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我现在不想背”怎么办

斯宾塞说:“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经过数年来的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和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我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我们中国的孩子大部分情况下是孩子们在被动地学习,学校里的知识只是主要以传授为主,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活动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机械的理解背诵记忆为主,以应试为目的。这种教育无疑使孩子的主动学习动力不足,爱学习的孩子大部分是那些能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并且在考试中拿高分的孩子。但这样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在学校里无法享受这种优待。所以学校生活不一定是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所以家庭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终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和自助教育。我想到那时家长们会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所以我想也许我们没能让孩子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没能给孩子铺就一条平坦的路,但我想给孩子带去一些快乐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许多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在快乐的情况下,孩子做的事情会记得很清楚。不信吗?你可以问问孩子上一次去游乐场都玩过哪些游乐设施,上一次去乡下采摘摘的是什么,上一次在动物园都看到哪些喜欢的动物了……他一定能给你详细地说出来。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孩子是开心地参与的。相反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语文老师,我清楚地知道让孩子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名篇的重要性,所以,女儿几乎是会说话就开始背诵唐诗了。很多时候,她玩得正高兴,我想起她该背诗了,就打断她的游戏,不管她高不高兴,强制她背。可能是我的强制作用,虽然她也背,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有一段时间甚至很讨厌诵读。

记得有一次,她在看喜欢的动画片,我跟她说好看完动画片就背诵范仲淹的《渔家傲》,她答应得好好的。可是看完动画片,她就躺在沙发上,拿着那张写着《渔家傲》的纸不肯出声。为了便于背诵、朗读,我把要背的诗词抄写或打印在纸上,这样的好处是:让孩子觉得字很少,很容易背诵;另外这张纸可以贴在窗玻璃上,孩子总是可以看到,高兴时,让她念一遍,有利于记忆;等她完全记住了,收在活页夹内,以后翻看一下“自制”的唐诗宋词选,很有成就感。

可是这会儿,她磨蹭半天也没有动作。老公走过来严肃地说:“杜小豆!你答应的事怎么不做呢?”

“我就是现在不想背啊!”女儿一副委屈的样子。

“现在不想背啥时候想背?……”火药味儿出来了。

我拉一下老公,示意他先别说了,“那你先念三遍行吗?不用想着必须背下来,好不好?”沉默――长时间的沉默――这显然是在抗拒啊。

“赶紧背!今天还必须背下来!”我还没说话,老公几乎是“吼”起来。

没辙了!女儿含着眼泪念起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听着那机械的、不情愿的声音,我感觉女儿仿佛受着什么看不见的酷刑。

在她父亲的催逼下,小豆最终磕磕巴巴地“背”了下来。不过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在第二天我对小豆的问话中得到了验证。

“小豆,还记得《渔家傲》吗?”

“什么鱼骄傲?”她果然一脸茫然。

“就是‘塞下秋来――’”我给她提醒。

“――风景异,衡阳 雁去无留意――什么来的?哎呀,我忘了!”她似乎是想起了昨天的不愉快,扭头跑去玩了。

我不由地感叹,看来真如斯宾塞所说,孩子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女儿很喜欢读书,尤其是有关动物的,每次拿到新书的时候都是她最快乐的时候,掌握书里的知识也是最快的。关于动物的知识我几乎从来没给她单独讲过,但是她却学得很好。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一篇有关“舍利”的稿子,她听到这个词,说:“这个我知道,猞猁是长得像家猫,但是比家猫大的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它们后腿长前腿短,短短的尾巴和它的身材很不相称,显得很小,它们最明显的长相特点是耳朵尖儿上长着两撮站着的毛……”她说着,还拿两手在耳边比划着两撮毛的样子。

我瞪大眼睛盯着她,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她说的跟“百度”上都差不多了,要知道,她那时才上小学一年级啊!

我顾不上解释此“舍利”非她所说的“猞猁”,吃惊地问:“你从哪里背下来的?”

