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性早熟从饮食抓起

本该长个子的孩子却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奶粉的不安全让所有家长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儿性早熟”这个话题上。引起性早熟的因素有哪些?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早熟的隐患?如何预防小儿性早熟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一侧睾丸过大,就被认为是性早熟。

女孩性发育的早期症状有:身高加速增长和骨盆发育;乳房下有硬节,肿痛;出现乳晕,乳房增大、隆起,着色;下体、腋窝着色和出现色素较浅的长毛;下体分泌物增多、内裤上有少许分泌物、下体疼痒等;皮下脂肪增多。

男孩性发育的早期症状有: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睾丸、阴囊增大,着色;腋窝、上唇、阴部出现长而细、色浅的长毛;变声和出现喉结;身高增长加速;乳晕着色,增大;乳头出现硬节和胀痛。

导致性早熟的常见原因:

1、化妆品:市场上的女性丰乳、美白等化妆品不少含有雌性激素,如果妈妈涂抹了这些含有雌性激素的化妆品再和孩子亲密接触,激素就容易通过孩子的皮肤吸收到体内。

2、药物激素:一些治疗雌性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可能导致意外经皮吸收。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避免和孩子有肌肤接触。

3、环境激素: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噁英要避免孩子接触。各类农药DDT、各类洗涤剂、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用聚苯乙烯做的方便餐盒、儿童用橡皮奶嘴等。

4.日常饮食:忽视饮食、乱食某些“时髦食品”从而导致体内性激素过高。

饮食预防小儿性早熟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参等。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禽肉、特别是禽颈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由此,吃鸭颈、鹅颈,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生长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10岁以下的儿童食用。

●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声称能使孩子“更高更壮”的儿童口服液针对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像时下许多孩子在小时候都会补钙补锌,时常可以看见爷爷奶奶手里拿着一支液体钙、液体锌追着孩子跑的情景。诸如此类的情景还有许多许多。

如果孩子不是体内的确缺少这些微量元素,还是不要滥补的好。中医讲究的是“平衡中庸”。而孩子的饮食也一样,孩子体内根本就不缺乏这种微量元素,这样一补,就打破了体内的平衡,势必造成某些元素不能正常代谢。

维生素C、E,或许会是许多孩子甚至是成人生活里日常会补充的营养品,这种额外添加的维生素C、E不像我们平时吃的果蔬鱼内里 的铁、钙、锌,能被人体自然吸收转化。一旦在人体内造成沉积,就会产生不好的作用。如果不是必需,千万不要随意补充维生素C、E。

诱发小儿的性早熟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不可否认的是饮食环节是最普遍的,特别是在现在的食物也“高科技化”的年代,家长千万不可忽视!

防治儿童“性早熟”,从饮食抓起

大量食用豆制品可致性早熟

7岁的雯雯几天前玩得满头大汗回到家,外婆看到外孙女胸部“胖”了起来,居然有了发育的迹象。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外婆忙将心中的疑虑告诉了雯雯的父母。第二天,雯雯的父母带她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证明孩子确实是性早熟。

在了解孩子生活饮食习惯时,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医生的注意:雯雯虽然没吃什么营养保健品,但对豆制品情有独钟,豆腐、豆腐干以及素烧鹅等,每天都会吃不少。排除了其他因素,医生最终分析认为,雯雯性早熟很可能与长期大量吃豆制品有关。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解释说,大量食用豆制品会引起孩子性早熟,主要是豆制品内含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十分相似,可以作为雌激素替代物促进成骨细胞生长。

根据大豆制品的特殊作用,医生起初将其用于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成骨细胞的刺激减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研究发现,给更年期未绝经妇女服用大豆异黄酮后,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雌激素替代物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更年期未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因此,医生会鼓励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多吃些豆制品。然而豆制品内的植物雌激素如同一柄双刃剑,对成年人有一定好处但对于孩子却是一剂“催化剂”,大量服用豆制品,植物雌激素会扰乱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直接的后果是性早熟。

专家提醒,学龄前的儿童最好不要长期大量吃豆制品,具体吃多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预防孩子“性早熟”从饮食抓起六类食物应少吃

先天不足后天补”,现在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家的小宝宝落人之后,所以吃得越来越精细,补得越来越高级,但儿科内分泌专家认为,孩子不宜进补,因为很多儿童性早熟都是吃出来的。

专家指出以下常见的“高激素”食物,家长应尽量少给孩子吃:

家禽脖子

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反季节的水果

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等,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

油炸类食品

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口服营养液

一些口服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长了。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

补药

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买给孩子服用。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婴幼儿可能没问题,但是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不当煲汤方式

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其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析出通过进餐摄入人体,因此,给孩子喝的汤要少放动物内脏。

本文Hash:4bcfd5dcc6e8aa59c46ae8670cf8df3ce5a6f0e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