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乳期小儿当心“牛奶贫血症”

小莉生孩子时遇上难产,行剖腹产后奶水本来就有些不足,再加上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和体形,她基本上没怎么给孩子喂母乳,一直给宝宝喂牛奶。孩子半岁体检时,医生说不仅体重不达标,身高和发育都不太好,还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小莉不解地问接诊的刘医生:“孩子吃的都是进口高级婴幼儿配方奶粉,各种营养成分应都很齐全,怎么还会患缺铁性贫血呢?”刘医生说:“正是由于每天只给孩子喂牛奶,没有及时地添加人们常说的‘辅食’,所以孩子就患上了‘牛奶贫血症’”。

小莉接着问:“那什么是小儿牛奶贫血症呢?”刘医生说:“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从孩子的换乳期谈起。”

孩子的换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第4个月到五岁左右这段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主要食物开始由液体(母乳、牛奶等)过渡到固体(饭菜),中间约有半年左右,小宝宝要开始逐步添加糊状食物如菜泥、肉泥等。许多年轻的妈妈们都喜欢称这些食物为“辅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称谓,所谓“辅”当然不是指孩子的主要食物,所以有些家长认为既然是辅食就可有可无,因而很多家长并不太重视这类食物的均衡搭配和喂养,不能全面地吸收营养,以至于孩子生长发育不良。所以,换乳期所必须添加的这些食物不应该称为辅食,因为它对孩子健康成长是必需的。

据一项权威的调查表明:月龄在6个月以前的中国婴儿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样月龄的婴幼儿相比,体质各方面都差不多。可当大于6个月后,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在体质、身高等方面就开始拉开距离,大多中国孩子体质差、弱不禁风,而外国孩子却很强壮、健康,一岁半左右这种差距拉得最大。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孩子在换乳期没有均衡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不是缺这,就是缺那。

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造血生成血细胞的必需元素。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了一定的铁,但到4~6月后,从母体获得的铁基本用完了,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可是,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仅含有0.5~2.0毫克铁,而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6毫克铁。牛奶不仅含铁量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牛奶中含铁量只有人奶的33%,而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牛奶中的钙、磷、钾含量很高,这些矿物质都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妨碍缺铁性贫血的纠正,甚至还会加重缺铁性贫血。

给婴幼儿饮用的牛奶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煮沸消毒,牛奶中的叶酸、维生素B2等经高温煮沸后损失量可达50%以上。维生素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由于婴幼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所以单纯用牛奶喂养孩子,必然会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致使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还会使孩子发生细胞性贫血。

一般来说,孩子从四个月开始,除了母乳和牛奶外,还要逐步给他们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泥,为补充铁的不足需要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鸡蛋黄就是比较理想的食品,它不仅含铁多,而且容易消化,可将煮熟的鸡蛋黄取适量碾碎,直接加入到煮沸的牛奶中,反复搅拌均匀然后再喂宝宝。

特别是没有母乳喂养或断奶的孩子,不能单纯靠牛奶来喂养,而应适当地添加鸡蛋黄、蔬菜泥、水果泥,稍大一些的孩子17个月以后,可添加一些质地柔软,易于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品,如米粥、面条、豆腐、 泥、肉泥、猪肝肠、动物血和植物油等,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才能预防和纠正小儿牛奶贫血症。

换乳期宝宝小心“牛奶贫血症”

  

单单吃牛奶容易贫血

  “牛奶营养丰富,是很适合婴幼儿的食品。牛奶吃得过多怎么会患缺铁性贫血呢?”很多父母都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里有多方面原因。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了一定的铁,这是人体生成血细胞的必需元素,但到4-6月后,宝宝从母体获得的铁基本用完,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铁在一些蔬菜及动物内脏中的含量较高,如果不注意补充这些食物而单单吃牛奶,就会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牛奶中含铁很少,吸收也比较差:

