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成了家里的“小管家”

不知从何时起,咱这个谁都不愿意管的家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管家,那就是咱家女儿。

一、东西不许乱放。老公有个坏毛病,一下班回来就脱衣服,而且脱下来想扔哪就扔哪。为这个,我数落他不说成千上万次,最起码也有几百次,但是统统无济于事。女儿只言传身教那么一次,他从此照葫芦画瓢,放到指定地点。偶尔稍有犯规,女儿只要说声“爸爸”,老公便心领神会,立马改正。

二、出门不能忘带塑料袋。女儿有个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那就是东西吃完以后,包装纸、瓶、袋等垃圾随手装在塑料袋里,途中遇到垃圾桶就扔进去,否则一直拎在手上,甚至带回家中。带她上街或者逛公园,最好别忘记带塑料袋,否则怎么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她都不松手,有几次,咱只得去家门口超市花三毛钱买一只。去年暑假女儿去英国修学旅行半个多月,其间拍了不少照片。一张照片一张照片看下来,你准会奇怪,服装倒是有所改变,干嘛手腕上始终有只蓝色的塑料袋呢?用女儿的话说,这还用问啊?咱代表的可是中国人的形象。

三、东西不能乱吃。“不能挑食”原本是我和老公经常教导女儿时说的话,自从女儿学《生物》以后,我们便不敢“班门弄斧”了,倒是她放学回家有事没事就会问我今天买了什么菜?告诉我什么菜不宜多吃,什么菜不能与什么菜放在一起烹饪……假如我说知道了,她还要继续追问一两个为什么。我答对了,她会做个鬼脸说你也知道啊;我答错了或者答不出来,她那得意之情顿时溢于言表。什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什么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啊等等,一套一套的唠叨个没完没了。

四、犯错者要受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家也有不成文的规定,诸如:下班(放学)立即回家、有事要提前请假;6:00之前要起床,最后起床者要叠被子;有事说事,不准吵架发脾气等等。我和女儿每天两点一线,学校――家,家――学校。不在学校就在去学校的路上,不在家准在回家的路上。老公应酬比较多,自然常常受罚。罚什么呢?罚洗碗。即便不在家吃饭回来也得洗碗,谁叫他老是犯规来着。因为有闹铃叫醒,周一到周五咱家几乎没人睡懒觉,各人将叠被子活据为己有,美其名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谁都要说道说道。女儿说的时候我和老公尚能够耐心听她说完,必要的时候还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帮助解决问题。换作老公或我,情况就大不一样,正在气头上,谁也说服不了谁。通常一方说不了两句,另一方就要插嘴解释或者指责对方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女儿就成了“消防队员”。“灭火工具”是两字“爸爸”或者“妈妈”,不然就再加上一个面部表情“白眼”,咱俩便偃旗息鼓,暂告一个段落,心想等女儿不在的时候再理论。谁知时间的确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一阵子火过去也就过去了,事后你不说我更懒得提。

女儿幼升小的辛酸史--戳到了无数家长的痛!

【妈网微评】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确实有很多令人伤脑筋的事情,做家长的都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别家的孩子都在削尖脑袋往上挤。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写得很好很真实的文章,虽然很长,小编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吸引着一口气读完了。

女儿人生的第一次“考试”

朋友的孩子上的是个一级一类幼儿园,我那朋友工作挺忙的,想着幼儿园还不错,孩子也挺高兴的,不用操什么心,3年就过来了。到该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朋友单位附近就有一个顶级名校小学,所以就想上那里,这样接送方便,而且同事的孩子有好几个在那个学校,有一搭没一搭的听说靠两个单位的关系,进去不难,所以也没怎么操心。

