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季要养五脏五谷如何吃才最好呢

五谷有精粮缺少的淳朴香味,也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五谷可煲汤、可煮粥,在这个秋季,为孩子烹制一道五谷粥,养好内脏,让健康由内而外透出来。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五谷如何吃最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推荐谷物:薏米

对于胃口不开、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的孩子来说,秋天吃点薏米是很好的选择,特别是脾胃虚弱的话,可以用薏米加上山楂、麦芽等食材一起煲汤给孩子喝。此外,还可以搭配山药这一养胃食材一起煲汤,加入猪肝、莲子、芡实,汤的味道很鲜甜,孩子们不仅可以喝汤,也可以食用汤料。

推荐食谱:四神猪肝汤

食材:

猪肝30克、莲子3颗、薏米20克、芡实15克、山药30克

做法:

1、先将莲子和薏苡仁用水泡。

2、将山药和猪肝洗净、切丁。

3、将以上食料加盖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即可食用。

秋季推荐谷物:小米

小米能调脾和胃、补益虚损,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小米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如果肠胃不适、过于油腻,一碗清淡的小米粥可以放松内脏,不至于负担过大。小米一般用来煲粥喝,现在正是吃南瓜的好时节,在炖小米粥时放下几块南瓜,既可提味,也能让粥的营养更好。

推荐食谱:蛋黄南瓜小米粥

食材:

鸡蛋1个、南瓜适量、小米适量

做法:

1、先煮好小米粥。再煮熟一个鸡蛋。

2、粥快煮好时,将南瓜洗净,去皮切小块。

3、隔水蒸熟后用搅拌机搅成泥,再取一颗蛋黄搅碎。

4、将蛋黄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匀即可。

秋季推荐谷物:燕麦

许多妈妈对燕麦并不陌生,但是日常接触的燕麦大多即溶燕麦。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去谷物类的燕麦更好。燕麦也是养护五脏的谷物,可以润滑肠道,还是补钙佳品。燕麦一般煲粥食用,可以加入丰富的食材增强口感。粘稠香滑的燕麦深受许多孩子的喜爱。

推荐食谱:燕麦花生糊

食材:

燕麦15克、花生仁(生)15克、大米50克、水适量

做法:

1、将花生碎、燕麦和大米放入豆浆机。

2、按机上水位线标识注入纯净水,选择“米糊”功能,程序运行结束即可食用。

秋季推荐谷物:荞麦

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调节血脂,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有好处。荞麦还能增强人体防病能力,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妈妈在挑选荞麦的时候,要注意挑大小均匀、颗粒饱满、外表带有光泽的荞麦。

秋季养生吃什么好宝宝秋季吃水果的五大学问

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健康”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特别是给宝宝嫩嫩的肌肤,美美的心情,让爱心宝宝快快成长。所以水果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辅助食品,妈咪们也要注意哦,吃水果也很有学问,我们一起来看看!

例如: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儿童肺热咳嗽、麻疹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儿童肺热咳嗽尤佳。

柿子: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结核咳嗽虚热、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宝宝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荸荠:荸荠煮熟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吃水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给宝宝吃水果要注意食用时间

有的妈咪喜欢从早餐开始,就在餐桌上摆放一些水果,以供宝宝在餐后食用,认为这时吃水果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当然,这对于喜欢吃动物性荤腥和油腻食品的人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却并不适宜。因为,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至于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然而,也不适宜在餐前给宝宝吃。因为,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胃的一定空间,由此,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另外,宝宝吃柑橘前后的一小时不宜喝牛奶,不然的话,柑橘中的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即可发生凝固,影响柑橘中的营养吸收。

最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中午午睡醒来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做点心吃。每次给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并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如一到三个月的小婴儿最好喝果汁,四到九个月的宝宝则可吃果泥。

二、给宝宝食用水果时要与体质相宜

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最好给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以败火;秋冬季节宝宝患急慢性气管炎时,吃柑橘可疏通经络,消除痰积,因此有助于治疗。但柑橘不能过多食用,如果吃多了,会引宝宝上火,每天给宝宝吃二到三个即要打住;

