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沟通是亲子交流的桥梁呢?

你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Q问: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都应该考虑。亲子间的沟通,作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你能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吗?

真道理:

据一项数据调查,我国有25%的父母对孩子学习以外的事关心极少,58%的孩子认为家长与自己沟通太少,而只有42%的孩子对家长管教态度满意,大多数孩子都认为父母管得太多太不近人情。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很多爱,但孩子却偏偏不听你的话,这个问题令家长们头疼。沟通一旦出了问题,又不及时改进的话,孩子将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着问题,这已经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因为父母与孩子不能良好沟通,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人格发育,以及将来的社会竞争力。沟通对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Q问:“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沟通。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实现的。”沟通是一门学问,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呢?

真道理:

1.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可以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另外,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2.倾听是沟通的良方。

现在许多孩子都有了一定的主见,已经不愿意再当被训导的角色,他们思想活跃,希望有个细诉衷肠的对象。这时的家长应该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聆听的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家长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且当一个好听众。

3.信任是沟通的基石。

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也要讲一个“信”字。说话算数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儿童心理医生林达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妈妈因为6岁的女儿不愿与她沟通,便领着女儿去进行心理咨询,结果发现原因是妈妈将女儿告诉她的“秘密”,在晚饭时不经意地告诉了家庭其他成员,结果哥哥姐姐们以此来取笑她,从此她再也不肯对妈妈说什么了。可见,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平等是沟通的关键。

在和孩子沟通时,要讲究技巧,和孩子平等沟通。我们是与孩子谈话而不是训话,如果总是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孩子不是不愿谈,就是说假话。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要蹲下身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沟通才会水到渠成。

5.赏识是沟通的最好添加剂。

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重视孩子的个性和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才是真正的亲子沟通。不能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这样的沟通同样是无意义的。

小贴士

亲子沟通有9个秘诀:

A.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B.和孩 子密切相处。

C.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D.体会孩子的感受。

E.了解孩子的发展。

F.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

G.避免用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H.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I.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候还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A.关心话语简练说。

B.开心话语带理说。

C.忧心话语变通说。

D.谈话方式随孩子成长变化。

小结

总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沟通。别希望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只有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为什么说母亲是孩子与学校的桥梁

从小到大,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的儿子都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我们从来不疏于和学校的联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班主任到各任课老师,我们经常保持与他们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采用的方法有:(1)积极参加家长会,会后争取机会多和老师单独接触。(2)抓住每次去学校的机会找老师了解情况,如下雨给孩子送雨伞,天变冷给孩子送衣服等。(3)经常主动打电话找各任课老师聊天。通过以上途径,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也能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孩子不足6岁就上小学,而他所在的班是集中识字试点班,该班要求学生年龄必须满7岁,后来成为校长的陈老师是当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次面试,她就喜欢上了我们的孩子,她夸孩子聪明、可爱,虽然年龄不符合招生条件,但还是接受了他。随后的3年在该校就读的时间里,孩子的母亲经常去学校与老师沟通,老师们对孩子都很关照。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孩子就读的学校是农业大学的附属中学(含小学部),也是他母亲任教的学校,他母亲更有机会找各科老师交流了。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刘老师是个责任心非常强的老师,由于新到一个地方,我们怕孩子不适应,孩子的母亲多次找刘老师交流,把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跟她介绍了。刘老师知道情况后,对孩子非常关心,除学习上严格要求外,生活上也常嘘寒问暖。在老师和父母的关心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学校环境,还当上了中队干部。

孩子上初中时,他母亲与教孩子英语的周老师一个办公室,她经常主动与周老师交谈,询问孩子的情况。周老师书教得好,而且非常关心爱护我们的儿子,在初中的三年英语竞赛中,孩子多次获奖。初中班主任陈老师是学校政教主任,教孩子数学。孩子母亲也是班主任,每次向陈老师汇报工作后都要了解儿子的各方面情况,当了解到孩子做数学题常因粗心犯错误时,我们就及时做孩子的工作,教孩子一些集中精神、克服马虎的方法。