果然,有一天同事通知她过几天可以带孩子去那个小学面试,我那个朋友想着大概就是去见个面,还挺高兴的,一切顺利。到面试那天,她带着孩子去了,那阵势倒是把我朋友吓了一跳,人山人海不说,很多家长孩子还是带着“家伙”的——背着乐器的、抱着作品的,还有不少临阵磨枪唱歌跳舞背诵的,当然还有哭声、训斥声、叮嘱唠叨声、寒暄应酬声……朋友懵了,朋友的孩子也懵了,朋友只好跟孩子说,没关系,没什么可紧张的,你会的就告诉他们,不会的就说不会,等完了事咱们划船去……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来了个老师手里捏着张纸说:我是某老师,念到名字的跟我走,家长留在这里等。然后吧啦吧啦念了一堆名字,带走一堆神态各异的孩子,剩下一堆望眼欲穿的家长。当然,等孩子看不到了,家长们马上热烈的聊起来,我那朋友讲话:听起来都是神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孩子陆续出来了,家长们都围过去,拖出自己家孩子,急切的询问怎么样啊,问你什么了,你怎么说的……得空还得再问问别的孩子别的家长来知己知彼。我那朋友因为赶时间,没多留恋就带孩子走了,出来以后自然不能免俗同样的问题抛给孩子,结果越听越心虚:自家孩子10以内加法还不利落,结果考的是20以内加减法;自家孩子还不太肯自己看书每次都要大人念,结果考的是要孩子念一本“没什么画的故事书”给老师听;自家孩子只知道字母还可以是拼音,结果考的是让孩子按拼音写字;自家孩子是学了一阵子钢琴,但老师问起时,孩子因为不喜欢钢琴,所以说她不会,而当老师问还有什么才艺时,孩子答最喜欢芭比……

几天之后学校通知“放榜”,我朋友没时间,是家里其他人去的。下班刚一到家,女儿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考试得了37分!原来是这个幼升小考试女儿得了37分!再问那别人得多少啊?答好多90多的,还有得100的……朋友脸都绿了,看着女儿因为人生第一次“考试”这种新鲜东西而兴奋的脸,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的接了一句,那是100大还是37大啊,女儿不解风情自豪的回答100大!

你女儿有点笨啊

人生第一次考试的37分彻底激起了我朋友的斗志,本来对上不上名校没太大所谓,只是想能近一点,方便一点,别太差就成,此等淡定一夜之间烟消云散,第二天一到单位,朋友马上开始“活动”起来,大道消息小道消息,把以前没功夫听没功夫看的庞杂信息恶补了一回,官方途径私人途径拐弯抹角的途径,从一团混沌中理清头绪直奔要害,终于是有惊无险的经受了幼升小的洗礼,个中心酸坎坷多说无意,反正是成功把女儿送进了那所名校小学,顶级的。

一桩心事已了,女儿每天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出门,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有条 不紊,若有人问起来孩子在哪里就读,仅仅轻吐名讳即能收获艳羡目光,着实踏实,而且这一踏实至少6年,况且朋友自认开明豁达,早已全身心的参透,小学那点东西,成绩神马皆浮云,孩子开心自信爱学会学才是真的好,那才叫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越疽代庖往往吃力不讨好,所以,朋友镇日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没想到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开学几个月后的家长会,老师新闻发言人般的讲话中,夸了这个赞了那个,独独没有提到自己的女儿,而且末了还敲打了一下平日里“家校沟通”不够的“少数家长”。朋友识趣的给自己归了个类,会后自觉厚着脸皮陪着笑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这位老师说起来也是名校里的名师,威严写在脸上,而我朋友呢自知是贴了标签的“少数家长”,没来由的已经觉得身段矮人一截,浑身不自在,而进了办公室以后,老师“私下里”说的第一句话就彻底把我朋友打倒在地——“你女儿有点笨啊!”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当妈的听惯了对自己宝贝的各种宠爱溢美之词,几乎忘了世间还有这么恶毒的话可以加诸到自己女儿身上,悲愤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理智都用来强忍着不要说出自找麻烦的话来。

那是你们抢跑!赖皮谁不会

回家这一路,我朋友不住的反思:不是说小学都会教的,幼儿园不要超前,否则孩子都会了到小学时不爱学,对孩子的成长没好处么?!可怎么“别的孩子”都学了,我们倒成少数派被指责了?如果老师按照“别的孩子”的进度教,那我们岂不是要跟不上了?怎么不爱学“蹲在地上玩”的反倒是我们而不是“别的孩子”?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带着满腹心事回到家,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女儿正在开心的大笑,回想起老师冷口冷面“你女儿有点笨啊”,用我朋友的话讲:“那一瞬间真是百感交集”。

