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宝宝体能的几点体会

一、体能的内涵

体能是指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体能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其活动能力;能够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体能是体育的基础。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其目的便在于增强其体能。

二、对提高幼儿体能的几点看法

1、循序渐进,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入手

幼儿体能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发现,运动能力越差的幼儿越是害怕运动,原因在于这些幼儿害怕运动会让他们受到伤害。所以提高体能的关键是针对不同幼儿的体能特点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培养幼儿对运动的自信心。

就拿我家的宝宝来说,可以说,宝宝的协调能力比较差,连荡秋千都不敢荡的很高,而同龄的学多小朋友荡秋千都很自信。但是提高她的自信心应该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例如,在学围棋的一段时间内,课间休息不敢走钢丝桥(带斜拉钢丝扶手),我让她走一排汽车轮胎,熟练后加以锻炼再走钢丝桥,几次走成功后每次可见休息都抢着去走。

2、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项目

选择项目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好带一点游戏的性质。例如,对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玩投篮、拍皮球、飞盘等。对懒惰不爱运动力量不足的幼儿可以玩弹跳、踢足球、简单越障等。

3、时间、场地要恰当安排

选择安全、空气新鲜的开阔地带、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时间也不宜过长。

4、让幼儿感到愉快、有成就感

最好选择难易适中的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活动,避免机械重复的单项活动。这样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既有成就感,又能锻炼体能。

转自《三九健康网》

提高宝宝的肢体运动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不仅是宝宝最先得到发展的能力,而且将为宝宝的其他智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强爸爸来信:我家强强身体很强壮,可是与他体形不相称的是他的运动能力。在早教中心,比他小的宝宝已经向前爬得很好,可是强强已经8个多月了,说他不会爬,他已经能够爬得很快,可是说他会爬,他又只会向后爬。我们不知道这是否说明他运动能力不够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提高他的运动能力?在宝宝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肢体运动智能为他们的其他智能发展打下夯实基础。这不仅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还在于肢体运动智能是宝宝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最先得到发展的智能。对人脑的研究结果发现,与运动有关的大脑神经极为丰富,这些大脑神经又与视觉、听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密切相关。因此,肢体运动智能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宝宝其他智能的发展。提高宝宝肢体运动智能的理论篇肢体运动智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躯体和下肢运动,即大肌肉运动;二是手的运动,即小肌肉运动。

宝宝的手的运动发展宝宝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双手动作的发展相联系的。在所有的运动技能中,抓获物体的动作在宝宝认知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开拓了宝宝探求环境的全新途径(Bushnell&Boudreau,1993)。通过抓握物体、翻转物体以及在松开物体后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形等方式,宝宝习得了大量的有关物体的情景、声音以及感觉。手眼协调能力的获得,是宝宝在手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手眼协调抓住物体的能力大约是在5~6个月开始形成的,经过了看清物体形象、对物体空间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学会手的动作及手指的张开和紧闭。会用眼观察、用手不断地摆弄,有时还要用嘴咬,这是宝宝认识事物、了解物体属性的重要途径。手眼协调之后,宝宝的手的动作逐渐灵活,出现了双手的配合活动,到6个月以后,宝宝已经能用大拇指和食指一起进行捏抓动作,而且协调得颇佳,熟练地操作使用物体的能力就大大扩展了。这时候的宝宝,开始把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动作对象上来。他们会将各种东西乱敲、乱打、乱撕、乱扔,有时还会反复地做出同一个动作。有人通过对7个月的宝宝的观察,记录了下面两个片断:宝宝甲把小盒的盖子拿下来又盖上去,如此重复24次;宝宝乙反复地把小玩具放进圆盒里,又拿出来,如此持续了15分钟。这种现象说明,宝宝此时是通过动作来了解自己动作的对象,了解动作所带来的结果,这对宝宝智能发展非常重要。到8~11个月大时,宝宝接触物体和抓握动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以至于这些动作进行得很平稳顺畅,而且无需作出什么努力,因此注意力就可以从将动作技能本身与得到物体前后发生的事情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转移开去。在这段时间前后,宝宝能首次解决一些涉及够物动作的简单问题,比如寻找并找到隐藏起来的玩具。9个月的宝宝,手的动作进一步复杂化,他们能够到方向不断变化着的移动物体(Ashmeadetal.,1993),并且他们开始知道借助工具来达到目的。比如,他知道借助成人的手去拿自己够不到的玩具,这说明此时宝宝不仅有了行动的目的,而且有了行动的方法。1岁半以后,宝宝逐渐学会做各种动作,而不再敲敲打打。1~3岁的宝宝渐渐能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灵活熟练地运用物体,并且开始知道把物体作为“工具”来使用,比如,勺子用来吃饭,用蜡笔可以涂鸦。2岁以后,宝宝开始学习自己系扣子、洗手、用 筷子吃饭,他们还可以描画一些简单的水平线或竖直线,甚至可以搭五层甚至更高的积木等等。这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使用“工具”(用具)的年龄。与动力系统理论相一致,宝宝获得了对简单运动的控制以后,他会把这些技能融入到一个日趋复杂、和谐的系统中去(Fentress&McLeod,1986)。

