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BB补钙3技巧

  很多家长都地担心孩子的身高,而正确地补钙是孩子长高的到关键点。如果妈咪们能掌握好给孩子补钙的相关技巧,孩子的身高也就会得到很好的长高机会,当然也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身高问题,并非补钙就能搞定一切。

  1.妈咪要先选择绿色产品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补钙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如何在这些补钙产品当中找到最合适孩子的,妈咪们还真需要好好做一翻功课才行,稍不小心可能就中了套。碳酸钙容易吸收,孩子容易获得,还不会的血糖代谢。而市场上的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虽然都是钙,但有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宜,家长们最好在使用之前咨询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影响。

  2.天然补钙对孩子最好

  其实最好的补钙方式不是摄入药用钙,而是天然摄入相关的能在人体内制造钙的食物。因此,妈咪们如果不是在医生的建议之下,孩子并不一定需要进行药用或是保健钙的补充,只要注意饮食当中营养成分的摄入。孩子可以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就是很好的钙来源,孩子适当喝一些鲜奶,营养又健康。

  3.妈咪要掌握补钙的一些常识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补钙,只有需要补钙的孩子才要补钙。亦不要相信五花八门的广告,便去买一些补钙产品给孩子来吃,吃多了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每天补钙有最佳服用量,切勿过量服用,否则会导致孩子摄入过多的钙而不能消化吸收,导致健康受损。补钙也要掌握黄金补钙期,如果孩子的骨骼完成了发育,再补效果就差了很多。

  4.补钙同时注意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

  如果孩子出现了长得慢,体重偏瘦,较同龄人矮等症状的话,不是单纯地补钙就能解决问题,孩子还有可能缺乏其他的微量元素。家长们不要盲目补钙,最好是先检查一下孩子是否身体健康,有没有缺乏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镁之类,再进行补充。补钙并不是万能的,什么情况之下都有效果,家长们更加不可相信一些广告,随意给孩子服用保健品,以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损。

补钙误区不可不知

有些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高人一等,就拼命的给孩子补钙。还有的妈妈认为吃钙片就是最好的补钙方式,忘了饮食才是摄取钙质的最佳手段。有的甚至还听信一些产品中夸大其词的广告,对补钙产品产生了误解。这些补钙误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了解的常识,特别是对于正在给孩子补钙的父母更是要仔细看看。

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等。也就是说,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误区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误区3: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4: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安全性比较高,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误区5:老年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对于老年人来说,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需要从改善膳食结构和服用补钙剂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

误区6:强调儿童也必须通过服用钙保健品补钙。

实际上,儿童补钙最好是通过食补和保健品一起补充,保健品补充人体日需求量一半,剩下的通过食物补充,这样比较安全不用担心补钙过量。

误区7:补钙首选含维生素D的产品。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慎服大量添加维生素D的补钙剂,服用过量会产生积蕴中毒现象。

针对以上误区,中消协郑重警示广大消费者,应加强对广告宣传的理性思考,平和地看待补钙广告,勿听信某些钙保健品的夸大宣传。提倡合理地改进膳食结构,尽量从天然食品中获取钙,通过食补增加钙摄入量。