虽然百般纠结,但自己没想明白前,朋友决定先不和女儿谈,整晚一家人欢乐祥和,几乎忘了什么学校什么教育。但到晚上睡觉时,朋友还是忍不住了,假装毫不在意的问女儿:听说你上课时蹲在地上玩来着,有么?本来还很开心的女儿立时收起笑容低下头,令朋友倍感心疼,而女儿的回答则更令她难过,“因为老师说的我都听不懂,所以我就蹲在地上玩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朋友对照着老师留的作业和孩子的完成情况,仔细研读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发现自己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虽然不知道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但老师留的作业基本都是抄写性质的,因此朋友推测大概上课的重点是在帮助孩子理解,而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重复记忆。当她尝试问女儿一些问题,想看她是否理解她所抄写的东西,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且此间名校以素质教育著称,作业量并不大,女儿还延续着幼儿园的习惯,作业总是边玩边做,一会儿就写完了。

研究之后,我朋友也制订出了应对措施——说我女儿笨?那是你们抢跑!赖皮谁不会啊!

1.孩子不理解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孩子”都会了,老师就粗略带过了,指不上老师,小学这点东西,至少回家我能讲给她听,直到她理解!

2.“别的孩子”都会了,就不需要那么多重复,我们还不会,可以多重复几次,作业量不够,我们可以自己加!

于是朋友开始了她的“陪读生涯”:每天陪孩子一起写作业,先问孩子今天上课讲了什么,然后朋友自己给孩子再讲一遍,然后是陪写学校作业,写得不对不好的擦掉重写,随时发现不扎实的地方就再讲再讲。

当小孩真是太没意思了

没孩子以前,从每个人嘴里听到的都是有孩子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可是没有人告诉你你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你将失去享受肆意睡眠的权利,你将失去偶尔懒得做饭懒得做家务的权利,你将失去随兴安排娱乐以及休息的权利,你将失去自由追求自己兴趣爱好事业乃至梦想的权利,你甚至将失去按自己的好恶标准价值观、接受和拒绝可以出现在你生活里的人和事的权利。

你得不停的协调争取,不停的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抗争,而不管在你有孩子之前的几十年里建立了怎样完满强悍的自我,从有孩子那天起,原以为自己应该也必须更加完整有力,但事实却是你突然变得破绽百出、虚弱狼狈。

做妈妈6年了,这是“痛并快乐着”的6年,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每每无力的感觉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成“超人”时,朋友不止一次的后悔自己当初的“无知无畏”,她爱她远胜于爱自己,远胜于爱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女儿给妈妈的生命带来的幸福丰盈是无以复加的,但当看到女儿经受着这样那样的苦痛,而自己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时,尽管很清楚这就是人生,做妈妈的还是情愿从来没有把她生出来,宁愿自己的人生苍白缺憾,也不愿让女儿受这等苦。

“我没有把她搞到很辛苦,有空时我经常带她出去玩,我没有训斥她惩罚她,我尽可能用快乐的方式督促她学习”,朋友时常这样安慰自己。的确,和很多“别的孩子”比起来,朋友的女儿是很幸福的了。“别的孩子”周末去上奥数班的时候,朋友带着女儿去公园划船放风筝;“别的孩子”放学以后被家长急急忙忙接走去赶场围棋课、珠心算课、英语课、钢琴课,朋友的女儿可以从容的回家踏实的吃顿晚饭;“别的孩子”要到11点才能完成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功课睡觉,朋友的女儿偶尔会博得妈妈的同情——“今天太累了,妈妈留的作业明天再做吧”……

可是还有一些事,朋友避免放任自己去想,因为想起来会心痛:

-孩子瘦了,小圆脸变成了小尖脸,女儿喜滋滋的告诉妈妈:我不用减肥了!

