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包大揽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其实,所有的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份好奇心,这使他们常常产生探索的冲动,但是总会有一些家长往往在孩子主动进行尝试时,由于怕脏或怕孩子做不好而为孩子代劳。

孩子伸手抓饭别阻止以免打击他的主动性

当你把饭、菜做好,盛放上桌时,宝宝第一次做出让你意外的动作――他自己伸手去抓饭、菜。这时,你会怎么做?可能不少家长会以“手脏”等为由阻止孩子抓饭,尤其多次口头阻止无效,眼看孩子把饭菜扒拉得满桌都是,相信一些家长会“啪”地打一下孩子的手,强行制止他抓饭。

“事实上,宝宝第一次伸手抓东西吃,很可能是他主动尝试自己吃饭的开始。如果家长随意制止,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吃饭的兴趣和独立进食的能力,更可能破坏孩子做事的主动性,甚至产生失败感。长此以往,主动性会被扼杀,孩子以后还可能出现自卑、退缩、过度胆怯等不良心理。”我省儿童保健专家、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

通常,6个月左右的宝宝就有了自我吃饭的冲动。当你发现在大人吃饭时他总是眼巴巴地看着,或他在饭桌上抓着菜就想往嘴里放,做家长的你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学着自己吃饭。朱晓华建议,吃饭前,妈妈可以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给宝宝洗净小手、穿上小围裙,再给他准备一些能拿着吃的食物,比如磨牙饼干、水果块;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时,可以拿汤勺了,妈妈们可以将食物切成适合孩子舀的块状,让他自己试着用汤勺舀着吃,即使他吃得慢,也不要帮忙喂他。

“对宝宝来说,感到‘我能自己吃’很重要,这是他独立做人的第一步。”朱晓华说。

生活大包大揽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放手让孩子多尝试有利于培养主动性

对孩子来说,整个世界都是新鲜的,他们比成人有更多强烈地想去尝试的冲动。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管教、照顾过多,时间久了,就会遏制其主动性的发展。

朱晓华说,像一些家长,孩子一两岁了,还是想要什么,用手一指,家长就立即满足,自然孩子说话的主动性大大减少;两三岁时,孩子“自我意识”萌生,自我独立愿望更强烈,他们开始想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但是,有的家长却嫌孩子穿衣慢或刷牙不干净,就继续一一代替他做,逐渐也会消减孩子主动做事的积极性。

“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放手给他们多一些尝试的机会,对培养他们做事的主动性很有好处。”朱晓华说,当孩子从一件件不会做的小事到独立完成,他能反复体验到独立做事的成功乐趣,这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尝试做其他事情。

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要先鼓励再指导

如果孩子帮忙收拾碗筷,你这边刚想表扬他懂事,他那边就把饭碗、盘子打碎一地,你很可能气得脱口而出:“快一边呆着去,真是越帮越忙!”

“看似气头上的一句话,却可能狠狠挫败了孩子主动做事的积极性。”朱晓华说。

虽然孩子有了主动尝试独立做一件事情的冲动,但并不意味着他已有足够能力去胜任这件事。假如孩子因为尝试失败,受到家长的批评,表面看你只是批评他没有做好这一件事,但孩子所感受到的却还包含着对他主动尝试的批评。下一次,他再遇到同样的事或没能力做好的事,可能就不敢再尝试了。

相反,对于孩子独立尝试的事,只要他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如何,家长的认可和鼓励都会使孩子产生信心。接下来,你再对他的不足之处予以指导,他们再做类似事情时,很可能会是一个好结果,而这种成功体验,对他们做事 动性又是一次强化。

小编总结:其实,在生活中,如果孩子主动地去接触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东西,那是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思维的创新,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这样才不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过分奖励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盲目给予奖励,会降低孩子的主动性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住着一位生活很安逸的老人。他很享受这种宁静——可以独处的环境。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人家屋前原本空旷的院子变得热闹起来了。院子里种着很多向日葵,村子里的孩子就是冲着这些向日葵来的。于是,这里俨然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老人很生气,曾经气冲冲地把这些孩子赶走,但是无济于事,过了一阵子这些孩子还是会来这里玩耍。老人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老人把来院子里玩的孩子叫了过来,对他们说:“看见你们来这里玩,我特别高兴,以后你们来,我给你们一个人一块钱当做奖励。”这位之前总是凶巴巴的老爷爷,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了?孩子们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高兴地拿着老爷爷给的钱,每天在院子里玩耍。几天后,老人又把来院子里玩的孩子们叫了过来,告诉他们“孩子们,给你们的钱不够了,以后就每个人给五毛吧。”听了老人的话,孩子们都一脸不高兴地说:“什么五毛啊!你以为我们是为了钱才来你这儿的么!”从那以后,这些孩子再也没来过这个院子,老人又过上了安安静静、无人打扰的悠闲日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本来喜欢来院子里玩,赶都赶不走的孩子们,以后都不再来了呢?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两个概念。内在动机是指受到内心满足感和乐趣本身驱使自己做出行为。外在动机则与之相反,是指在外界的表扬或是奖励这类的刺激下而做出被动行为。起初孩子们来院子里玩,是因为“在院子里玩”这件事本身让他们觉得快乐,这种行为是内心驱使的。但当老人把“来院子里玩”与“钱”联系在一起以后,做这件事的动机就由内部动机的单纯喜欢变成了受外部动机金钱所驱使的被动行为。心理学家莱特(M.R.Letter)以幼儿园的孩子为研究对象,用画图的方式证明了这个观点。莱特将这些孩子分成了A、B两组,然后告诉A组的孩子“画画可以拿到奖品哦”,对B组的孩子什么都没有说。然后,在孩子们画好后,A组和B组都拿到了奖品。一周以后,观察这些孩子还会不会常常画画。A组的孩子与之前相比,画画的行为减少了,而B组的孩子却比之前画得更多了。为什么A组的孩子会对画画失去兴趣呢?这是因为奖品将孩子画画的动机,从内在的“喜欢”转为了外在的“为了得奖品”。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某种兴趣,不要事先约定好会奖励他。如果是想纠正孩子的某个坏毛病,却可以用奖励来给他提供改正的动机。如果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内在的动机,最好尽量不要被外在的动机所替换,否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改正孩子坏毛病的方法,难道非用“棍棒”不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行为本身的出发点是由于内心的满足感和兴趣等这些内在因素。外在动机:行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目标的驱使下才做出行为。本来是由于内在动机而出现的行为,如果盲目给予奖励的话,会被外在动机所替换,降低行为的主动性。

扼杀孩子个性的四大失误

本文Hash:0b0aae7ed025090cdefbb5f6d4d917bed918ef50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