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亲和需要与独生子女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儿童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于成人的独立性。

亲和需要与独生子女成长

什么是亲和需要

让一些自愿被试的大学生单独呆在一个小屋里,静躺在帆布床上。这些大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最大限度地被阻断,与外界的环境相对隔绝。他们会怎么样呢?

一开始这些大学生们打算静思或是睡觉,但是很快他们就感到无聊、烦躁,有的甚至产生了幻觉。两三天后,大学生要求终止实验,以摆脱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黑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的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如果脱离了社会,不与人相处,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这种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我们称之为亲和需要。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述亲和需要就是合群的需要。

亲和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美国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社会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2)安全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希望归属于一个群体,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前三种需要马斯洛把它们归为比较低层次的需要,也就是基本的需要。后面的两种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种需要是以前三种需要为基础的。如果人的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不能被满足,人就无法生存;人若没有友情,没有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不与人打交道,又何来尊重,又怎么能够取得别人的认可,得到事业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满足?

他在解释精神病人的问题时说:“神经病从其核心和起源来看,似乎是一种缺失性疾病;它起源于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称之为需要的东西,这些需要和对氨基酸和钙的需要是一样的,即它们的缺失会引起疾病。大多数神经病,除其他复杂原因外,都是一些愿望,如安全、归属和自居,密切亲爱关系、尊重和威信等,未能满足造成的。当这些缺失消除了的时候,疾病就趋于消失。”这就是说,即使生活于人类社会,身处家庭之中,也只有精神需要被恰当满足时,儿童才能健康地发展。否则,就会导致不良的人格。

亲和需要和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需要引发动机,即一个人有了亲和需要,才会有亲和的动机,才会有与人交往的意愿。有了与人交往的要求,才会有与人交往的行为。

亲和需要强烈的人乐于结交朋友,为朋友做事情,对朋友忠诚,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喜欢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亲和展示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对亲和需要的满足,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接触,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而使个体免于由孤独寂 而产生的焦虑之苦,使社会向健康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亲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导致严重的伤害。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就写道:“谁都会承认人是一个社会性的生物。不说别的,单说他不喜欢过孤独的生活,而喜欢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的群体之中,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独自一个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罚的一种。”

达尔文之后,很多人用实验验证了达尔文的观点。克列奇曾以幼鼠为实验对象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把幼鼠分为三组,第一组接受各种复杂的刺激,第二组关在笼子中接受相对较少的刺激,而第三组完全与外界刺激隔绝。一段时间之后,对这些幼鼠所做的脑解剖发现,第一组大脑皮质最为丰富,第二组次之,而第三组则十分萎缩。

1996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独自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了一年的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这个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里,里面有科学实验用的仪器设备,还有起居室、工作间、卫生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在这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在健身车上骑了1600多千米。第二年的8月1日,蒙塔尔重回人间,他的脸色苍白而瘦削,如果两个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已经丧失了交际的能力。蒙塔尔说,在洞穴呆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这是蒙塔尔用丧失人际交往能力的代价求证的人生奥秘。

为什么说独生宝贝不需要“独特爱”

如今部分年轻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初为父母时也对自己唯一的宝宝疼爱有加,但是小宝贝的成长路上也不需要太过独特的爱。

“特殊待遇”让孩子更骄傲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特殊照顾,这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但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爱逗孩子玩,给孩子送礼物,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在饭桌上也会不顾亲戚朋友在场依旧我行我素,维持平日里的生活习惯。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有可能变得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在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依旧想保持自己高傲的姿态,孩子会不懂得谦让,变得骄傲自大,也会显得自私。因此父母要注意让宝贝在家庭环境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让孩子拥有太多“特权”。

轻易满足孩子或更不懂珍惜

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父母都想做最棒的家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小孩子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也有的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板、不吃饭来要挟父母。疼爱孩子的父母就只好投降并迁就。孩子见父母无法招架自己的招数,于是总是用哭闹、不吃饭来求得父母对自己要求的满足。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父母给孩子的物质条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量力而行,不能娇惯孩子太过追求物质享受。也要注意在和孩子相处中教会孩子懂得分享和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讲各种食物和生活物品的来历,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孩子的事情不能总是“包办代替”