-早上叫女儿起床,女儿说:妈妈我太困了,再让我睡3分钟,就3分钟,我保证起。

-女儿说,今天老师问的好几个问题我都知道,我举手了,可是老师没叫我,我们老师只让我回答过1次问题,还是刚开学那会儿,后来再也不叫我了。

-女儿作业本上的字,错了擦,再错再擦……最后擦破了,只好剪了一小块纸贴上去,再写又错了,朋友气道,“你有没有脑子啊?!”遂再剪一块稍大的纸再贴上去要她重写,女儿无声的低着头不敢落笔,大滴的眼泪掉在本子上。

-路过以前的幼儿园,朋友一时兴起问女儿,是喜欢幼儿园还是喜欢小学,女儿答喜欢幼儿园,朋友再问为什么,女儿答:因为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比较爱我。

-新年将至,朋友觉得该给老师“意思意思”,和孩子爸爸商量送什么的时候被女儿听到,女儿说,妈妈你送多一点礼物给老师吧,这样她会喜欢我一点。

-朋友问女儿,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女儿想了半天,最后说,只要长大了,做什么都行,我有好多想做的呢,挑不出来。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当小孩真是太没意思了。

……

妈妈为你骄傲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一见妈妈就激动的扑上去,给了我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急急的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那是一张考试卷,上面红笔写着98分!这是女儿从没得到过的好成绩,朋友因这意外的惊喜几乎掉下泪来,紧紧抱起女儿,旁的话一概想不起,只会不住的说:你太棒了!你 棒了!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收获,朋友决定带女儿出去吃饭,女儿则兴奋的点了平时最喜欢的一家餐厅的名,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出了门。好久没感觉这么轻松了,尤其是女儿,整晚不停的说这说那,饭也顾不上吃,看着几乎是有点亢奋的女儿,当妈妈的既没有催促她快点吃东西,也没有催促她早点回家,让她好好享受享受吧,这是她应得的!

那天回到家女儿已经很累了,别说写作业了,连澡都没洗就睡了,我朋友有心放纵一天,也就随她。等一切收拾停当,朋友坐下来打算给老师写张字条,解释一下作业没写这件事,可是直到一杯茶喝完,姿势也换过好多回了,还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真的原因假的借口似乎哪个都说不出口。忽闻隔壁房里有动静,是女儿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中女儿闭着眼睛说:妈妈,我作业还没写……朋友鼻子一酸,横下一条心:没关系,妈妈想办法,你好好睡吧。是夜,朋友做了一件她以为自己绝不会做的事——模仿女儿的笔迹,帮女儿写完了作业。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上学以来女儿头一次在微笑中醒来,母女二人从容的吃了早餐出了门,颇有岁月静好的感觉,可是整整一天朋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98分带来的喜悦稀薄得难以捕捉。果然,下午接到老师的短信:“请来办公室找我一趟”。

依然是那个冷口冷面的老师,没有客气没有铺垫,上来就是,“你女儿说昨天的作业是你写的”。朋友有心理准备,也就大方承认,和盘托出昨晚的情形,希望得到理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去学校的路上朋友就想好了,而且私心里朋友也希望逼得老师亲口承认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出一出堵在心口许久的气。

“无论怎样,帮孩子写作业是不对的,你这是多坏的榜样!”老师的态度依然强硬。

“我知道,这是我的不对,以后不会了!但她这段时间确实很努力,得了98分,她真的特别高兴!”朋友一边认错一边辩解。

“鼓励孩子是没错,可没你这么鼓励的,况且,现在还不是时候。”老师推过来一张表格,“这是这次考试的成绩,你自己看看。”

表格很清楚,满眼的100,寥寥无几的9字开头的数字则特别显眼,朋友一时语塞。也许是看着眼前这位家长着实尴尬,老师有点软化,“确实能感觉到你们在家下了不少功夫,你女儿上课也比以前要专心些了,可你说有够的时候么?!我也有孩子,当妈的都心疼孩子,可是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咱们班里好多孩子1年级的东西幼儿园里就都学过了,你说他们现在在干吗?咱不说应该不应该,那我管不了,问题是你不是和课本竞争,是和你周围的人竞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名校钻,图什么?我还跟你说实话,教育资源那是次要的,图的是你周围的人,紧迫感,有紧迫感才能推着孩子努力往上走!光开心有什么用?以后你拿什么跟人竞争?”

