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水果真的会造成儿童早熟吗

市面上多数是催熟水果?

【回应】不是,需要长途运输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欧美也普遍使用

“听说市场上销售的水果多数是催熟水果,是这样吗?”一名网友在微博中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告诉记者:“并非所有水果都需要催熟,主要是一些需要长途运输、容易变质的水果,比如香蕉、芒果、猕猴桃等需要,如果等完全成熟再运输,到目的地时可能已腐烂。因此在变黄成熟前采摘下来才能‘承受’长途运输。”

摘下的水果并未完全成熟,要让它们成熟,就需要催熟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王凤忠介绍,水果自然成熟的作用物质是一种气体———乙烯,它是植物自身的一种激素,能作为信号来刺激水果迅速成熟,而人工催熟的过程,就是模拟这种机理,人为施用乙烯气体或乙烯释放剂(乙烯利),来诱发水果启动成熟过程。

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晓元说,除了需长途运输的水果,一些反季节水果可能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常用的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萘乙酸、氯吡脲等,水果自身也会产生这些物质。

水果催熟技术应用广泛吗?几位专家均表示,只要涉及远距离运输,必须使用催熟剂,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也普遍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栽培与植保研究室副主任陈锦永介绍,早在乙烯利合成之前,果农就将已成熟的香蕉或苹果与生香蕉、生苹果放在一起,然后密封起来使生香蕉、生苹果加快成熟,其原理即是通过已成熟果实释放出乙烯来诱导香蕉和苹果成熟。此外,民间还使用棒香催熟香蕉和苹果,也是利用棒香燃烧产生乙烯气体的原理。

水果到底是什么时候加入催熟剂的?冯晓元认为,只要以催熟为目的使用催熟剂,就一定是果实成熟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时说,催熟剂一般用在果蔬的外面,在非可食部分。“比如,香蕉就是点在把上。把香蕉从香蕉树上取下来,再拿乙烯利药水处理,点一点就行”。

摘要:时值夏季,正是水果丰富、琳琅满目的季节。一些网友对催熟水果产生了疑虑,吃催熟水果会影响健康吗?催熟水果营养是否有变化?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催熟水果影响人体健康吗?

【回应】不会造成儿童早熟,在允许范围内添加也不影响健康;实验证明,过量添加催熟剂会导致水果成熟过快、容易腐败

有人担心食用催熟水果会使儿童性早熟。史军说,这种担心没必要。儿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调节,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更不可能引起性早熟。

史军进一步解释,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小分子信号物质,只起传递生长发育信息的作用,不参与细胞的实际“建设”。当这些信号与植物细胞膜上的接收装置(如接收乙烯信号的ETR1蛋白)结合时,细胞就会发生相应的代谢生长和生理活动。人体的细胞膜上没有接受这些信号分子的装置,自然也不会“应答”。

那食用催熟水果到底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呢?冯晓元表示,凡是在我国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国家对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和时间有严格标准。不同水果是 一样的,国家标准GB2763规定,乙烯利在猕猴桃、香蕉、菠萝、荔枝的残留量均为不超过2毫克/千克,氯吡脲在猕猴桃、葡萄中的残留量不超过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国标使用、在批准范围内使用,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

史军告诉记者,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一项联合研究选取20名测试者,让他们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5毫克的剂量服用乙烯利,并持续16天,发现测试者的红细胞胆碱酯酶含量没有变化,血浆胆碱酯酶有所下降。不过在其后的两个星期内,这一指标又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那么,催熟剂在水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是否安全呢?史军介绍,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报告显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剂量为0.05毫克/千克体重。“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摄入2.5毫克乙烯利,仍然是安全的。那相当于要把两斤多香蕉连皮吃个干净,但几乎没人会这样做。”史军打比方说。

此外,口服乙烯利的半致死量约在2000毫克/千克体重,在正常吃水果的情况下,完全不会发生。“更何况,如果喷洒了这样剂量的乙烯利,那果实就迅速腐烂成酱了。”史军补充说,“实际上,使用乙烯利的话,一般不会有过量残留。”

果农和商贩会不会过量添加催熟剂呢?王凤忠说,催熟剂的使用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少量用有好处,用多了有坏处。比如,用一定浓度的催熟剂可以催熟水果,但是用多了,水果会成熟过快,容易腐败,反而不利于运输和贮存。华南农业大学任顺祥教授的一篇论文也提到,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以500~1000毫克/升为宜。浓度过高,果肉易老化,转黄后很快出现褐斑和腐烂。

摘要:时值夏季,正是水果丰富、琳琅满目的季节。一些网友对催熟水果产生了疑虑,吃催熟水果会影响健康吗?催熟水果营养是否有变化?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催熟的水果营养有变化吗?

