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细节让你远离孕妇水肿

在孕早期,准妈妈一般很少会水肿,在妊娠中后期,许多准妈妈会出现手、脚浮肿现象,可以表现为手握拳不紧,或按压手背或小腿时出现凹陷,如不能立即复原,就可以认为是浮肿。

水肿是因为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至血管外、积聚在组织间隙中造成的。80%的准妈妈在怀孕第8~9个月时会出现水肿这种生理现象,有些准妈妈会提早出现,轻者仅局限在小腿,先是足踝部,随之慢慢向上蔓延,严重的可引起大腿、腹壁或全身浮肿,甚至还会出现腹水及胸水。多数情况下经过休息或抬高下肢后,水肿能自行消退,不需特别处理,但如腹壁也浮肿,或经适当休息后仍不能消肿者,应到医院检查发生浮肿的原因,切不可麻痹大意。

准妈妈如何自我检视水肿呢?

可将大拇指压在小腿胫骨处,当压下后,皮肤会明显地凹下去,而不会很快地恢复,即表示有水肿现象。

准妈妈远离孕期水肿需要从8个生活细节入手。

1、调整工作和日常生活节奏

准妈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过于紧张和劳累。每餐后最好休息半小时,下午最好休息两小时,每晚应睡9~10小时。如果上班地点没有条件躺下休息,可以在午饭后将腿抬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卧位。

2、不要久站、久坐

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准妈妈,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工作间隙要适当走动,以增加下肢血流。在躺着休息时,尽量平躺或左侧卧。平常坐着时,不要跷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动动脚跟、脚趾,伸展小腿肌肉。

3、穿舒适的鞋子和袜子

准妈妈不要穿会压迫到脚踝及小腿的过紧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另外,若准妈妈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游泳对减轻水肿有一定好处。

4、穿着合适的衣服

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你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孕妈咪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穿着过紧的衣服。

相关阅读:

·孕妇水肿:解“肿”秘籍解析·孕妇水肿怎么办?·孕妇水肿吃什么?·怎么挑选时尚舒适的孕妇鞋·孕妇浮肿的去肿方法

12

做好3个生活小细节让准妈咪远离孕妇水肿

【妈妈网特稿】无意间你发现自己的腿胖了、脚也大了一号?这可能是孕妇水肿的症状哦!怀孕期间,大部分准妈咪都会在脚踝和腿部出现水肿现象。面对如此尴尬的“肿”状,孕妈咪如何做到远离孕妇水肿呢?看看下面三个生活小细节。

小细节一:小动作去肿

1、平躺,把脚抬高

太累了?躺在床上起不来?试试轻微把脚抬高,这个方法有利于去肿哦!下半身的静脉血很难返回心脏是因为人类的心脏离脚实在太远了。静脉血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血管里的某种“阀门”而被送回到心脏的,因此平躺后把脚稍稍抬高能够使血液更容易回到心脏,浮肿也就比较容易消除了。

小动作去水肿

2、坐着的时候,把脚稍稍垫高

坐着的时候,也能动动脚部,有利于去肿。为了使腿部积存的静脉血能够回到心脏,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可以把脚放到小台子上;坐在地板上的时候,就用坐垫把脚垫高。

3、卧床,尽量用左侧位

老话说得好,休息好才能恢复得好。孕妈妈应注意休息,每天卧床休息至少9—10小时,中午最好能休息1小时,左侧卧位利于水肿消退。

小细节二:多进食去“肿”食物

1、高蛋白、低盐饮食

每天都应摄取优质的蛋白质,例如家禽、家畜、肉、鱼、海鲜、贝类、蛋类、奶类及奶制品、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干、素鸡、豆包、干丝)等。这些食物以新鲜材料配合浓味的蔬菜,例如洋葱、西红柿、蒜头、茴香、芹菜、香菜、香菇、枸杞、红枣、黑枣、柠檬、醋、月桂叶等来料理,可以减少盐的使用量。

多进食去“肿”食物

2、足量的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新陈代谢,还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准妈妈每天不应忘记进食蔬菜和水果。

3、维生素B1或补充维生素B群

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包括酵母、肝脏、全谷类(如糙米)、黄豆、荚豆类、小麦胚芽、马铃薯,其中以动物性来源利用率较高。但以饮食摄入量来看,植物性来源为我们平常摄取维生素B1的主要途径。

小细节三:选鞋旋袜有技巧

准妈妈买鞋子大有讲究,如果你的腿和脚浮肿得很厉害,合适的鞋子会帮助你减轻不适。以下几点可供准妈妈们购鞋时参考以下原则。

选合适的鞋与袜子有利于去水肿

1、鞋跟要低

鞋后跟高度最好在2㎝以下。因为鞋跟过高会增加孕妇腰和脚的负担,加剧准妈妈的不适。

2、轻便、透气

怀孕后宜穿宽松、轻便、透气性好的鞋,不透气的鞋会加重双脚浮肿。

3、尺寸稍大

双脚浮肿比较严重的准妈妈要选择比脚稍大一点的鞋,如果女鞋中实在找不到合脚的,那就买男鞋吧,外观是其次,舒适才最重要,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委屈了你的双脚。

4、防滑

孕妇穿的鞋应有良好的防滑性,宜选用有弹性、又柔软的材料,鞋底应做过防滑处理,以防走路时跌跤。

本文Hash:989f9e09396fac177017c052a153b1050df84d48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