晚上陪读时,女儿主动要求把昨天的作业补上,朋友点头,唯一的欣慰是自己有个懂事的好女儿,可是自己,还有这该死的世界,究竟会把如此可爱的孩子推到哪里去呢?“妈妈帮你写作业是妈妈的错,对不起!可是妈妈想让你知道,你努力了,你得了98分,妈妈为你骄傲!”

妈妈,我是不是完蛋了

如果没有朋友小M的那次拜访,我朋友和她女儿的生活可能会一直如此过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时至今日,朋友提起小M都是“此生无以为报”。小M是朋友的朋友,医生,机缘巧合一直没见过朋友的女儿,终于有天去到朋友家,小女孩害羞,打了个照面就跑开了。小M个性直率,道,“你女儿怎么斜眼看我?” 友答,“淘气呗!”小M摇头,“不是吧,你带她去看看吧,别是眼睛有什么问题。”

话虽不中听,既是医生说的,朋友还真有些含糊。之前在幼儿园虽然进行过常规体检,但估计走过场的成分大,小学入学时虽有体检,但几番折腾才进了那个小学,体检表根本是后补的,再联想到女儿确实常斜眼看人,这半年来要操心的事太多了,总以为那只是小孩子淘气,没怎么在意过,越想越担心,终于请假带女儿去了家大医院的眼科。

医生带着女儿从检查室走出来,朋友迎上去,还没来得及开口,医生劈头道:“你这个妈怎么当的啊?!孩子的眼睛都快瞎了,当妈的不知道啊?!”以前听人说“晴天霹雳”,总觉得夸张得可笑,这一次,朋友算是明白了“晴天霹雳”真的存在,而且想出这个比喻的人着实有才,那种感受太准确了!——女儿确诊为弱视,左眼视力只有0.05,几近失明。

从医院出来,朋友背着散了瞳的女儿,天气很好,但朋友尽量走在阴影里,怕阳光刺痛了孩子的眼睛。医生说理论上可以矫治,但发现得太晚,矫治有难度,且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医生说孩子左眼太弱,会习惯性的用相对好的右眼看东西,对矫治不利,所以要用眼罩遮住右眼;医生说孩子弱视严重,矫治镜片会比较重,但一定要让孩子坚持带着,否则没效果,要做好长期带眼镜的准备……朋友满脑子都是医生的话,一遍遍重复,自己的感觉像是被关闭了开关,感觉不到背上孩子的重量,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冷,感觉不到脖子上女儿无声的眼泪,没有想法,说不出话,左脚右脚机械的交替迈出,似乎整个人生就只剩下这一样东西。过了很久,直到,背上的女儿强忍着哽咽说:“妈妈,我是不是完蛋了?”

身边是面目模糊逝者如斯的车流人海,朋友的眼泪像泄洪潮水般奔涌而出,她把女儿放下,紧紧搂住:“不会的,不会的,你不会完蛋的!”

妈妈,谢谢你

尽管期末考试临近,我朋友还是让女儿在家休息了整整一个星期,自己也请了几天假专事陪伴,小孩子的心事来得快散得也快,虽然因为散瞳的关系,看不清楚、不能出去玩、不能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可对孩子来说,单是不用上学不用做功课就已值回票价,完全忘了什么完蛋不完蛋那回事。女儿喜欢长时间赖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甚至撒娇说饭也不能自己吃了要喂,当妈的虽然比上班还累,心里却是十分享受这世外桃源般的安宁时光,尽管前路迢迢乌云缭绕。

朋友去找了女儿的老师,并没有指望一向严苛的老师能施以援手,她只有一个目的,孩子经受的打击够多了,不能让很可能糟糕的期末考试成绩变成压倒骆驼的稻草——无论如何要延期考试。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她开口要求,倒是老师主动提出缓考,“本来基础就不好,这样考试估计够呛。家里多下点功夫吧,学校里能照顾的会照顾。”虽然话依然不那么中听,也许老师只是个性如此,但都无所谓了,朋友此时已心无旁骛,要说以前还会洁癖般计较这个计较那个,现在她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一定能行,我女儿一定能行!