“我没背啊,就是您上次给我买的动物书上写的,我看一下就记下来了……”说着,还去她房间找到那本书,翻到一页给我看,她说的果然与书上写的几乎一样。

只有快乐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对此不自觉都有深刻体会。比如,同是让孩子收拾弄乱的玩具这件事,有的家长会说:“妈妈收拾屋子,你收玩具,咱们看谁快,谁得第一谁就可以吃冰激凌,好不好?”我相信,十有八九的孩子会没等妈妈的话音落下去,就会跑去收玩具了。

而有不少妈妈也会说:“哎呀!怎么把玩具弄得这么乱啊?快收拾起来,不然我打你屁股!”这种情况下,多半会有以下几种状况产生:第一,胆小的孩子或者说被吓怕的孩子会乖乖地去收拾玩具,这种孩子很少;第二,孩子会闷闷不乐地收拾玩具,还有可能摔打玩具,当然收拾的结果是妈妈再收拾一次,这种现象比较多见;第三,孩子不收拾,报一种打死我也不干的态度,何况妈妈只说打屁股,这种现象不是没有。

聪明的妈妈都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感觉收拾玩具也是很快乐的事――做好还有奖励,他们会开心地奔着这个目标去做的。相反的,孩子如果把“收拾玩具”当作命令去执行,并且在惩罚的威胁下,他们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的。

明白这个道理,从那以后,我就试着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运用快乐理论,让她学习、做事前先调动她的积极性,她果然经常“中计”。在这种情况下,她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对各种新事物也保持着足有的好奇心。

大过年的,孩子在亲友面前表现不好怎么办?

春节快到了,妈妈们免不了要带自家宝贝出门拜个年,聚个会什么的。要想和宝宝更好地沟通,带娃走亲访友时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妈妈们就要学会从宝宝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真实的意思。1遇到陌生人时,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

“妈妈,我很紧张”

春节期间,宝宝会见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亲友,在宝宝眼里,这些人统称为“陌生人”。有些宝宝会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有些宝宝会吃手指、咬衣角、拉裤子,或者抱住你的腿躲在你身后,甚至还有些宝宝会沉下身子赖在地上不愿起来。这时候,妈妈常常会觉得很尴尬,希望宝宝赶紧恢复正常。

其实妈妈们不用觉得尴尬,宝宝只是想告诉你,遇到不认识的人,他觉得很紧张。回忆一下你参加社交活动,一个熟人也没有时的心情。再看看你身边的小家伙,他遇到陌生人时的那种不安,和你是一样的。只是他还太小,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紧张的情绪,只能通过身体和行为来诚实地表达。

聪明妈妈这样做

温柔地哄哄他,让他从自己的“龟壳”里出来。小朋友一般都会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来决定如何应对新的情况。所以遇到宝宝没见过的熟人时,你要先放松自己,微笑着和老朋友打个招呼,然后给宝宝一个安心的拥抱。这样他会明白,他所处的环境是安全而友好的。给宝宝一些时间来适应。他会慢慢放松下来,变回平时活泼开朗的样子。

2不肯直视你

“妈妈,我有点难为情”

小朋友总会有犯错的时候,特别是像春节这种全家团聚的日子,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同龄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一激动就容易犯点小错。犯错的宝宝会把小脑袋转向别处,不愿看你的眼睛。

或许你会觉得,你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他不看着你,这是错上加错。其实他只是在告诉你,他有点不知所措,他不想成为大家的焦点。

宝宝到了2岁左右,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慢慢有了感知情绪的能力,比如做错事时会感到羞愧。当他把书撕破,或是抢走弟弟的玩具熊时,会不敢直视你,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你失望了。

聪明妈妈这样做

用简短的话告诉宝宝,他做错了什么,例如,“我们不能撕书”,“我们不能抢别人的东西”。同时教给他正确的做法,比如用胶带把撕坏的书补好,或是给还在哭泣的弟弟一个拥抱。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3乱丢食物、打人、弄坏玩具

“我不高兴啦!”

