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走神且学习马虎家长应该怎么办

刚刚听课爱走神。他常常把自己幻想成“迪迦奥特曼”,担负着拯救地球的使命。他还不时地傻乐,好像自己与怪兽的一场大战取得了胜利,完成了使命。有时候他又把自己想象成身怀绝技的大侠,或者是一位不慎掉落悬崖却意外得到一部武林秘籍而笑傲江湖的功夫小子……想得开心,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老师讲的内容听了几句就觉得够了。

老师留了作业,刚刚常常是边做作业边想着自己变成了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博士,一分钟就搞定了作业,想象着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到睡觉时,刚刚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妈妈催促他睡觉时,刚刚马马虎虎地做完作业,就继续在梦里会周公去了。

妈妈看着刚刚成绩总是上不去,着急万分,却不知道如何让刚刚专心地学习。该怎么办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讲的我都会”或者“我也管不住自己,一不留神就想其他的了”,这是孩子经常解释给妈妈听的话。妈妈却没有看到孩子学习马虎背后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有些孩子的稳定性比较差,无法在一节课里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就会用幻想来缓解自己的烦躁;有些孩子发现老师讲的内容自己已经会了孩子专注的目标就很容易发生转移,出现心不在焉的游离状态。

另外,相对于坐在枯燥的课堂上,自己虚构的故事更加新鲜刺激,尤其是一些在学习上已经出现困难的孩子,与学习上的尴尬相比,头脑中虚构的故事更能让自己进入理想境界,心花怒放。

这些孩子都会因为自己沉浸在想象中错过听课而心中懊悔。可是,苦苦寻觅沙漠中的甘泉时突然面对一个海市蜃楼的虚幻美景,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奔向海市蜃楼。

请妈妈注意

过多地看电视会让孩子幻想加剧

现在的家长工作比较忙,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给孩子留有大量的空余时间。现在的资讯很发达,孩子从小就可以接触到电视、电脑等,而且孩子看的书或者电视与爸爸妈妈小时候所看的已经大不相同了。尤其是现在的卡通中有一些神通广大的科幻人物、战争英雄、超人等,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容易对这些人物产生崇拜,心生向往,希望自己也具有那样的超能力,所以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陷于想象中难以自拔。

上学后要减少虚幻故事刺激

妈妈认为孩子精力旺盛,只要学习的时候认真,其他的时候愿意玩什么就玩什么,任由孩子看电视、玩玩具、骑马打仗,很少试着调整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没有让孩子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熏陶。孩子任性的时候,用虚拟的手枪打家长,家长就随声附和表现出中弹的样子,或者和孩子一起配合做一些想象的游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神思恍惚,沉浸在自由、简单的“白日梦”中。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依旧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中,人坐在了书桌前,心里还想着如何冲杀,根本没有认真学习的意思,就会马马虎虎地应付了。

要打破孩子在学习上的幻梦

孩子开始上学后,家长总是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也会安慰妈妈说:“放心吧,没有问题。”其实,孩子说的是大话,他的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考试的成绩一定不会很好,但是他们会有一点小聪明,不会让每次考试或者测验都一塌糊涂,所以,安慰妈妈的时候妈妈容易当真。更让妈妈们没有办法的是,他们知道孩子在说大话,却没有办法戳穿他,只剩下苦笑和无奈。妈妈们觉得孩子还小,以后就好了,却没有想到孩子现在学习的知识不扎实,基础没有打好,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麻烦。

强化训练< /p>

找数字

画3×3的9个格子,在里面杂乱地写上1~9个数字,然后计时,让孩子按照1、2、3、4……顺序找到数字。

再做4×4的16个格子,在里面杂乱地写上1~16个数字;6×6的36个格子,在里面杂乱地写入1~36个数字;还有8×8、9×9、10×10的格子……

如果找来孩子的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比赛,孩子会更有兴趣。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认真、不马虎,同时实实在在地看待自己,脚踏实地。

孩子练习后还马虎家长应该怎么办?

“宝贝,看,妈妈又给你买了一套练习卷子!”妈妈得意地扬扬手中刚买来的书。女儿扬扬并不高兴,懒洋洋地不愿答理妈妈。

妈妈又说:“你的数学不好,得赶紧补补,多做点题。这样才能提高成绩啊!”

扬扬无奈地说:“妈妈,您已经给我买了五套卷子了!”

妈妈答道:“天天做这么多,你做题还是那么马虎!所以还得多做!”

女儿撇撇嘴。妈妈也很烦恼,练习题是买了一套又一套,自己天天逼着孩子做,熬到晚上12点的情况都有,可是孩子的马虎还是没有改进。一发下卷子就看到一些简单的题她又做错了。指给她看,她又是一点就通。妈妈气恼孩子的马虎,为了锻炼她,就给她买更多的题来做。可是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女儿的这个问题呢?

孩子为什么这样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条幅很早就被妈妈悬挂在孩子的书房里,想要警示孩子。可是孩子并不能理解、遵循。当孩子出现马虎的问题时,妈妈迅速提出让孩子做大量的练习,不顾孩子有时候确实很疲惫了或者已经做得厌烦了。妈妈因为一些小问题而让孩子陷入学习的鏖战中,孩子能坚持多久?孩子的撒娇、撒泼在妈妈面前全然失去了效用,于是孩子开始用敷衍、懈怠的态度来做题。这样下去,不仅不会纠正孩子马虎的毛病,还会让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落,做题自然也就越来越马虎。

请妈妈注意

简单的重复训练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因为马虎而下降或者没有提高,妈妈自然焦急万分。在妈妈看来,做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于是大量地给孩子“贩”练习题让孩子做。对孩子来说这样简单地重复,无法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强烈,做事情自然是事倍功半。不仅马虎点不能彻底消除,孩子的学习也会越来越没兴趣。其实,与其让孩子泛泛地做题,不如抓住问题的关键,也许是孩子点小数点不明白,也许是孩子的拼音不会……找出孩子这些问题点进行专项训练,做得多不如做得精。

妈妈的冷嘲会让孩子进入学习消沉期

孩子只是有几个学习点容易马虎,妈妈却主观地认为孩子不认真学习,于是冷嘲热讽想要激起孩子的自尊心,使其迅速改正。其实这样做却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在考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有很强的懊悔心和自责感,同时会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用,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妈妈这个时候嘲讽孩子无疑是火上浇油,对孩子已经过去的考试来说没有意义,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心态,打击孩子的自信。妈妈应该全面地评估自己的孩子,从性格乃至学习的总体表现,找到适合孩子的激励方式以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适当方式。

教孩子思维胜于给孩子“塞”书

孩子本身没有成熟的思维方式,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孩子总说学习很累,学习如同坐“监”。这“监”是很多家长用心和行为构筑的——随时都有一双盯着他学习的眼睛,在学校,老师留作业,回家后,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掌握得不牢固,又是“奥数”,又是“英语”。一个学生要连续写好几个小时的作业,疲劳作战,会降低大脑的运转效率。大脑疲劳思维就要抑制,思维抑制就要走神儿,就要分心,分心走神就要出错了。

强化训练

猜题游戏

【规则】

1.孩子开始为考试复习的时候,让孩子猜题。

2.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猜题思路出一套或者几套卷子。

3.考试后,看孩子猜对多少,无论猜对多少都值得庆祝一番。

【意义】猜题需要综合把握学习 方向和重点,能够巩固孩子学习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暗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

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

本文Hash:6ac0aa0725e0afecd0ecaf5956b4a2680e5420d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