如果说女儿对戴眼镜还有一点点好奇,这种好奇在第一次带上矫治眼镜时立马化为乌有。那真的是一副很重的眼镜,为防止滑脱要用一根皮筋勒在脑后,镜片厚得像酒瓶底,一圈圈看着都眼晕,最要命的是右边还有个海盗般的黑眼罩,可惜女儿没有刀疤脸与之相配。女儿戴上眼镜,不自觉的皱着鼻子张着嘴努力支撑,手扶着墙一步都不敢走,望向妈妈的方向崩溃的尖叫:“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

可是,有了孩子的妈妈是没有资格崩溃的。

于是,在女儿哭着一遍遍打掉妈妈递过来的眼镜不肯戴时,做妈妈的强装活泼告诉女儿,你戴上眼镜显得眼睛好大,好漂亮!在女儿练习串珠子锻炼眼睛却总是串不进去,发脾气打翻一地珠子时,做妈妈的趴在地上一颗一颗捡起来放回桌上,悄悄擦掉眼泪假装若无其事的走开;在女儿扯掉眼罩恨恨的用脚踩哭诉同学笑话她是独眼龙时,做妈妈的忍住心酸捡起眼罩自己戴上,手举打蛋器高喊,“我是虎克船长,起航!”逗得女儿破涕为笑;在夜里,终于可以摘掉眼镜沉沉入睡的女儿身边,做妈妈的轻抚女儿鼻梁上太阳穴上深深的压痕,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

从此以后朋友不再“陪读”,不检查学校的作业,没有妈妈的作业,不问成绩,不加额外教材,只是在每天女儿写完作业以后,母女两个人会坐在沙发上聊天。女儿会讲给妈妈听今天学校里都学了什么,妈妈有时说:哦,这个我知道,是这么这么回事你看我说得对不对?女儿则会说,恩,这个你说得对,那个你说得不对,其实是那么那么回事;有时妈妈说:这个我没听明白,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两个人连讨论带查书最后总能搞明白。一天又一天,妈妈夸女儿,你越来越像个好老师!女儿则赞妈妈,你越来越像个好学生!

每晚睡前照例是朋友给女儿念故事书的时间,一天,书念到一半,女儿突然说:

“妈妈,今天老师把我的作业贴在墙上了。”

“为什么贴墙上?”

“写得好才会贴墙上的。”

“那是因为你写得好喽?!”

“应该是吧,我第一次被贴作业呢。”

“是嘛,那应该恭喜你啊!你怎么回来没说呢?”

“嗨,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次作业而已啊。”

“呵呵,你还挺淡定的。”

“嗯,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妈妈忍俊不禁,“你想说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吧!”

女儿不好意思的推妈妈,“不说了不说了,讲故事讲故事!”

故事讲完了,关上床头灯,朋友帮女儿盖好被子,“高兴么?”“高兴!”女儿很清楚妈妈在问什么,“妈妈,谢谢你。”女儿给了妈妈一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拥抱。

【幼升小的故事】后记

本想故事只写到这里,因为只是想讲朋友的孩子是如何迈过幼升小这个坎的,她现在也还在继续成长中,而且幼升小放到整个人生来看,只是一个小阶段,此时纠结彼时笑谈,人就是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走下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更何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但看了很多大家的回复,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做个后记,一来是替我的朋友感谢大家的关切,真的是非常温暖,二来因故事篇幅有限,很多事只是点到为止,不希望引起的不必要的误导,故将未尽之言后记于此。

1.关于朋友的孩子

我想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谢谢大家。朋友的女儿现在就读4年级,故事里讲的是她初入小学时将近1年的幼升小磨合期,之后已逐步适应小学生活。用大家熟悉的衡量指标说话,她现在的成绩在班里大概前10名左右,中队长,三好学生,3年级后自己要求重拾钢琴,现在是5级,跳考的,眼镜还戴着,但视力改善很多,个性方面算得上开朗自信了,甚至有点“学生干部气”,别的我就不清楚了。