宝宝的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在宝宝躯体动作的发展中,坐和爬给宝宝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坐着观看物体对于形成物体的主体像有很大好处,对宝宝视知觉的发展更为有利。因为仰卧时,只能看到屋顶,或者从侧面位置知觉物体,这时宝宝的视线与外界物体处于斜位方向;坐视物体时,宝宝的视线与物体处在相对平行的位置,有利于宝宝捕捉立体,即物体的近端和远端。坐对宝宝听觉的发展也有类似的作用。因为当人处在直立位置时,双耳对外界物体也大体上处于对称位置,这有利于对音调的知觉。此外,坐位能使头部自由转动,声音进入双耳的时间差更有利于宝宝形成方位知觉。宝宝的坐还可以解放宝宝的双手,这对宝宝双手的协调操作和手指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极为重要。宝宝的爬行和行走可以让宝宝的身体位置随意移动,这就扩大了宝宝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他们认识事物的机会,这比坐对宝宝心理的发展有着更为显著的意义。宝宝每获得一项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环境方面就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对社会化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宝宝主动向爸妈寻求问候、拥抱和欢娱的增多,爸妈表达爱意和与宝宝玩耍的频率也在增加(Campos,Kermoian,&Zumbahlen,1992)。某些诸如指向和拨弄玩具之类的运动技能可以与宝宝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最后,宝宝们在展现新的运动能力时,他们表达愉悦的方式——大笑、微笑和呀呀学语等,会对其他一些对宝宝行为具有鼓励作用的因素产生启动和触发作用。这样,宝宝的运动技能、情感性和社会性能力、认知和语言等就能得到共同发展。早期的运动技能就如心理发展中的其他智能一样,是环境和遗传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虽然遗传奠定了变化发展的主线,但是宝宝平时的经历却对技能获得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养育者,当能创造良好环境,让宝宝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运动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肢体运动智能。文/周念丽摘自聪明宝宝》

高智商的宝宝体现出的几个特点

    现有关于儿童发展的测试,很少适用于2周岁以下的宝宝。那么谁能帮助我们发现宝宝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潜力?怎样的养育方式对宝宝未来的发展最有帮助。

  智力篇

  高智商的几个特点

  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天才的界定标准并无定论。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特曼用智力测验,认为智商超过140以上的为天才儿童。也有学者认为天才的定义应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中等以上,任务承诺力强,创造力较高。还有的认为比同龄宝宝提前出现某一或某些行为的就是天才宝宝。

  现实中,在有些天才的儿童身上,也有不少被冠以“不合群、偏才、厌学”的特点。

  对于真正的天才,过早地开发、过度地培养也许都无法让他得到适宜的发展,教育专业人士更倾向于后天发现和适度发展天才。

  天才,在国内被称为超常儿童,他们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超出常态发展的超常儿童。从1978年中国就开始了与超常儿童相关的调查和追踪研究。

  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士认为,某些天才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较强。但研究还发现,在智力相等情况下能否成为杰出人才,主要取决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专家还发现,超常儿童的认知模式是以创造性、思维发达为特征,并且他们在抱负、求知欲、独立性和好胜心等方面优于一般儿童。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建议天才儿童教育的特殊研究项目采取以下定义:

