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数学神童秘诀高IQ宝宝不再是梦!

【妈妈网特稿】世界真不公平,有人小小年纪就上清华北大……还有一个竟然16岁就攻读哈佛大学博士的神童……是别人太聪明,还是我们太愚蠢?数学,可是不少辣妈小时候的痛!圆的阴影面积就够算了!竟然还有椭圆?还要把椭圆放在坐标变成函数?想到这里,主播就头好痛……要不是数学的话……哎,学霸之路可是不好走的,尤其还有一个让人傻傻分不清的数学挡在前方!为了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辣妈们可要留心啊!

主播良心说:宝宝学数学有误区!

误区一:把数学当做死知识来教

辣妈们都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一路厮杀过来的,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填鸭教育的古板和死气沉沉——只要背了就行、只要做对了就行。许多辣妈在教宝宝的时候,往往都脱离了其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觉得教的越多越好,或者让宝宝硬生生地把1到100背下来。

但学数学的意义在于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并不在于学了多少、拿了多少分。在发展宝宝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误区二:机械式背诵公式

“来,背下这条公式!”、“来,背下这个口诀!”……虽然机械填鸭式的训练短时间有一定成效,但实际上,对于宝宝整个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就并不一定有帮助了。想要学好数学,不在乎量的积累,而在乎宝宝对知识吸收、理解了多少。

如果不能让孩子去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去掌握数学的概念,那么也是于事无补,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形成刻板思维,遇到难题就头脑发蒙,只想着问或者找标准答案。

误区三:没把握住“数学敏感期”

“数学敏感期”,意思就是宝宝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的阶段。在4岁左右,宝宝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等突然有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会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极其强烈的求知欲!

只可惜,许多辣妈在宝宝3岁时,只知道要培养艺术兴趣,而忽略了这个敏感点!在这个时候,趁着宝宝兴趣盎然,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宝宝对数字的敏感度,不也是极好的吗!

主播良心推荐:天才宝宝学数学有秘诀!

1、选择合适的数学小绘本或故事书

讲故事,是现在80、90后辣妈酷爸都很喜欢的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交流、放松,还能够让宝宝在故事中提升智力和感受力。想要为学好数学铺路,不妨好好利用故事时光,来加强一下宝宝的数学敏感度吧!

辣妈们在选购书本的时候,可以选用带有数字的故事或者专门用来提升宝宝数学能力的绘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主动去数数图画上的小动物,也可以向宝宝提问——小兔子在路上碰到了5朵蘑菇,摘了2朵,那还有几朵没有摘呢?通过故事,让宝宝自然而然地联系实际去思考,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哦!

2、日常生活玩起数学小游戏

不要想着宝宝三、四岁就可以成为神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离神童不远!平日不妨利用生活的细碎时间,来玩一些数学小游戏!

(1)爬楼梯、吃东西时

在与宝宝爬楼梯时,不妨跟着宝宝一起边爬边计算阶梯的数量!一级、两级、三级、四级……与此类似,还可以在吃小零食的时候,也一起数“一个、两个、三个……”自然而然就可以训练宝宝数数的能力。

(2)玩积木时

积木有一定形状、大小。虽然平常宝宝也只是很简单地叠加起来,或者只是扔来扔去……但现在可不能这样了!这个时候,不妨让宝宝建房子,引导宝宝在某个部 的设计去更完整地呈现。这个时候宝宝为了让每一个部分更完整,就会开始考虑使用多少积木才能完成。

(3)在餐桌上吃饭时

这个时候,宝宝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准备餐具的时候,不妨让宝宝一起帮忙!让宝宝准备三双筷子、拿两个碗等等,或者自己摆好的时候,“请”宝宝来检查一下餐具有没有落下!

(4)过生日时

过生日也能学数学?当然可以!辣妈们可以利用切生日蛋糕的机会,让宝宝感受一下分数的魅力——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不过也仅限于比较简单的分数,如果太复杂的话,就不易于宝宝的学习和理解。

3、玩拼图培养宝宝形状差异辨别力

数学可不仅仅只是算术上的加减乘除,还有几何学、三角学、拓朴学……简单来说,数学除了数字,还有形状。那么宝宝在做数学智能提升的时候,除了训练数字意识之外,空间、形象意识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最简易有趣的入手游戏就是——拼图。

拼图有几何形拼块,也有由一幅图画切成各种形状的小节,拼合后会出现原来的一幅画;还有一种是中国的七巧板,可以创造出各种新图形。辣妈们根据宝宝的理解能力,适当地挑选拼图。谨记,一定要循序渐进,可不要一刚开始就拿着一千块的拼图给宝宝!

结语

要想宝宝成数学天才,可不能放过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寓教于乐,培养宝宝的兴趣和敏感度,自然而然,咱们的宝宝就离神童不远啦!