此外,上初中时孩子的母亲就开始给他零用钱,每个月2元,高中增加为5元,逢年过节另外给点,这些钱他从来不会去买零食,除了有一次给他母亲买一块生日蛋糕,其他全部用来买书。儿子最喜欢逛书店,在书店里你只要去生物学或者文史书柜前准能够找到他。他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二三十本长篇小说,大多数都是有关历史的和武打小说,而他的同龄人中有一部分此时可能正在游戏机前废寝忘食。上大学后,他母亲在他书桌抽屉的一个信封里发现有15元钱,那是他结余的零用钱。

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还经常向其他学科老师了解情况,初中时孩子的母亲从体育老师那儿得知孩子的体育成绩不如别人,特别是“引体向上”过不了关,就给他购买了一对三公斤重的小哑铃。孩子每天学习之余练习哑铃和俯卧撑。平时我还给儿子作“引体向上”动作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臂力的增强了,胸肌发达了,肩也宽了。更重要的是,他从此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孩子的小姑夫羡慕地说:“你们的儿子从豆芽形到一个肩宽背厚的大男子汉,硬是他坚持锻炼的结果。”

反思:在中小学教师女性化的趋势下,孩子的母亲在家、校联系上更有其性别优势。由于学校教师承受了较大的应试压力,加上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一些变化,家、校联系现在也发生了角色的转变,即由改革开放前的教师家访转变为家长校访。一个教师要面对百名以上的学生,而父母两个人才面对一个孩子 父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远远大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因此,做父母的不应该将孩子推给学校,而应该主动反映情况,争取教师帮助。我非常感谢孩子的母亲不厌其烦地与孩子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争取他们的帮助。

沟通,亲子交流的桥梁

你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Q问: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都应该考虑。亲子间的沟通,作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你能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吗?

真道理:

据一项数据调查,我国有25%的父母对孩子学习以外的事关心极少,58%的孩子认为家长与自己沟通太少,而只有42%的孩子对家长管教态度满意,大多数孩子都认为父母管得太多太不近人情。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很多爱,但孩子却偏偏不听你的话,这个问题令家长们头疼。沟通一旦出了问题,又不及时改进的话,孩子将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着问题,这已经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因为父母与孩子不能良好沟通,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人格发育,以及将来的社会竞争力。沟通对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Q问:“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沟通。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实现的。”沟通是一门学问,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呢?

真道理:

1.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可以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另外,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2.倾听是沟通的良方。

现在许多孩子都有了一定的主见,已经不愿意再当被训导的角色,他们思想活跃,希望有个细诉衷肠的对象。这时的家长应该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聆听的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家长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且当一个好听众。

3.信任是沟通的基石。

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也要讲一个“信”字。说话算数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儿童心理医生林达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妈妈因为6岁的女儿不愿与她沟通,便领着女儿去进行心理咨询,结果发现原因是妈妈将女儿告诉她的“秘密”,在晚饭时不经意地告诉了家庭其他成员,结果哥哥姐姐们以此来取笑她,从此她再也不肯对妈妈说什么了。可见,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平等是沟通的关键。

在和孩子沟通时,要讲究技巧,和孩子平等沟通。我们是与孩子谈话而不是训话,如果总是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孩子不是不愿谈,就是说假话。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要蹲下身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沟通才会水到渠成。

5.赏识是沟通的最好添加剂。

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重视孩子的个性和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才是真正的亲子沟通。不能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这样的沟通同样是无意义的。

小贴士

亲子沟通有9个秘诀:

A.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B.和 孩子密切相处。

C.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D.体会孩子的感受。

E.了解孩子的发展。

F.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

G.避免用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H.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I.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候还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A.关心话语简练说。

B.开心话语带理说。

C.忧心话语变通说。

D.谈话方式随孩子成长变化。

*小结*

总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沟通。别希望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只有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本文Hash:7f621822731506ab4a6d7d9b121720a3cb74a37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