不听话的淘气包,一定会让你觉得很惊讶,同时也很烦恼。特别是有亲戚朋友在场的时候,妈妈会觉得有点难堪,对宝宝更生气。

你要理解,宝宝令人讨厌的行为很可能只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应激反应,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幼儿期的宝宝表现出上述这些行为,是想告诉你,“我累了”,“我觉得很无聊”,或是“请你们看看我!”。

聪明妈妈这样做

试着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要急着责怪他。如果宝宝觉得无聊了,放下手里的事陪他玩一会儿,或是带他到楼下散散心。“平静中断法”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你要让宝宝知道,想要引起你的注意,有比丢东西、打人更好的办法。

“平静中断法”在糕妈以前的文章里有介绍过,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让他坐在位置上冷静几分钟,时间到了才能离开,具体方法可以戳这里看。

4看到其他宝宝靠近你,他大叫“不行,是我的妈妈!”

“妈妈,请给我多些关注!”

走亲戚时遇到别人家的孩子,母爱爆棚的你,很可能会 逗逗或是抱抱别人家的宝宝。你家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吃醋”,大声喊着说,“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迫不及待拉着你走开,也会比平时更黏你。

宝宝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他觉得你对他的关心还不够(可能你觉得够了,但还没达到他的需求量)。对妈妈的这种占有欲是宝宝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不停重复“我的,我的”,会让你觉得很烦人,但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这表明宝宝正在不断成长,开始明白“我”和“你”是不一样的。在这一阶段,宝宝对自我的构建常常和对他最重要的东西有关,而妈妈毫无疑问就是“最重要的”。

聪明妈妈这样做

抱抱你的宝宝,告诉他你是“他”的妈妈,你很爱他,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他学会分享。你可以告诉他,“我是宝宝的妈妈,妈妈很爱你。妈妈抱其他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玩,不会减少妈妈对你的爱。妈妈永远是你一个人的妈妈,宝宝不会失去妈妈。”

小编说:

几种情况都说完了,妈妈们对宝宝的行为是不是多了些理解,也多了些包容呢?宝宝一天天长大,get到了很多新技能,很多宝宝都已经是能说话、会给意见的小人儿了。他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哪个玩具,想吃哪个菜,想要出门去玩。但如果要表达一些更复杂的想法和情绪,显然还有挺长的一段路要走。

国人都好面子,在亲友面前,更希望孩子“好好表现,给爸妈长脸”。亲,咱自己给自己长脸就好了,孩子还小,别给这么大压力好么……小朋友还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简单美好没有纷扰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童心吧!

大过年的,孩子在亲友面前表现不好怎么办?

春节快到了,妈妈们免不了要带自家宝贝出门拜个年,聚个会什么的。要想和宝宝更好地沟通,带娃走亲访友时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妈妈们就要学会从宝宝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真实的意思。1遇到陌生人时,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

“妈妈,我很紧张”

春节期间,宝宝会见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亲友,在宝宝眼里,这些人统称为“陌生人”。有些宝宝会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有些宝宝会吃手指、咬衣角、拉裤子,或者抱住你的腿躲在你身后,甚至还有些宝宝会沉下身子赖在地上不愿起来。这时候,妈妈常常会觉得很尴尬,希望宝宝赶紧恢复正常。

其实妈妈们不用觉得尴尬,宝宝只是想告诉你,遇到不认识的人,他觉得很紧张。回忆一下你参加社交活动,一个熟人也没有时的心情。再看看你身边的小家伙,他遇到陌生人时的那种不安,和你是一样的。只是他还太小,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紧张的情绪,只能通过身体和行为来诚实地表达。

