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

导读: 概述 小儿推拿手法 注意事项

概述

这个技巧爸爸妈妈是很值得来学习一下的,这绝对的是很实用的对于宝宝家来说,既简单又几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辅助方法,对于那些好在晚上哭哭滴滴的宝宝、经常的吐奶的宝宝了、发烧的宝宝、等等很多的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不挑食、健康的成长。

小儿推拿手法

首先那,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做小儿推拿时,一定是要选择应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不可以吃那些生冷的食物。

还有就是我们家长在给我们的宝宝做小儿推拿时,家长们一定是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自己手上的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是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在冬天的时候推拿时双手必须是要保持温暖的。

最后就是宝宝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宝宝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宝宝哭闹之时,一定是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宝宝皮肤娇嫩,宝宝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我们在推拿时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注意事项

其实那小儿推拿操作简单,只要按照要求,几次操作操作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宝宝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这样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节省费用。

小儿推拿好处一览推拿手法大公开

【妈妈网特稿】宝宝肌肤柔嫩筋骨不强,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下;与此同时,宝宝的生长发育旺盛,吸收快代谢快,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厌食、便秘、腹泻、肚子痛等症状宝宝一年都能整上好几回。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不想依靠药物治疗手段,妈妈不妨试试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有什么特点?小儿推拿有什么好处?小儿推拿如何操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

小儿推拿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可达到部分药物治疗的功效,避免宝宝过分吃药带来的药品毒副作用,还能增强宝宝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目前,该疗法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儿推拿的特点有:

1、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小儿推拿通过对穴位的按摩,达到刺激血液循环达到生理治疗的作用。

2、每个人身上都有适应于推拿特点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都是线状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皆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

3、诊断中发展了腹诊法,治疗上很重视归经施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则。

4、在推拿手法方面,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适用于皮肤娇嫩筋骨柔软的低龄宝宝。

5、在临床操作中,小儿推拿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这样既可保护娇嫩皮肤不致擦破,又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法好处

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一般为6个月-9岁的宝宝,尤其适用于半岁-5岁的婴幼儿。9岁以上的宝宝也可使用此法,但机体按摩的感知力会下降,所以疗程相对要长些。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进行治疗,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适用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无痛苦,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药物疗效,避免宝宝吃药带来的副作用。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保健。临床实践证明,推拿可刺激宝宝脑部神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健脑益智。

对小儿进行推拿时,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扎实。这种疗法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不仅需要辨证造穴,而且手法上有补有泻,讲究颇多。另外,推拿以后,家长还需在宝宝饮食、起居等方面多加注意,配合推拿效果更显着。

小儿推拿手法及穴位

1、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2、脾经

位置 拇指螺纹面、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3、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小儿推拿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主治:遗尿、尿赤。

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5、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6、内八卦

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

主治:咳喘、呕吐、腹泻。

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50次,掐3~5次。

7、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8、六府

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300次。

小儿推拿

9、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

操作:直推300次。

10、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11、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12、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手把手教你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1.推法

  即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

  推法可分为三种:①补法:向心推(天河水穴除外),如补肾水穴,由小指尖推向小指根。②泻法:离心推,如泻肺金穴,由无名指根推向无名指尖。③平补平泻法:又称清法,即来回推,如清新板门穴。

  2.揉法

  即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按住某一穴位,不离开穴位本身,带动穴位处的皮肤、脂肪、肌肉等揉动,做左右、上下或顺﹑逆时针方向旋转。

  3.运法

  即用推拿者的左手端平被推拿者的左手(通常以推拿左手为例来讲述),用推拿者的右手拇指指腹,从某一穴位开始,做弧形或环形运动至另一穴位,反复循环操作,最后在终止穴位处停下。

  4.分法

  即两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两侧平行分推,比如分推阴阳穴;或用一侧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单侧平行分推,比如分推阳穴或分推阴穴;或用双手掌面平行向两边分推,比如分推前胸﹑后背,反复操作。

  13.上三关穴

  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作用:补阳气,活血化瘀,散寒气,发汗,退热(寒邪引起)。

  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手法:向心推2~10分钟。

  推上三关穴

  14.大肠穴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作用:止泻,清大肠热。

  手法:来回推(清法)

  3~15分钟,用于有些肠热,但肠热不是很明显者;

  离心推(泻法)3~15分钟,用于肠热很明显者。

  推大肠穴

  15.小肠穴

  位置:小指尺侧缘,自小指尖到小指根呈一直线。

  作用:止腹泻,利尿,去心火。

  手法:离心推,即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小指根推向小指尖5~15分钟。

  推小肠穴

  16.下六腑穴

  位置:前臂尺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作用: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消炎,消肿,化热痰等。此穴性寒,虚寒证者忌用。

  手法:离心推3~10分钟。

  推下六腑穴

  17.一窝风穴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作用:发汗退热,祛外邪。

  手法:左右揉3~10分钟。

  揉一窝风穴

  18.新阳池穴

  位置:在前臂背面,一窝风穴上1寸多,桡骨和尺骨相交的凹陷中。简易

  取穴法:用中指的中间指节从手腕关节正中向小臂背面量起,新阳池穴距离一窝风穴正好是中指的中间指节的长度。

  作用:利水肿,清脑,止头晕、头痛,降颅内压,降血压,通便。

  手法:顺时针揉2~10分钟。

  揉新阳池穴

  19.外劳宫穴

  位置:手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手背第3掌骨的1/2处。

  作用: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收敛阴水。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手法:顺时针揉3~10分钟。

  揉外劳宫穴

  20.二人上马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间的凹陷中。

  作用:利尿,利湿,补肾阴,能把“火”往下引。与热性的穴位搭配,可以补阳利尿;与凉性的穴位搭配,可以清热利尿。

  手法:顺时针揉或上揉新阳池穴下揉3~15分钟。

  揉二人上马穴

本文Hash:33b7c571d104fa291f295c5c4fc4e52a9dd97b9b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