  ●一般来说,1000毫升市售牛奶中仅含有0.5-2.0毫克铁,而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6毫克铁。牛奶不仅含铁量少,且铁的吸收率很低。牛奶中含铁量只有母乳的33%。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

  ●维生素C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但它在牛奶中含量很少。

  ●牛奶及一些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钙、磷、钾含量较高,而这些矿物质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铁的吸收。

  ●铜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而某些氧化酶能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率。牛奶中的铜含量极低,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

  

牛奶过敏会间接造成贫血

  牛奶中至少含有5种抗原蛋白成分,当这些蛋白质进入未发育成熟的婴儿胃肠时,由于胃肠中缺乏分解它们的酶,这些外来的异性蛋白就会作为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进入人体的异性蛋白越多,所产生的抗体也越多。如果发生在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儿身上,就会产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引起过敏反应。

  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每日喂给1000毫升以上大量鲜牛奶的宝宝,会因过敏反应而在肠道内引起慢性出血。婴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血容量不断扩充,即使少量失血也会产生贫血(这种孩子,进行大便隐血试验,就可以明确诊断)。

  

换乳期宝宝,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

  换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第4个月到1岁左右这段时期。其间孩子的主要食物开始由液体食物(母乳、牛奶等)过渡到糊状食物(菜泥、肉泥等),再过渡到固体食物(饭菜)。

  换乳期的孩子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因为这一时期,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给孩子吃牛奶以渐渐代替母乳,或是让孩子一直喝液体食物直到1岁之后直接过渡到固体食物。就因为这些爸爸妈妈忽略了宝宝进食糊状食物的过程,不够重视换乳期菜、肉、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搭配和喂养,使得孩子不能全面吸收营养,造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而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也就是患“牛奶贫血症”。

  

合理饮食,避免“牛奶贫血症”

  要避免宝宝患“牛奶贫血症”,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缺铁的问题:

  1、如果新生宝宝不能得到母乳喂养,应尽量提供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婴儿配方奶粉较之新鲜牛奶,营养更接近母乳。

  2、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就应逐步添加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为补充铁的不足,还需特别添加鸡蛋黄、猪肝酱等含铁丰富的食品。稍大些的宝宝可添加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品,如米粥、面条、豆腐、鱼泥、肉泥、猪肝肠、动物血和植物油等,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

  3、宝宝选用鲜牛奶后,每次加热最好使用铁锅。

  4、对于因牛奶过敏引起肠道出血而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尽量少吃牛奶,奶量减少到每日500毫升以下,或改用奶粉(可去除鲜奶中不耐热的蛋白抗原)喂养。

  

牛奶加热的时间不要太长

  为孩子煮牛奶时,不要让牛奶长时间沸腾,以免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抗贫血因子的流失,从而间接导致孩子贫血。

小心小儿牛奶贫血症

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毫升中含.5—2.毫克铁,而一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不仅牛奶里含铁量太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据分析,牛奶的铁含量只有人奶的33%,同时,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的促进剂之一,是牛奶中含量最少的维生素c。而目前多数人都用金属器皿煮牛奶,此时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加上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若不注意补充维生素c,铁的吸收利用率自然就会降低。同时,牛奶中钙、磷、钾含量较多,而这些矿物质可使胃内容物呈碱性;磷还可与铁结合成难溶解的物质。这些都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妨碍缺铁性贫血的纠正,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铜也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大部分的铜以血浆酮蓝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这种多功能的氧化酶能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价铁,以促进铁在肠道的吸收率,为制造血红蛋白贮存原料。而牛奶中的铜含量也极低。1毫升仅含铜.1毫克左右,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此外,牛奶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易遭损失。

婴幼儿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及断奶以后,应适当添加辅食,饮食多样化。只要按科学的喂养方法行事,小儿贫血是可以预防和得到纠正的。

本文Hash:5c2a82762de2aa5d71ce48d3b4967ea61d40264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