【回应】对不同营养物质影响不同。有的影响口感,有的营养下降,有的营养却增加

催熟水果的营养成分是否有变化?王凤忠表示,催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水果的营养成分组成,甚至有研究表明,在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使用乙烯可使绿豆芽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5.1%、66.07%和163.9%;使用乙烯催熟的桃子总糖含量有升高,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营养价值均有增加的趋势。

“催熟对不同营养物质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史军说,相较于自然成熟的番茄,采摘后催熟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番茄红素有所下降,但对糖类影响微乎其微。

冯晓元说,使用催熟剂后,果肉组织体内能量转换可能会不充分,在味道和口感上不如自然成熟的水果。

如何判断果蔬是否自然成熟?史军告诉记者,人工催熟与自然成熟在原理上没有区别,从这个角度讲,两种水果从外形上较难区分。相对而言,两者的香气差异可能最明显。让果实散发出香气的物质是在成熟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短时间催熟达不到这种效果。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红柿闻着很香,而催熟的就几乎没有香味。

吃催熟水果,是否有注意事项?王凤忠说,目前使用的果蔬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可溶解在水里,如果担心有残留,不妨多用清水将水果冲洗几分钟。

催熟水果会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据了解,摘下的水果并未完全成熟,要让它们成熟,就需要催熟剂。水果自然成熟的作用物质是一种气体——乙烯,它是植物自身的一种激素,能作为信号来刺激水果迅速成熟,而人工催熟的过程,就是模拟这种机理,人为施用乙烯气体或乙烯释放剂(乙烯利),来诱发水果启动成熟过程。

  除了需要长途运输的水果,一些反季节水果可能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萘乙酸、氯吡脲等,比较常用,水果自身也会产生这些物质。

  

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

  有人担心食用催熟水果会使儿童性早熟。专家表表示,这种担心没必要。儿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调节,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更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催熟水果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凡是在我国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国家对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和时间有严格标准。不同水果是不一样的,国家标准GB2763规定,乙烯利在猕猴桃、香蕉、菠萝、荔枝的残留量均为不超过2毫克/千克,氯吡脲在猕猴桃、葡萄中的残留量不超过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国标使用、在批准范围内使用,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

  

不可过量食用催熟水果

  用催熟剂、激素及其他化学剂催熟的水果,首先是其质量受到影响,口感、色泽会更差一些,甜度也更低一些;其次,其营养价值也会有所降低,因为在催熟过程中,糖类生成减少,维生素合成下降等。催熟剂乙烯利相对是安全的,因为水果在自然成熟时也是产生乙烯来作用的。使用植物激素也不同于动物激素,可观察到的毒性较小,但不能过量使用。

  

怎样识别催熟水果

  

“芒果识别技巧”

  1.看果皮,自然成熟的芒果,外观颜色不会很均匀。而催熟的芒果大多数是在小头顶尖处呈现翠绿色,其他部位果皮均发黄。

  2.闻果香,自然成熟的芒果比催熟芒果的香味会更加浓郁。个别催熟芒果还有异味。

  3.用手摸,自然成熟的芒果有硬度、有弹性,催熟的芒果比较软。

  

“西瓜识别技巧”

  拍:打过针的西瓜拍打时声音“哑”、不脆亮。

  看:自然熟的西瓜籽是黑色的,很饱满。打过针的西瓜籽一般小且白。

  尝:打针西瓜甜味不均匀,往往靠近瓜蒂部位甜度较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差得多。

  化妆手法:给半生不熟的西瓜从瓜蒂处注入色素、糖精水,瓜瓤就会被染红,吃起来很甜。

  

“香蕉识别技巧”

  看: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

  闻: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尝: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催熟的香蕉芯则是硬的。

  化妆手法:七分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一两天香蕉全变成了色黄鲜嫩的上品。或在装香蕉的箱子里注入甲醛气体,几天工夫香蕉变黄。

  

“橙子识别技巧”