关注【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即可。

宝宝长高秘诀孩子身高不是问题

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此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会相对的较多。特别是骨细胞的增生、各脏器的发育都离不开充足的蛋白质,因此想要宝宝长得快,就需要多站充蛋白质。多吃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鱼肉等是蛋白质非常丰富的食物,因此日常可以适当的多吃。

多补充矿物质

人的生长发育与骨骼也有很大的关系,骨骼中的骺软骨细胞生长越快,人体就长得越高。而骨骼的主要成份就是磷、钙等矿物质。因此充足的矿物质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因此对于还需要长高的人而言,日常一定要多吃些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为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虾皮、豆制品、紫菜等都是各种矿物质含量相对较为丰富的食物,因此日常可适当多吃。

必要的维生素、纤维素

在机体的生命中,维生素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各种维生素都是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除了各种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之中,一些动物的肝脏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建议日常可适当增加食用量。

必要的运动

不运动,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不仅会影响胃口,没有必要的运行,骨骼发育也会受影响,人体的抗压能力也会受影响,而必要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更为重要的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得高,就得督促孩子多运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长得更高。像蓝球、体操、跳高等运动都有助于让宝宝长得更高一些。

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而言,在睡眠中更有利于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可以说睡眠就是长高的“营养素”,如果孩子从小睡眠不足的话,那么其身高也会受影响的。因此做父母的就要从小养成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专家说吃饭吃七分饱更有利于长高

宝宝的各个器官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当中,特别是消化系统并未发育完全,而此时如果只是盲目的给孩子喂食,或者任由孩子的饮食习惯的话,都不利于宝宝吸收更多的营养成份,因此日常生活中在给宝宝喂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从健康的角度上说每餐以“七分饱”为宜,这样不仅能满足宝宝的日常生长需要,而且还不至于给消化器官带来过大的负担。

最后要让宝宝长得快长得高,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注意宝宝的心理环境的建设,研究发现人在自我感觉较良好,较开心快乐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分泌一种“快乐元素”这一种快乐元素,对于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身心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帮助。(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宝宝性教育 不再是神秘了

对于性这个敏感的词语,对于很多年轻的父母还是比较羞涩了,不知道要怎么宝宝进行有效的性教育才算是好的,也不知道要怎么实施才好。

对宝宝进行性教育,对大部分家长来说还是不太习惯,常常觉得很尴尬。可是,宝宝的性教育,不能神神秘秘的!

一、简洁直接不要神神秘秘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平静、坦诚,自然的态度至关重要。回答可以简单一点,关键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以免导致不正常的性神秘感和不正常的羞耻心。比如回答两三岁孩子关于生殖器是什么的问题,父母的态度应该像告诉孩子哪是耳朵,哪是眼睛那么自然。当孩子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他并不是想知道生殖器的性功能,只不过是想知道正确名称而已。越是躲躲闪闪,越加重孩子的性神秘感和好奇心。

二、轻松自如不要正经八百

家长也不应该在性教育的时候,像老师上课一样,老是想着一次把全部知识都抖给孩子。家长谈论性问题的表情语气越严肃、越正经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越不自然。

看电视、报纸、杂志时遇到有关情景其实都是合适的时机。

和孩子交流性问题的时候,平等、幽默的口吻甚至于调侃的方式都是合适的。和孩子做朋友,谈谈自己经历的青春年代的“故事”,孩子会很感兴趣,一下子就和你拉近了距离。你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孩子听,碰到合适的话题不妨父母一起交谈,让孩子感受到“性”不是件羞耻的事情。

三、更新观念不要固步自封

家长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前不妨平时多看看相关书籍,因为孩子的任何性问题的提出都是很偶然的,并非在特定时间出现,家长平时的积累可以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给年级高一点的孩子讲性问题,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权威性,要让他们感受到你所讲述的内容并非像课本那样生硬。一个简单的做法是家长不妨浏览一下孩子的课本,防止抵触,又不至于完全雷同让孩子觉得过于教化。

四、不必忌讳“敏感字眼”

心理学家建议,或许对孩子的身体所发出的第一个字眼,就已经是进行了一种教育。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是上天所赐予的珍宝,阴茎与阴道同身体中的其他器官并没有任何区别;无论是何种体型、肤色,基本上都是美好的。

这种健全的意识,将可以为日后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性认知奠定正确的基础。

通常孩子到了四五岁,不但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会想认知他人的身体。当他看到别人的身体和自己的不同时,就会想知道原因。至于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应该给予明确的解释,同时冠上正确的名称。如果在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性是个隐讳的问题,这时你可能就得求助于书报、杂志或图书馆了。

称生殖器官为“下面的”、“小公鸡”、“尿尿的”等名称有何不妥?首先,赋予身体某些部位特殊或滑稽的称呼,会让孩子认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不是生而平等的。耳朵、肚脐等部位可以侃侃而谈,对有些部位却总是吞吞吐吐,这种态度上的差别,会使孩子觉得你所以避而不提,一定有什么不对劲。

本文Hash:318ea56e109d222ce2cb337f6e6481581612c22f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