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乳喂养可能腹泻

母乳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全世界都在推行的健康喂养方式。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少数母亲的乳汁中因某些成分的变化,可导致新生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令妈妈们很恐慌。常见的有:母乳性青紫

如果妈妈吃了腐败变质、腌制不久或放置过久的蔬菜,因为这样的食品里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乳汁后,通过哺乳又进入宝宝的体内,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抑制了正常血红蛋白携氧、释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宝宝可能出现口唇、肢端皮肤青紫,也就是母乳性青紫,并伴有恶心呕吐等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母乳性青紫,应立即送宝宝进医院治疗。

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多食用新鲜蔬菜,尽量不吃腌菜。

宝宝常在喂奶后排便,每天4~6次,甚至多达10多次;

宝宝不呕吐,食欲正常,精神愉快,睡眠安稳,体重增加,大小便化验都正常。

这种腹泻可能与宝宝消化系统不成熟,消化功能暂时低下有关。有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可能引起腹泻。

这种生理性腹泻在6个月以内特别是新生儿中较多见。

宝宝的表现是:

大便稀薄,伴有奶块和少量透明黏液;

若停喂母乳,黄疸在6~9天消失。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与3α~20β孕二醇有关的激素,这种激素能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酰转移酶,而这种酶与胆红素的处理有关。此种激素在新生儿出生3~10星期后逐渐自行消失。

母乳性黄疸的预后较好,至今未见诱发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不必停喂母乳。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一旦高达22.7微摩尔/升,应停喂母乳2天以上,当血清胆红素下降至原有水平的50%以下时,可再开始喂母乳,胆红素即使”反跳”也不会超过原来的浓度。在医生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后,妈妈应消除顾虑,继续给宝宝喂哺母乳。

生理性腹泻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化功能的成熟、完善和添加辅助食品后逐渐消失,所以妈妈不必停止喂奶,也无需紧张。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发生率约为0.5%。

宝宝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末和第二星期初出现明显的巩膜、皮肤黄染,不发热,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

新生儿腹泻:母乳喂养可缓解

立秋是新生儿腹泻进入高发季节。腹泻的致死率高居各种疾病第4位,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修改稿即将出台。省妇保院新生儿科专家指出,在我国至少有70%的腹泻病不需用抗生素。腹泻病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抗生素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没有必要使用。

防腹泻首先要给4~6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喂母乳可减少因对奶制品不耐受而引起的腹泻或过敏,4~6个月以上的婴儿则应开始合理添加辅助食物以适应其生长的需要,同时应继续喂母乳至2岁,有利于保护小儿免受感染,尤其是减少严重腹泻。新生儿腹泻:母乳喂养可缓解

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是腹泻病治疗的重点。腹泻患儿脱水绝大多数(约占90%)是轻、中度脱水,完全可以通过口服补液加以纠正,既经济方便,效果也好。只有重度脱水才需要静脉补液,在补液的同时重视补锌也很重要。在腹泻病治疗过程中,患儿要充足饮水,多喝米汤,吃肉末咸粥或鸡蛋花面汤并注意休息,对粪便应做消毒后处理,还要随时观察腹泻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有新生儿腹泻及时就诊复查。

新生儿腹泻:母乳喂养时间要缩短

新生儿胃肠功能差,喂养不当会发生新生儿腹泻。儿科专家提示,新生儿腹泻,喂养时要注意调整喂奶时间。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发生腹泻,不要轻易断母乳,最好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而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可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新生儿腹泻:母乳喂养时间要缩短如果新生儿是用牛奶喂养的,腹泻时就不宜喂全脂奶,应该喂脱脂奶。脱脂奶可自己做,牛奶烧开再冷却,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3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新生儿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本文Hash:2c8832d66a267579e8d06c4e9d27591de8aef23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