,小哭娃再也不随意哭闹了。

攀比下的“中国式浪费”

刚从上海回武汉那会儿,还没从物价的落差回过神,看什么都觉得好便宜,一上街恨不得大采购,仿佛什么都是心动跳楼价。每次买菜回来,老公一看着我提着大包小包,就欷歔“我们家的富婆回来了”。

女儿来武汉的第一个月,每次带女儿逛街,我就是她的自动提款机,她点什么我买什么。那时我有个心结,总觉得离开女儿两年,“对不起”女儿,希望能在物质上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一次,妈妈来武汉,看到我给孩子买的一大堆可有可无的玩具、衣服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什么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应该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谋生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使孩子 只能依赖父母才能生活,这才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即所谓“金钱少不是对不起,教育少才是真正对不起。”一旦孩子被人称为“缺少家教”,那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否定。

其实,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孩子要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将自己生活要求降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当家长的花钱大手大脚,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住心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消费观直接反映家长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孩子高消费的现象,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痛定思痛,成由勤俭败由奢;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从今天起和女儿一起做“葛朗台”。每次出门,我们家的小管家婆都会记得随手关灯,检查水龙头有没有关好;每次给女儿买学习用具,她都会和我一起比较价格,区分哪一种更划算;我们还会把喝剩下的易拉罐、塑料瓶存起来,一起动手做成各种各样的玩具。

如今,女儿砍价的能力与日俱增,哪怕是面对自己爱不释手的玩具或书籍,她都会当着老板的面,装腔作势地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个太贵,我们到别家去买。”女儿穿的不是最时尚的,甚至大部分都是哥哥穿不下的男装,但馨儿妹妹会骄傲地说:“我穿这件衣服比哥哥还帅。”女儿的玩具不是最时髦的,甚至大部分都是我们用废旧物品DIY的,但馨儿妹妹会骄傲地说:“这个是我做的,你家没有吧!”给女儿买的书籍不是最多的,但我们可以保证,每一本故事书女儿都能倒背如流,每一本描红本、画册、手工书,她都全部亲自动手写完,她会骄傲地说:“我是我们家最聪明的,爸爸每次‘走迷宫’和‘找不同’都输给我。”

穷爸爸?富爸爸!谁能说女儿在精神上不是最富裕的。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撒在身上。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我承认我是一位典型的保姆式的“中国妈妈”,恨不得把女儿捧在手心,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儿跌倒了,第一个冲上去把她扶起来。原来我这些都错了,对女儿的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

已经错过了2-3岁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我开始因势利导地培养女儿生活自理能力,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

“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是女儿的口头禅,6岁的女儿会如成年人一样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早上起床,她会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叠被子。到了幼儿园,连老师都惊叹她的独立能力,给同桌的小朋友添饭,搬椅子,削铅笔,抄写学习笔记。回家后,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我摘菜, 碗筷,晾衣服。晚上自己洗澡,做作业,收拾书包。可以说,除了每天由父母早晚接送,几乎所有的活,女儿都能独立完成。

不要小看孩子,你能做到的,他(她)也能,只是你不放手!

保姆式的“中国妈妈”

网络上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让我很触动。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成了一句讽刺语。

反观我自己,我是保姆式的“中国妈妈”吗?孩子多大就应该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呢?其实,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学会走路时就开始,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久久健康网编辑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者是朱文珺,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籍。是我国从古至今留下来的一句谚语它形象地描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既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大教育家的话句句在理,因为从幼儿正常的大脑发育来看,3岁前他的大脑发育是出于一个极大的高峰期。在一个婴儿出生时,他的大脑重量约370克,在此后第一年内,他的大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而孩子的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说3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抓好早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具备征战一生的能力和资本。卡斯比教授曾经强调说:在0~3岁,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孩子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也就是说,此时父母的行为准则就是模板,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所依据的行为准则。父母不但要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教,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久久健康网编辑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者是朱文珺,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籍。是我国从古至今留下来的一句谚语它形象地描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既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大教育家的话句句在理,因为从幼儿正常的大脑发育来看,3岁前他的大脑发育是出于一个极大的高峰期。在一个婴儿出生时,他的大脑重量约370克,在此后第一年内,他的大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而孩子的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说3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抓好早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具备征战一生的能力和资本。卡斯比教授曾经强调说:在0~3岁,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孩子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也就是说,此时父母的行为准则就是模板,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所依据的行为准则。父母不但要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教,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Hash:231512db6d552d49d5ceb0d4a413dabf961e874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