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谨防三大误区

初为人父母,新爸妈总是竭尽所能想把宝贝喂养得健康强壮,但有时候却因为自己的不当,结果事与愿违。专家指出,避免宝宝喂养中的某些误区,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一、靠吃蛋黄补铁

有家长以为,鸡蛋富有宝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蛋黄含铁量高,是宝宝补铁的最佳选择。

明智之举:铁是婴幼儿生长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铁将使婴幼儿智力下降9%。据统计,我国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其中婴幼儿缺铁率高达44.7%。

婴幼儿补铁,什么食物最好?生活中常见家长们在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后,将煮熟的蛋黄碾碎加水调成蛋黄糊喂给宝宝吃,这些家长们认为蛋黄是宝宝补铁的最佳选择。其实,一个蛋黄中含铁量大约为1.2毫克,且蛋中的铁吸收率差,宝宝吸收得并不好,所以用单纯靠蛋黄给宝宝补铁,效果并不佳。

婴儿每天需要铁10毫克,铁主要食物来源是红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深绿色蔬菜,其中红肉及动物肝脏、血液中的铁吸收率较高,可达10-22%。为了预防宝宝缺铁,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外,在母乳不足时要食用配方奶粉。宝宝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铁的营养米粉,6个月后可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肝泥、肉泥、鱼泥,同时要补充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虽然蛋黄不是宝宝补铁的最佳选择,但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诸如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营养成分,卵磷脂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益,因此蛋黄依旧可以作为婴幼儿添加的辅食之一。

二、光喝汤不吃肉

排骨汤、鱼汤、鸡汤……十个爸妈有九个都会认为,汤味道鲜美,于是用汤煮面、煮粥,把汤给宝宝喝了,炖汤的肉大人吃。

明智之举:这一现象在广东人中比较多见,家长们错误地认为,营养都在汤中,宝宝喝汤是吸取了精华。其实不然!首先,孩子在婴儿期尽量不要给予汤水,特别是加了中草药的汤水,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奶量,并得不到所需的营养素,假如出现过敏,还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过敏。其次,鱼、鸡、肉作为优质蛋白,是6个月后宝宝的首选蛋白。鱼汤、鸡汤、肉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汤中所含的蛋白质远远低于肉中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宝宝在6个月后可加少量的鱼泥、肝泥。大一点的宝宝,如9-10个月以后可以喂少量的汤水。

三、软食替代硬食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咀嚼能力不强,应该给宝宝喂一些稀饭、面汤、米粉之类口感软的食物。

明智之举:随着月龄的增加,如果宝宝一直单一地只吃稀饭、面汤、米粉之类口感软的食物,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的胃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如果吃的都是这些软质食物,那么所摄入的营养成分必定达不到需求。像这样辅食过稀、过软、太简单、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症的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宝宝出生后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经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足以咀嚼半固体食物了。乳牙萌出后,宝宝的咀嚼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此时应相应地增加食物的硬度,这时咀嚼硬食对宝宝好处多多———咀嚼能促进面部肌肉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加速头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让宝宝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勤咀嚼还有助于视力、颌骨与牙龈的正常发育,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预防错牙和畸形牙最自然有效的方法之一。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指出,宝宝应该从6个月 始逐步添加辅食的数量、硬度和品种。因为6-8月龄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比如馒头、面包干等,之后可逐渐增加硬肉水果、胡萝卜、土豆等,还可以尝试吃一些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这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丰富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又能锻炼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

幼儿喂养三大误区

 鸡蛋代替主食    有的年轻母亲为了使孩子长得健壮,几乎每餐都给孩子吃鸡蛋类食品,结果孩子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因为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过多地吃鸡蛋,会增加孩子胃肠负担,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根据有关资料报告,婴儿最好只喂蛋黄,每天不超过1个,1至2岁的幼儿每天或隔天吃1个鸡蛋,2岁以上的幼儿可每天吃1至2个鸡蛋。    果汁代替水果    有些父母图省事,经常买橙汁、果味露或橘子汁等制品冲给孩子喝,这种做法也不妥。因为新鲜水果不仅含有完善的营养成分,而且在孩子吃水果时,还可锻炼咀嚼肌或牙齿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孩子的食欲,而各类果汁制品都是经过加工制成的,不仅会损失一些营养素,而且还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婴幼儿长期过多地饮用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葡萄糖代替白糖    只要婴幼儿食欲正常,就不会缺乏葡萄糖。各种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体内均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来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类,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使胃肠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婴幼儿喂养中的七大误区

误区

误区一

宝宝腹痛是因为进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婴儿腹痛,也称为婴儿肠绞痛,常见于3个月内的宝宝,多发生在夜里,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哭闹,烦闷不安,两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常见的原因有:奶嘴的孔过小或过大,或者奶嘴未充满乳汁,宝宝吸奶时就会吞入大量空气,气泡在宝宝肠里移动会引起腹痛;吃得过饱,胃胀不适,易引起腹痛;宝宝剧烈哭闹时,也会吸入空气,引起腹痛。

误区二

给宝宝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牛初乳能否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尚无定论,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养宝宝。蛋白粉的蛋白质纯度太高,食用时容易加重肝肾负担,父母不应该给宝宝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误区三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补钙过量等。

误区四

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奶粉冲出来的牛奶那样浓,所以放弃母乳喂养,以牛奶替代母乳

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误区五

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宝宝

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宝宝习惯了奶嘴,就会拒绝吸妈妈的乳头。因此,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不要随意用奶嘴喂宝宝,更不该使用安慰奶嘴。

误区六

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

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误区七

在宝宝4——6个月内,一直给其喝流质食品。4——6个月后,宝宝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此时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本文Hash:f914ded3408c6e913ba868f935b560c19b4b9f0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