  能够做出优秀成绩的儿童包括能够在下面任何一个单独领域或在几个领域同时拥有明显的成绩和(或)内在潜力的儿童:

  1、一般智力能力

  2、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

  3、创造性的或丰富的思维

  4、领导能力

  5、心理驱动能力

  6、视觉与表演艺术

  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组根据调查和追踪研究,从认知的各方面概括出超常儿童有以下特点:

  1、感知敏锐,观察力强。

  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

  3、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

  4、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如何发现天才

  “天才”宝宝的早期表现可以从运动技能(精细运动和大运动)、语言发展、注意力、特殊才能等方面观察到。比如语言发展比较快(表达和接受语言的能力);喜欢观察、有好奇心;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忆力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久;理解复杂概念的能力较强,对于抽象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力也较强;有广泛的兴趣且兴趣容易变化;有较强的批评性思维技能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在一些特殊才能上表现出天分,比如音乐、艺术、体育等。

  父母可以尝试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记录越详细,越准确对您发现宝贝的“天才”之处越有益。

  宝贝成长档案:

  妈妈的身体状况(怀孕时的状况)

  宝宝出生的情况(身高、体重等)

  宝宝的行为发展(何时抬头、何时会爬、喂养情况、喜好等)

  语言能力(何时会说话、会多少词等)

  情绪能力(什么时候会害怕、咬指甲等)

  学习经历(几岁上学)

  ……

  也许你的宝贝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快速或特别的发展,那么针对这些特别之处,你就该为他创造适当的发展空间了。

    给学龄前“天才”宝宝的活动指南:

  1、让宝宝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

  2、给他看各种趣味的杂志。别在意杂志是否为特定年龄的宝宝而设计的。

  3、让宝宝分享你的活动。许多场所可以为宝宝提供特别的刺激,比如厨房、花园、商店等。

  4、帮助但不要强迫宝宝阅读。大多数聪明的宝宝并不需要你放慢音调读,他就会看着字念出来。此外,每天读书给宝宝听,只要他愿意听。

  5、充分利用好玩具。比如具有“锻炼思维能力”的玩具,在购买玩具时不必特别局限于某一年龄段。

  6、鼓励宝宝的兴趣爱好。宝宝的这项爱好也许会成为他成年后的主业或副业的基础。

  7、找合适的玩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宝宝找一些智力不相上下的玩伴,他们可以是年长一些的。

  以上的活动并不是什么训练方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龄前的“天才”宝贝们能得到适宜的“刺激”。

  即使你的宝宝没有表现出“天才”相来,上述这些有益的活动或多或少也会让他感兴趣。

  专家观点: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小编: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称为神童或天才呢

  教授:

  “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在国外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之所以称之为“神童”,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或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着特征以外,似乎还有点儿“神秘”的感觉。就是说,“神童”的这个“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我觉得个别儿童特别神奇,肯定“事出有因”;但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找到原因。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

  小编:这些被称为神童或天才的孩子是如何被培养的

  教授:

  有人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这不是事实。要说能培养神童,那为什么世界着名的神童小威特的父亲不多培养几个神童,使他们的家族成为“神童世家”?事实上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所谓“神童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特别聪明,冷静地选择了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继续促使孩子进步,如此而已。我认为:“神童是不能复制的。”与其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而且发现之后,没有阻止孩子继续进步。

  小编:当看到有“天才”的相关报道时,您觉得家长可以怎么做

  教授:

  近几年,接连不断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他们拍着胸脯说“揭开了神童之谜”,打出“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说法不绝于耳;还有的人“承诺”:“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科学的断语,而是在制造“神话”。家长对于这些言辞和说法应该谨慎,不可盲目。

  当然,“神童”的确是存在的,但那是极个别的,甚至可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早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希望家长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普通儿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教育、训练,为以后的发展积攒后劲。不要急功近利,硬是“赶着鸭子上架”。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科学的结论:欲速则不达。

    成才篇

  小虫妈妈是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她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看待天才儿童的理性态度。

