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夏季饮食大全

一、准妈妈夏季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注意热量需求。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200~350千卡/天,偏瘦者增加多一点,偏胖者增加少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增加热量,要与活动相平衡。食物中的脂肪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同时妊娠期需要维生素A等脂溶性物质。孕期应有适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以保证胎儿和准妈妈自身的需要,但脂肪不宜摄入过多,尤其是食用油,建议多食些橄榄油。还要注意多摄入富含铁、锌、碘和纤维素的食品。

2、注意餐次分配。

为提高饮食吸收效率、控制好体重,并利于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发生,建议准妈妈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两餐之间可以吃些水果、饼干、巧克力等。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3、补充水果要适量。

夏季水果品种丰富,很多准妈妈因没有胃口而大量进食水果,体内摄入了大量糖分,而且很多准妈妈的运动量又很小,造成了体重迅速增加,再加上孕期的生理变化容易导致糖代谢紊乱,极易发生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如控制不及时,不仅影响母亲健康,而且易引发准妈妈感染、流产、早产、羊水过多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因母体血糖水平过高、体重过多增加,使胎儿巨大,造成分娩困难,增加难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因此,专家建议准妈妈,夏季水果的补充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每日最多不宜超过200克,并且选择水果时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或以蔬菜代替,如西红柿、黄瓜等,千万不要无限量地吃西瓜等高糖分水果。

4、注意补充水分。

炎炎夏季,准妈妈的新陈代谢比平时有所增加,生理负荷加大,再加上气温较高,容易脱水,极易发生中暑,因此准妈妈应该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瓜果以及新鲜豆制品,但尽量少吃冷饮,胎儿受不了太多冷的刺激,而且子宫也会收缩或造成准妈妈腹泻。对准妈妈来说,白开水、绿豆汤、牛奶、豆浆、自制蔬果汁、柠檬茶都是很不错的补水食品。

5、注意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注意饮食规律,按时进餐,少食零食、油炸等食品。少吃盐和盐渍制品、刺激性大的食品。母亲不吸烟、饮酒、少喝咖啡。多喝水,每天喝6~8杯水(每杯约200毫升)。

6、营养再好也要注意卫生。

夏季是病菌最易滋生繁殖的季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准妈妈一旦吃了不卫生的东西,引起消化道感染的话,严重的会导致子宫收缩,甚至引发早产。因此,准妈妈在进食瓜果蔬菜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前必须洗净;冰箱食物要生熟分开,煮过后才能进食;绝对不吃变质的菜,尽量不吃隔夜菜,不到卫生状况差的餐馆就餐,以免病从口入,危及母婴健康。1234下一页

准妈妈冬季饮食大全

冬季来临,准妈妈如何过冬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而准妈妈的冬季饮食又该注意什么?不妨跟着香港明一育儿专家一起来学习,帮助准妈妈们舒舒服服度过这个冬天。

饮食原则

专家提示,大部分准妈妈怀孕后阴血偏虚,内热较重,不宜食用过多性温、大热的食物。

阴虚热性体质特征为口鼻干燥,面色赤红,手足心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等,应多食滋阴清热的食物。

阳虚寒性体质多食温性食物。如果感觉肢体寒冷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发白,则可能属于阳虚寒性体质。

在孕早期特别要注意叶酸的摄入。补充叶酸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用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及水果。

专家提示,除了饮食进补,还要常晒冬阳,可有效降低孕妇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的发生率。因此,冬阳是最廉价的“补品”。

蔬菜篇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冬季节干燥内热,萝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磷、铁等微量元素,是秋冬季节食用佳品。但是,明一乳业育婴专家提醒,萝卜不宜与水果同食,两者相遇会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

专家提醒准妈妈们产前可经常吃些菜花,预防产后出血及增加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同时用菜花叶榨汁煮沸后加入蜂蜜制成糖浆,可以止血止咳、消炎怯痰,更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皮下出血、上呼吸道感染的药膳。

每天吃的米、面、杂粮、肉、鱼、禽、蛋等在身体内多呈酸性反应,只有野菜经过消化分解后在身体内呈碱性反应。因此香港明一育儿专家提示准妈妈们可间隔地吃些野菜中和体内的酸性,以维持身体弱碱性的内环境。

水果篇

孕妇应首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如西瓜、苹果、梨、橘子、桃、葡萄等。

专家提示,柑橘性温味甘,但过量容易引起燥热上火。菠萝、香蕉、玫瑰香葡萄等水果含糖量都较高,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们应少吃。如果孕妇贫血还应该少吃石榴和杏。

猕猴桃性寒,经常性腹泻和尿频者不宜食用。而荔枝龙眼等一类热性水果容易产生上火症状,也易引起胎动不安。

专家特别提醒准妈妈们冬季不宜食用人参、蜂王浆。因为王浆内含有雌性激素,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性早熟。

本文Hash:4fffd0bc3ce1351e9b3cf622d9e0d30459ca5b8a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