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家长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家长帮系好……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省教科所刘风华老师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这样做――

不过分保护。对孩子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家庭里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告诉孩子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应放在自己的抽屉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比如可以让孩子帮忙擦桌子,洗碗筷等。当孩子完成了你交给的任务后,要跟他说声“谢谢”,并给予适时鼓励。

有耐心。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本报记者:吕海波)

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

  孩子撒谎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听到孩子编造拙劣的谎言,我们会生气,尤其是我们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比如,孩子坚持说他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衣服、脸上又沾满了巧克力,这样的谎话的确让人非常生气。

  六岁的丽丽不小心弄坏了妈妈送给她的芭比娃娃,怕妈妈责备,她把娃娃藏在床底下。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芭比娃娃。

  妈妈:“丽丽,你的芭比娃娃呢?”

  丽丽:“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妈妈拿出娃娃说:“你看这是什么?”

  丽丽:“不是我把它放到床底下的。”

  妈妈:“它怎么坏了呢?”

  丽丽:“不是我搞坏的,可能是奶奶弄坏的。”

  妈妈自然很生气:“你竟敢骗人!你弄坏了娃娃,以为能蒙过关,我最讨厌说谎的孩子了!”

  在父母的意愿里,希望孩子犯错了能主动承认,即使没有主动认错,当父母发现并询问时,孩子也应该承认,而不是说谎。

  其实用谎言蒙混过关,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即使一个成年人,有时也试图用谎言掩盖偶然犯下的错误,希望事情悄悄地过去,不被人发现。孩子存在同样的侥幸心理,希望自己犯的错不被父母发现,从而免受责备。

  每个人都讨厌被质问,尤其是当我们怀疑别人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厌恶那些设圈套的问题,厌恶那些逼迫我们在笨拙的谎言和尴尬的坦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孩子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这种防御性的撒谎呢?父母不应该偷偷扮演侦探和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称自己的孩子是个说谎的孩子,如果丽丽的妈妈这样说,或许会对她的女儿有帮助:“我看到你的娃娃坏了,真可惜,你真的很喜欢它吗?”

  孩子可能因此获得有价值的教训:妈妈能够理解,我可以告诉她我闯的祸,我应该更好地保管她买给我的东西,我应该更小心点。

  因此向孩子询问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不明智的,只会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考试不及格时,孩子回家后我们不应该问:“你考得怎么样?……你确定?……又说谎!……我们已经和你的老师谈过了,考这么糟糕,还撒谎,真是不可救药。”接下来的自然是不愉快的争执。

  我们应该直接跟孩子说:“老师告诉我们你没有通过考试,我们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这样孩子自然就知道自己没考好让父母担心了,他会反思自己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犯错了,我们的确会生气,但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在孩子说谎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表现得歇斯底里,不要充满说教,而是要切合实际,就事论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

  简而言之,我们不能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我们不能有意制造让孩子撒谎的机会。

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

  孩子撒谎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听到孩子编造拙劣的谎言,我们会生气,尤其是我们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比如,孩子坚持说他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衣服、脸上又沾满了巧克力,这样的谎话的确让人非常生气。

  六岁的丽丽不小心弄坏了妈妈送给她的芭比娃娃,怕妈妈责备,她把娃娃藏在床底下。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芭比娃娃。

  妈妈:“丽丽,你的芭比娃娃呢?”

  丽丽:“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妈妈拿出娃娃说:“你看这是什么?”

  丽丽:“不是我把它放到床底下的。”

  妈妈:“它怎么坏了呢?”

  丽丽:“不是我搞坏的,可能是奶奶弄坏的。”

  妈妈自然很生气:“你竟敢骗人!你弄坏了娃娃,以为能蒙过关,我最讨厌说谎的孩子了!”

  在父母的意愿里,希望孩子犯错了能主动承认,即使没有主动认错,当父母发现并询问时,孩子也应该承认,而不是说谎。

  其实用谎言蒙混过关,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即使一个成年人,有时也试图用谎言掩盖偶然犯下的错误,希望事情悄悄地过去,不被人发现。孩子存在同样的侥幸心理,希望自己犯的错不被父母发现,从而免受责备。

  每个人都讨厌被质问,尤其是当我们怀疑别人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厌恶那些设圈套的问题,厌恶那些逼迫我们在笨拙的谎言和尴尬的坦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孩子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这种防御性的撒谎呢?父母不应该偷偷扮演侦探和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称自己的孩子是个说谎的孩子,如果丽丽的妈妈这样说,或许会对她的女儿有帮助:“我看到你的娃娃坏了,真可惜,你真的很喜欢它吗?”

  孩子可能因此获得有价值的教训:妈妈能够理解,我可以告诉她我闯的祸,我应该更好地保管她买给我的东西,我应该更小心点。

  因此向孩子询问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不明智的,只会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考试不及格时,孩子回家后我们不应该问:“你考得怎么样?……你确定?……又说谎!……我们已经和你的老师谈过了,考这么糟糕,还撒谎,真是不可救药。”接下来的自然是不愉快的争执。

  我们应该直接跟孩子说:“老师告诉我们你没有通过考试,我们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这样孩子自然就知道自己没考好让父母担心了,他会反思自己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犯错了,我们的确会生气,但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在孩子说谎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表现得歇斯底里,不要充满说教,而是要切合实际,就事论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

  简而言之,我们不能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我们不能有意制造让孩子撒谎的机会。

本文Hash:3a4246fa5436bcafecdb30418775b075f6da6951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