  “有些所谓的天才是被家长美化出来的,我觉得哪有那么多天才。即使真是天才,过早地人为干涉,反而是对天才的摧残。因为想要培养天才的成年人如果本身不是天才的话,他们怎么知道真正的天才需要什么。天才难得,但只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成才更重要。

  我觉得孩子成才的定义应该是他可以自食其力,能够在生活中获得必要的尊重和自信。因此,我会培养自己的孩子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积极的自我概念。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就可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国内研究超常儿童的学者指出,智力超常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总数的3%。

  天才并不多,但人才可以很多,让宝贝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给孩子无私的爱,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进行合适的早期教育,是他今后成才的基础。

  起跑线上的关键词:

  ·安全

  人际关系是影响儿童健康发展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年幼的宝宝而言,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家庭成员便是他们最早建立关系的对象。

  早在一周岁之前,宝宝就表现出对特定成人的偏爱和特殊的反应。在他能够移动时(6~12个月),他就开始保持与一个或一些人的密切关系。如果受到惊吓,他们会寻求身体的靠近和接触。当被强行与这些人分离时,他们会反抗,有时甚至是拼命地反抗。可以说这些人是他们的“安全堡垒”。

  因为有“安全堡垒”在身边,宝宝会勇敢去探索。这种支持性的温暖关系,是宝宝今后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的依恋关系将有利于培养宝宝早期学习中重要的探索行为,并能促进父母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

  ·观察

  当宝宝还没有办法像成人一样用言语确切地表达自己以前,了解宝宝完全依赖于父母用心的观察。宝宝的发展其实是他自身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刻地了解了宝宝的特征和能力是你采用良好的养育模式的重要基础。在早期发展阶段,你要了解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宝宝内在的特质,如气质;二是宝宝现时的能力水平。

  宝宝4个月时,气质的稳定性开始增加,开始显示出比较一贯的气质特征。通常,过度活跃和难以被抑制的宝宝常常受到成人的关注,而那些处于另一个极端的宝宝却往往被忽略。其实,不同的宝宝其行为风格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个性特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找到适合于宝宝气质和行为风格的教养方式,就能帮助他更好地发展。

  关于儿童发展的进程,研究者有较为一致的关于时间或顺序的看法,但先天的差异和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使得同样年龄的宝宝在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另外,由于宝宝的表现存在不稳定性,以及测查他的能力有很大难度,因此暂时落后于标准的宝宝并不一定就一直落后,而暂时提前于标准的宝宝也并不一定一直表现优异。我们要知道,宝宝有着学习的潜能,他是时刻准备着学习新的本领的。

  ·原则

  发展能力与自我控制是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学习遵守规则是宝宝成长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并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研究显示:父母给予清晰的行为准则,有原则的控制和无限的关爱相结合的养育风格,可以帮助宝宝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表现适当的行为。

  1、要坚决说不

  父母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界线,绝对不能做的事要坚决说不。不能做的事,通常是涉及到宝宝自身或他身边人安全的。而当确保了安全之后,要放手让宝宝自己探索。宝宝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他感觉和知觉以及运动的经历,比如他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等,这些刺激都是珍贵而重要的发展之源。限制他们的活动其实也就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2、沟通有艺术

  如何让宝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帮助他克制冲动,不做父母不期望他做的事,是一种语言和行为的艺术,是养育宝宝的艺术。营造一个尊重、平等的氛围,相信宝宝能够愉快地学到更多本领。育儿是一种需要爱心、智慧和毅力的艺术。

  3、适合的任务

  为宝宝设定他不太容易达成的但又是能够做到的任务,能促进他能力的发展。你需要了解他能够做什么,这样才能给他安排最佳任务,即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也就是俗话说的“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任务。当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一旦完成,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加,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拥有自我成就感,对今后的任务和挑战就会更有兴趣。

  当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宝宝,并对宝宝的需求极为敏感时,就可以更好地支持宝宝的发展。只要陪在宝宝身边,看着他努力而健康地成长,并在他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提供帮助,他的表现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本文Hash:bf2de6e972f144d167d63f66fbb647588ad2c0f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