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养妈妈易犯的误区

宝宝喂养你不该有的失误:食物的种类过于单调、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

在宝宝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添加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然而,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到8—9个月时还没有建立喂泥糊状食品的习惯。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辅食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

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时期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引起。在婴幼儿体内,铁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血红素铁,它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它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

在宝宝喂养中,很多家长喜欢给宝宝吃鱼、虾(虾的铁含量较低),觉得肉类不易烹调,宝宝嚼不动,不易消化;认为肝脏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给宝宝吃,以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同时也会减少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时应食用配方奶粉。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的营养米粉外,在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红素铁。另外也要同时补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猕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饭后立即吃,促进铁吸收,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食物的种类过于单调

许多家长不重视宝宝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物种类过于单调,如每天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引起厌食和偏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才能得到全面营养。妈妈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多些花样,养成宝宝吃各种食物的习惯。

一般1岁以后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吃到10种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可以将许多种类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将土豆、胡萝卜、豌豆、香菇、猪肉都切成小丁再炒。又如罗宋汤,可以放洋葱、卷心菜、土豆、胡萝卜、番茄再加牛肉等。这些菜食物种类多,颜色鲜亮、营养成分全面,值得推荐。

宝宝喂养妈妈最容易忽视一些常见的营养误区

喝牛奶喝太多会导致宝宝感冒?孩子吃羊肉能预防贫血?宝宝吃糖过多容易得多动症?宝宝喝果汁最解渴……这些观念是否已经在你的大脑里“扎根发芽”了呢?这些为宝宝补充营养的饮食哲学,其实不一定科学。

误区一:牛奶是强壮骨骼的最佳营养

谣言粉碎:牛奶的确是最好的钙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喝牛奶,他同样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钙质供骨生长发育所需。

建议:强壮骨骼的食物包括酸奶、奶酪、豆浆、甘蓝、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钙的百分之百纯果汁(如橙汁)。

营养学会所推荐的儿童每日钙的摄入量:

1~3岁: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钙

4~8岁: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钙

9岁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

误区二:喝牛奶会导致宝宝感冒

谣言粉碎:乳制品会增加黏液的产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变稠,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感冒时,鼻子和嗓子里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产生。而乳制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里,让人感到有点不舒服。

建议:当孩子感冒时,可以继续给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给他别的液体,如白开水、果汁、稀粥或鸡汤,直到他感觉好些。即使孩子没有什么食欲,也要让他喝足够的水,以防止脱水,并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误区三:白面包没有营养

谣言粉碎:用全麦面粉制作的面包当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全麦面包中的纤维素含量丰富,可预防便秘、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面包就毫无营养。

建议:白面包中常常富含铁和烟酸、叶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吃全麦面包,让他吃白面包也无妨。至于纤维素,他还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取比如水果、蔬菜等。

误区四:果汁是最健康的解渴饮料

谣言粉碎:100%的纯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营养,但它并不是孩子渴时要喝的最佳的饮料。相反,你必须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摄入量。否则,喝太多果汁会降低孩子对营养更丰富的食物的食欲,并可能取代牛奶而成为唯一一种他想喝的饮料。由于果汁含糖多,过量饮用可能会损坏孩子的牙齿或者引起胃部不适。

建议:初学走路的孩子,每天将其饮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应超过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当作解渴的饮料,当孩子感觉渴时,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误区二:宝宝吃红肉能预防贫血

谣言粉碎:红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科学证明,孩子的年龄越小,出现铁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然而,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况,肉比较硬,小孩也难以咀嚼。

建议: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0毫克的铁,这个数量很容易达到,一杯奶酪(含铁约8毫克)和两小袋葡萄干(含铁约2毫克)就行。如果你无法确定孩子是否缺铁,可以咨询专业医生。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喂养史等情况,给你提供一些建议。

()

喂养宝宝妈妈容易犯的错

在吃饭这件事上,宝宝不专心,妈妈太焦心。为了让宝宝吃得多吃得好长得欢实,妈妈可谓煞费苦心。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容易陷入了喂养宝宝的误区里。究竟怎样才能合理地让宝宝的膳食均衡呢?

妈妈的喂养经

1、总是担心宝宝营养摄取不足。无论宝宝怎么努力,在父母看来,宝宝吃的都不够好。

2、好食物什么都好,差食物哪里哪里都差。蛋黄和菠菜含丰富的铁,所以把蛋黄和菠菜当作最佳补血食物。但父母是否了解,蛋黄和菠菜中的铁在肠道的吸收率很低。糖并非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洗澡前、活动量大、外出游玩时,吃一点糖果,会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也满足了宝宝喜爱甜食的嗜好。没有最好的食物也没有最坏的食物,任何可吃的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3、放任宝宝吃零食。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也是摄取多种营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不能放任,父母把握宝宝吃零食的尺度非常重要。

4、宝宝不喝水,就以饮料代替。饮料是水做得没错,但认为饮料可以代替水那就错了。如果宝宝就是一点水也不喝,在白开水里兑一些纯果汁,是最好的办法。

5、喝水有助于消化。许多妈妈认为,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宝喝点水好,有助于消化食物。无论是饭前、饭后还是饭中,喝水都是不符合饮食健康原则的。喝水会稀释消化液,减弱消化液的活力,特别是对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呢的宝宝来说更是如此。边吃饭边喝水会出现胃部饱胀感,影响食量。但有一点需要妈妈注意,宝宝口渴时是吃不下饭菜的。所以不要让宝宝渴着,吃饭前半个小时可给宝宝喝水。

合理饮食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是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由于各种食物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结合和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

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家长要合理安排饮食:

婴儿期(0-1岁):最好母乳喂养,4-6月后逐渐添加辅食,并逐渐增加辅食种类;

幼儿期(1-3岁):每天喝奶,丰富孩子饮食的种类,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学龄前期(3-6岁):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活动量增多,食物的份量要增加;

学龄儿童(6-12岁):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重视户外活动。

推荐

让宝宝爱上吃饭的绝招

宝宝好好吃饭有多难

本文Hash:665d912be3c0ec40e4d5f58abaa0550094deb4b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