最佳的做法是:当宝宝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时,多吃含胡萝卜素的杏、甜瓜及葡萄柚,能给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在秋季气候干燥时,宝宝易患感冒咳嗽,可以给宝宝经常做些梨粥喝,或是用梨加冰糖炖水喝,因为梨性寒,可润肺生津、清肺热,从而止咳祛痰,但宝宝腹泻时不宜吃梨。另外,皮肤生痈疮时也不宜吃桃,这样会使宝宝病情更为加重。

三、在不同的情况下巧吃苹果

近来,国外的营养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对身体健康最有利的有10种水果,其中苹果排在第一位。因为,营养学家们认为苹果性平凉,具有开胃、润肺止咳、生津解渴之功效。因此,在宝宝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口咽干燥、身热咳嗽时,如果吃一些苹果,可有健身、防病、疗疾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由于富含纤维物质而利于肠肌蠕动,所以,又有通便的作用。为何苹果既能止泻又能通便?这主要取决于怎样食用。

最佳的做法是:宝宝消化不良时,应该给吃加温的熟苹果泥,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等收敛物质,能够掏肠痉挛,吸收肠毒素,从而达到止泻作用。在宝宝排便不通畅时,生食苹果较适宜。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它们不能被肠道吸收,加之苹果酸刺激肠肌,所以能够促进通便。因此食用配方奶而便秘的宝宝,可让宝宝吃一些苹果泥。当宝宝咳嗽并嘶哑时,把生苹果榨成汁给宝宝喝,还可以润肺止咳。

四、有些水果宝宝食用要适度

荔枝汁多肉嫩,口味十分吸引宝宝,通常他们吃起来就没个够,然而妈咪最好把握住宝宝食用的量。因为,大量吃荔枝不仅会使宝宝的正常饭量大为减少,影响对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而且常常会在次天清晨,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如果不马上就医治疗,便会发生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死亡的可怕后果。这是由于荔枝肉含有的一种物质,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所致。

柿子也是宝宝钟爱的水果,但当宝宝过量食用,尤其是与红薯、螃蟹一同吃时,便会使柿子里的柿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这些硬块不仅会使宝宝发生便秘。而且,有时由于这些硬块不能从体内排出,便会停留在胃里而形成胃结石,致使宝宝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香蕉肉质糯甜,又能润肠通便,因此,也是妈咪经常给宝宝吃的水果,然而,不可在短时间内让宝宝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宝宝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来讲,对于两岁以上食量不太大的宝宝,每次吃一根即可,每天可吃两次。

西瓜性寒,属生冷食物,如果食用太多,不仅会使脾胃的消化能力更弱,而且还会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宝宝吃西瓜一定要注意数量,绝非多吃易善。在有些情况下不宜给宝宝吃西瓜:1、在感冒初期时要慎食;2、宝宝患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不全时;3、宝宝口腔长口疮。

最佳的做法是:

1岁以前的婴儿吃水果有三种方法:一是喝新鲜果汁。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如柑橘、西瓜、苹果、梨等,用水洗净后去掉果皮,把果肉切成小块,或直接捣碎放入碗中(先去果核),然后用汤匙背挤压果汁或者用消毒纱布挤出果汁,也可用榨汁机取果汁。二是煮水果。将水果用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盖上锅盖,煮3至5分钟即可。三是挖果泥。4至5月大的婴儿即可吃果泥。先将水果洗净,然后用小匙刮成泥状。最好随吃随刮,以免氧化变色,也可避免污染。

1岁大的幼儿可以吃多种水果,但要注意水果必须洗 净、去皮,吃葡萄、樱桃等小而圆的水果要特别小心,警惕发生呛噎、窒息危险。

提醒家长,婴幼儿吃水果最好安排在喂奶或进餐后,因为水果含糖比较多,奶前或餐前食用会影响正餐进食量。

五、不可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

蔬菜和水果一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都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咪在不爱吃蔬菜时,经常就让他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