  看:进口橙子表皮的皮孔比较多,摸起来较为粗糙,而假进口橙子表面的皮孔比较少,摸起来相对光滑些。

  擦:假冒的进口橙子用纸擦,纸的颜色会变红,是因为假冒进口橙子在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了色素。

  化妆手法:把长有霉斑的橙子洗净、晾干,然后用石蜡上色。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变得又红又亮。

  

“荔枝识别技巧”

  摸:挑选“化妆”荔枝的时候,手会觉得潮热,甚至有烧手的感觉。

  闻:自然成熟的荔枝闻起来有淡淡的香味,“化妆”荔枝闻起来气味有点酸。

  看:鲜荔枝一般需低温冷藏保存,如果荔枝被商贩随便放在盒子里,大多有问题。

  化妆手法:荔枝保存时间短,商贩往往会买半熟甚至生荔枝,用稀释过的盐酸浸泡

  总结:通过以上这篇文章的介绍,家长们都知道如何选择健康的水果了吧!不要在给孩子吃那些人工“培养”的漂亮水果了。

  久久健康网( www.9939.com)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吃鸡翅膀会致儿童性早熟是真的吗?

民间一直流传,说经常吃鸡,特别是鸡翅膀,会使得儿童提早发育,实际上真是如此吗?研究发现,过量的雌激素会致癌。许多民众都喜欢吃白切鸡,挑嘴的便会嫌生鸡(公鸡)的肉比较粗糙,喜欢吃母鸡。这样就很难避免会吸收到母鸡体内自然分泌的雌激素。

民间一直流传,说经常吃鸡,特别是鸡翅膀,会使得儿童提早发育,实际上真是如此吗?研究发现,过量的雌激素会致癌。许多民众都喜欢吃白切鸡,挑嘴的便会嫌生鸡(公鸡)的肉比较粗糙,喜欢吃母鸡。这样就很难避免会吸收到母鸡体内自然分泌的雌激素。

母鸡自身带有雌性荷尔蒙

研究发现,过量的雌激素会致癌。许多民众都喜欢吃白切鸡,挑嘴的便会嫌生鸡(公鸡)的肉比较粗糙,喜欢吃母鸡。这样就很难避免会吸收到母鸡体内自然分泌的雌激素。

农场负责人提醒大家买母鸡来吃,也会带雌性荷尔蒙的。但这是天然的,是它自己分泌出来的雌性荷尔蒙。当然了,你只是吃少量的,偶尔吃一、两件,对你的身体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因为你吃了之后,身体会自己排泄出来。但如果你经常吃,而且大量的吃,那你身体就会慢慢积聚这些雌性荷尔蒙。

各地鸡翅膀含雌性激素极低

鸡肉、鸡翅膀,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有这么多雌激素呢?我们买了不同产地的鸡翅膀和鸡肉样本,送去化验。结果如何?

民间一直流传,说经常吃鸡,特别是鸡翅膀,会使得儿童提早发育。我们将不同产地来源,包括扩香港、内地、巴西和美国的鸡翅膀和鸡肉,送到大学做化验。结果发现,四个不同产地来源的鸡翅膀,含有雌激素和具有雌激素功能的污染物,总含量都差不多。以吃一只本地鸡翅膀为例,大约含有105纳克的雌激素。所谓纳克,即是十亿分之一克。因而,可以说含量是极低的。

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黄港住针对试验结果,表示其实这样鸡翅膀的雌激素含量不算高,而且有很多因素我们需要考虑。首先,我们做实验的时候,这些鸡翅膀还未经过烹饪,可能不同的烹调方法,会使得这些雌激素消失或者被破坏。还需要考虑的是,当我们食用这些鸡翅膀的时候,我们会吸收多少,还是未知之数。

鸡皮较鸡肉含有更多雌激素

而如果把鸡肉和鸡皮分开化验,我们就会发现,鸡皮含有更多雌激素。以香港本地鸡为例,鸡皮含有的雌激素是鸡肉的四倍。

对此,黄教授解释为,雌激素是油性的,容易溶在脂肪内。有很多污染物都会具有雌激素的功能。这一类的污染也会停留或者积聚在脂肪内。所以脂肪里面含有激素或者污染物的含量,通常都会较高。

性发育启动年龄显著提前者(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2个标准差以上),即为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本文Hash:fa2dd4258aaf8311acf2d658ef7ceea4aa76d8ff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