糖尿病:不可不知的饮食技巧

糖尿病:不可不知的饮食技巧

 首页>疾病>糖尿病>预防保健>饮食控制>正文糖尿病:不可不知的饮食技巧www.39.net2008-2-2039健康网社区糖尿病饮食既是一种治疗饮食,又是一种计量饮食。很多情况下,饮食技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甚至是关键因素。下面将为您介绍糖尿病治疗饮食中营养素及各类食物用量计算的技巧和食物选择方面的技巧。营养素的计算技巧 营养与食物计算因其专业性较强,多数病友常对此犯难。其实,只要变通方法,复杂而专业的计算就会变得简便、容易得多。 在营养计算中,首先要计算出一天所需要的总热量,这是饮食控制的一个关键数据。饮食治疗中的“总量控制,灵活选择”就是指在控制热量的前提下,患者可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食物供应及经济情况自由选择各种食物。计算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热量计算公式: 总热量(千卡)=【(身高-年龄)×6+500÷体重指数的平方】×活动系数×地区气候系数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5); 活动系数:卧床=1。1,极轻体力=1。2,轻体力=1。3,中体力=1。4; 地区气候系数:华南地区为1。0,华中地区为1。06,华北地区为1。12。 举例:长沙地区(属华南地区)的某男性糖尿病患者,40岁,教师(轻体力活动),身高165厘米,体重62千克,计算该患者每日总热量: 总热量(千卡)=【(165-40)×6+500÷1。068】×1。3×1。0=1584≈1600千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患者体重偏离标准体重过多(如肥胖),或过少(如消瘦)时,热量的减少或增加应在原有饮食基础上逐步调整(如每周减增100千卡),切勿一次到位。 营养素的计算还应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因非营养专业人员难以掌握其要领,我们建议避开计算过程而通过计算出热量后直接查表了解。 各类食物用量的计算技巧 只要计算出全天应摄入的总热量,就可以通过热量查表得知各类食物的大致用量,免去了繁杂的计算过程。 不同热量时各类食物的摄取参考用量 通过查表获得全天各类食物用量后,就可以运用食品交换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等灵活地安排您的食谱。 食物选择的技巧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用来指导糖尿病、肥胖病等患者选择食物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因此,有利于稳定血糖和改善病情。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具体食物的选择。 选择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常以糙米取代精白米;用全麦面粉及其制品代替精白面粉及其制品;用荞麦(苦荞)面代替小麦面;用干饭代替稀饭。 食用水果时,不要将水果榨汁喝。有些食物,生食时的升血糖作用较弱,如青香蕉、生红薯的升血糖作用就较黄(熟)香蕉、熟红薯低得多。 喜好甜味的朋友,可以用甜味剂如甜蜜素、甜菊甙、阿斯巴甜等代替红糖、白糖、蜂蜜、饴糖等;当然也可用低热量的木糖醇来代替。 有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虽高,但由于其营养密度不大,少量选食对血糖的总体影响也不大,这类食物有西瓜、南瓜、胡萝卜等。 另外,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搭配混合食用,如精米与杂豆烹饪的杂豆饭等,也是糖尿病饮食中运用较多的食物选择(搭配)技巧。 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分类表: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 谷类:大麦、黑麦、荞麦、玉米碴等; 干豆类及 制品:绿豆、蚕豆及其他杂豆; 乳类及制品:所有乳类; 薯类:尤其是生薯或冷处理过的薯制品; 水果类:如含酸丰富的水果: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子等; 即食食品:高纤维面包、饼干、方便面等; 混合膳食:设计较全面的糖尿病、减体重膳食等。 中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70): 谷类:粗麦粉、大麦粉、甜玉米、玉米面、荞麦面条、荞麦粉、二面窝头等; 薯类:烤马铃薯、甘薯、山药等; 蔬菜类:根类蔬菜、果类蔬菜等; 水果类:热带水果及水果制品; 即食食品:全麦粉面包、炸马铃薯片等; 混合膳食:普通膳食。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70): 谷类:各种精致谷类食物及制品; 薯类:糊化好的薯类如马铃薯泥、煮甘薯等; 蔬菜类:根、果蔬菜类如南瓜、胡萝卜等; 水果类:如西瓜; 即食食品:精白粉面包、饼干及蜂蜜、麦芽糖等。 小编提醒: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饮食方案需由专业人士为您量身定做的,才是最适合您的!以上的饮食推荐仅供参考。想要了解更多糖尿病饮食方面的信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血糖降下去,生活才能甜起来!

本文Hash:36fb5cefdc6f416ca0b2bfc7c14cec889a44fc8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