首先,如果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水果的摄入量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千万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结果导致食欲下降。

其次,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蔬菜少,与蔬菜相比,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和铁的摄入的功用要相对弱一些。因此,宝宝不爱吃蔬菜时,妈咪最好不要经常以水果代替。

最佳的做法是:

让宝宝蔬菜水果两都爱,菜中含纤维素也较水果多,多食蔬菜能刺激肠蠕动,防止便秘。

当然,水果也有其优点,如大多数水果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消化。总之,水果和蔬菜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

据最新研究表明,宝宝们吃了“健康”的水果也有利于预防儿童白血病,每周经常食用橘子、香蕉或喝橙汁等水果或相关食品的未满2岁的孩子在14岁之前被诊断出患白血病的几率比其他孩子要小得多,也就是说多吃水果对于儿童能够起到预防白血病的神奇功效。

秋冬季节虽然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节,殊不知,有些水果孩子不可多食,否则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因为有些水果个头越来越大,而价格却越来越便宜。这些“胖”得可人的水果,却没有香脆甜美的味道,可能就是中看不中吃的激素水果。

那么它会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突出,患儿就诊比例越来越大。如男孩子早早长出胡须,女孩子的乳房变大、月经提早等特征就是性早熟的迹象,这些性早熟患儿与摄入激素类物质有密切的关系。

专家告诉大家一个识别激素水果的办法:凡是激素水果,其形状特大且异常,外观色泽光鲜,果肉味道平淡。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几乎都是激素催成的,如长得特大的草莓,外表有方棱的大猕猴桃,大都使用了膨大剂;切开后瓜瓤通红却瓜子儿不熟、味道不甜的西瓜等,多是施用了催熟剂;还有喷了雌激素的无籽大葡萄等。专家提醒说,这样的水果尽量让孩子少吃,虽然目前医学界没有就激素水果是否与孩子性早熟作出明确的定论,但可以肯定对人体无益。

如何培养宝宝的数理才是最好的呢?

孩子的智力要怎么培养才好呢?父母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数理逻辑培养呢?要怎么做才好呢?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数理才是最好的呢?

孩子认识数的规律

孩子总是先从口头数数开始,然后再点着实物数,接着才能根据数的结果说出总数,再按着实物数拿出同样多的实物。这一全过程的特点,是由掌握无意义的数字声音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由学会认数到会运用数,由形成数的观念到形成数的概念。

由此规律出发,当孩子开始学习时,首先让孩子像背歌谣一样地从1数到10、20等。当孩子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开始让孩子手脑并用,点一个实物,数一个数字,这一点需要慢慢掌握。如:家里的水果、积木等不同种类的东西都可以让他学着数。每次练习的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否则孩子就烦了。在教孩子数数时,先少数几个,然后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例如:家里吃点心,每人拿1块,拿到最后没有了,这有助于孩子认识1和许多的概念。对于3~4岁的孩子,可以学会5以内的数字概念。从2岁半起,孩子就可以开始认识数字的概念,3岁左右可以懂得2,到3岁半应该能懂得5。

认数字的小游戏

1、分配树叶认识数字

带宝宝去公园玩,让他收集一些喜欢的树叶,然后妈妈在地上写下1-10这10个数字,并让宝宝把拣来的树叶按照数字1放1片,数字2放2片的规律一直放到数字10。这样宝宝就在树叶的帮助下,直观地学会了1—10这10个数字,并了解了数名、数字、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打电话

让宝宝给动物、植物、玩具打电话,妈妈把它们的电话号码都告诉宝宝,让宝宝自己拨。一开始可以是1个数,慢慢增加到6个左右。妈妈要模仿这些事物接宝宝的电话和宝宝聊天。这样宝宝就能在拨号码时认识了数字,又能在聊天时加强了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Hash:2b03837d88db9158ac07325a381ec16dfb2e4f0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