聪明妈妈这样做

温柔地哄哄他,让他从自己的“龟壳”里出来。小朋友一般都会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来决定如何应对新的情况。所以遇到宝宝没见过的熟人时,你要先放松自己,微笑着和老朋友打个招呼,然后给宝宝一个安心的拥抱。这样他会明白,他所处的环境是安全而友好的。给宝宝一些时间来适应。他会慢慢放松下来,变回平时活泼开朗的样子。

2不肯直视你

“妈妈,我有点难为情”

小朋友总会有犯错的时候,特别是像春节这种全家团聚的日子,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同龄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一激动就容易犯点小错。犯错的宝宝会把小脑袋转向别处,不愿看你的眼睛。

或许你会觉得,你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他不看着你,这是错上加错。其实他只是在告诉你,他有点不知所措,他不想成为大家的焦点。

宝宝到了2岁左右,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慢慢有了感知情绪的能力,比如做错事时会感到羞愧。当他把书撕破,或是抢走弟弟的玩具熊时,会不敢直视你,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你失望了。

聪明妈妈这样做

用简短的话告诉宝宝,他做错了什么,例如,“我们不能撕书”,“我们不能抢别人的东西”。同时教给他正确的做法,比如用胶带把撕坏的书补好,或是给还在哭泣的弟弟一个拥抱。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3乱丢食物、打人、弄坏玩具

“我不高兴啦!”

不听话的淘气包,一定会让你觉得很惊讶,同时也很烦恼。特别是有亲戚朋友在场的时候,妈妈会觉得有点难堪,对宝宝更生气。

你要理解,宝宝令人讨厌的行为很可能只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应激反应,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幼儿期的宝宝表现出上述这些行为,是想告诉你,“我累了”,“我觉得很无聊”,或是“请你们看看我!”。

聪明妈妈这样做

试着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要急着责怪他。如果宝宝觉得无聊了,放下手里的事陪他玩一会儿,或是带他到楼下散散心。“平静中断法”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你要让宝宝知道,想要引起你的注意,有比丢东西、打人更好的办法。

“平静中断法”在糕妈以前的文章里有介绍过,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让他坐在位置上冷静几分钟,时间到了才能离开,具体方法可以戳这里看。

4看到其他宝宝靠近你,他大叫“不行,是我的妈妈!”

“妈妈,请给我多些关注!”

走亲戚时遇到别人家的孩子,母爱爆棚的你,很可能会 逗逗或是抱抱别人家的宝宝。你家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吃醋”,大声喊着说,“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迫不及待拉着你走开,也会比平时更黏你。

宝宝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他觉得你对他的关心还不够(可能你觉得够了,但还没达到他的需求量)。对妈妈的这种占有欲是宝宝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不停重复“我的,我的”,会让你觉得很烦人,但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这表明宝宝正在不断成长,开始明白“我”和“你”是不一样的。在这一阶段,宝宝对自我的构建常常和对他最重要的东西有关,而妈妈毫无疑问就是“最重要的”。

聪明妈妈这样做

抱抱你的宝宝,告诉他你是“他”的妈妈,你很爱他,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他学会分享。你可以告诉他,“我是宝宝的妈妈,妈妈很爱你。妈妈抱其他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玩,不会减少妈妈对你的爱。妈妈永远是你一个人的妈妈,宝宝不会失去妈妈。”

小编说:

几种情况都说完了,妈妈们对宝宝的行为是不是多了些理解,也多了些包容呢?宝宝一天天长大,get到了很多新技能,很多宝宝都已经是能说话、会给意见的小人儿了。他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哪个玩具,想吃哪个菜,想要出门去玩。但如果要表达一些更复杂的想法和情绪,显然还有挺长的一段路要走。

国人都好面子,在亲友面前,更希望孩子“好好表现,给爸妈长脸”。亲,咱自己给自己长脸就好了,孩子还小,别给这么大压力好么……小朋友还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简单美好没有纷扰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童心吧!

本文Hash:24baba589dae5d835e0ed9c22ae34bfe21fdd9e1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