五六岁的孩子早上起床还要妈妈帮着穿衣,吃饭的时候也贪玩,总是要家人喂,这样的孩子太过依赖父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变得懒惰,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更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也有的家长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单独走出家门,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怕事,丧失自信,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与其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不如和孩子一起分享劳动,让孩子在付出中体会收获,培养他尝试新鲜事物的兴趣,如和孩子一起养一盆花、一起修理玩具等,这样孩子能学到更多东西,也会变得更加聪明和勇敢。

为什么说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柏拉图曾说过,“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剥夺他成长的自由与快乐。父母们要牢记一点:孩子的成长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培养孩子的宗旨是什么?崔永华医生给了我们答案:“孩子应该先成人后成材。”成人是指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孩子在社会上是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上不依靠父母能够独立的生存,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目标。对此,崔医生为我们举出了四个案例,对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现象加以说明。

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做得更出色。“别输在起跑线上”,成了父母的口头禅,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智力投资,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请多个家教。这样做的初衷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恐惧、学校恐惧。

另外,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真正地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家长们忽略了一点,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现在所有的兴趣班,不是培养智力,即是培养体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无人关注。

鼓励教育要适当

现在主张“赏识教育”或者说是“鼓励教育”,要常对孩子说:“你真棒!”这是一种好的理念,但并不是对所有“好”行为都适用。“鼓励教育”的理念是要能看到孩子真正的优点,并给予发自内心的赞扬,而不是为了让孩子顺应父母的期望而去赞扬。

在鼓励好行为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坏习惯的发生。如果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缺点,一定要注意节制,及时阻止这种行为。27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等坏习惯养成再改就难了。

学会退到幕后

崔医生曾去澳大利亚交流学习,他发现那里的孩子从能拿动刀叉开始,父母便鼓励孩子独自吃饭了。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把饭洒得满身、满桌,一碗饭吃进去不到半碗。但即使孩子吃不饱,父母也不再给添饭。在这种环境中,孩子独立就餐的习惯非常好,对其以后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相比之下,得到过多关注与呵护的中国孩子,反而产生了严重逆反、交际困难、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只有一种爱,最终的目的是分离,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崔医生感慨道,所以父母育儿要学会退到幕后,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对孩子有帮助。

放手不是简单粗暴

有些家长又走了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迷信陈旧的育儿观念认为,孩子不管不成材,要让孩子怕自己,不然不好管教。有句古话说得很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刚”应该体现在内涵中,人的强是内心的刚强,而不是外表的强硬。粗暴强硬地对待孩子,只会令孩子惧怕,对父母、对他人都没有爱和尊重。这也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一种最为明显的表现。

专家访谈Q&A:

Q:对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理解?

A: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方式来讲,是父母的不合理的爱伤害了孩子。更深层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懂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需求,孩子不仅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理解与尊重;第二,没有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懂怎样以更合理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Q:如何区别正确的爱和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A:如果爱孩子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一直朝着正常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这便是合理的爱;如果你给孩子的爱,违背或阻碍了孩子向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

Q:以爱的名义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应如何去处理?

A:爱的实施者是父母,根源在父母。作为父母首先应思索自己错误的根源,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和理念,重新以一种新的态度,合理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在婴儿阶段,要更关注他的情商,关注孩子是不是一个独立而且能和周围社会发生良好关系的孩子,而不是去关注他会背多少唐诗,认多少汉字。

Q:母亲应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A:首先,责任是爱心的前提,妈妈要承担起对孩子教育和爱的责任;其次,学会去读懂孩子,要知道怎样去爱;最后,把教育孩子的宗旨放在维护孩子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上。

Q:给读者(其他妈妈)的建议?

A:我有四句话送给天下父母: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激励比指责更重要;经历比名次更重要;付出比获得更重要。

本文Hash:786f3109a37795ebd308fcc0dac6c844274a6a8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