2.关于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此后一直延续文中所言“教育方法”,没有再陪读过,也没过分关注过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当然不是突然变好的,在不同时间段也能感觉到她各种各样的担心,但至少她给女儿的感受应该还是淡定为主,她女儿写过一篇作文,里面的话可窥 斑:“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相信我”。

我问过她经验心得,她的大意是,孩子是自己的,不要把学校当成检验孩子的地方,不要按别人的模式去要求孩子——这段话我深以为是。至于现在孩子各方面发展都还不错,我朋友觉得这是“期待中意料外的惊喜”,但她也认为有2个因素至关重要,一个是当初孩子知道自己落后,且因为眼睛的问题,可投入的时间有限,所以自觉用心成了习惯,另一个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她一直告诉她没关系,只是一件小事,慢慢来,能行的。

3.关于老师

文中那个老师教了朋友的孩子2年,朋友认为她课业教学上不错,但个性上是否适合低年级孩子有待商榷,从朋友讲的事例上看确实如此,但因并非亲身经历,不敢妄下结论也不赘述。

对事不对人,在这只说说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我们常常说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先说教书,我认为低层次的是传授书本知识,中间层次是教会学习方法,高层次是引导发现世界并享受遨游其间的自由感,至于育人,我们听过太多诸如关心爱护品行道德等等的口号,但我认为一个老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没有尊重遑论其他,而这恰恰是被很多老师自觉不自觉忽视的东西。虽然理解人无完人,也理解老师面对的环境难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只是一种职业,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是所有的老师当下都是好老师。

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长们在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下感到无所适从再正常不过了。很多家长说怕偏听偏信耽误了孩子,有没有可能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才是最大的耽误?!

老师也好、校长也好、各路教育专家、成功家长,没有谁的话100%正确,没有谁的话100%适合你的孩子,换句话说,没有哪个观点是对你的孩子负责的,是你要对你的孩子负责,用你几十年累积下的思考力判断力辅佐他,对,是辅佐而不是强迫,帮他而不是替他,走出自己的路来,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人生。

在超前或不超前的问题上到底谁最有发言权?

——非当事人莫属,也就是你的孩子。

你可能会说,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可是这是他的人生,付出时间精力的是他,经受喜怒哀乐的是他,得到报偿或付出代价的也是他,孩子不是一张任你涂画的白纸,他可能年龄小个子小、不善表达、无力忤逆、全身心的依赖你,但不要忘了他有他的天赋、兴趣、趋向、个性,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路径,因势利导予以正向鼓励和辅助,无疑是家长给孩子的珍贵礼物,但若无视甚至抹煞孩子的独立人格,肆意扭曲他的成长态势,无论是以爱为名、或言责任,或堂皇冠以“为你好”,这和持强凌弱有什么分别?一再辜负孩子对你的信任,爱又从何谈起?

怕现在没有坚持让他学这个,以后孩子因没学过而后悔?

小编很理解这种想法,但世界很大,人生很短,心再大,只能拥有精选集。有得必有失,与其纠结于失,不如醉心于得,得到想要的而非不想要的,哪怕还有想要的尚未得到,总好过囤了一堆不想要的,真正想要的却此生无缘。只要怀抱一颗开放而非禁锢之心,给孩子选择,并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我后悔不会弹钢琴”和“我后悔投胎给不尊重我的人做子女”,你觉得哪种后悔来得更深重呢?

回到根本,超前或不超前,不是简单的是否提前教孩子高年级课业的问题,超前不超前只是结果,更核心的问题是何 教、教什么、怎么教。

如果孩子现在明明对数学很感兴趣,而你因为秉持“不超前”观点,反正到小学会教的,放任孩子这方面的求知欲蒸发殆尽,着实可惜;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明明一门心思就是喜欢画画,不巧你却是死忠“超前”派,非要自欺欺人的解读出我的孩子就是喜欢语文数学,用珠心算、拼音、识字填满孩子的所有时间,直至孩子再也不拿画笔,实在遗憾。

很多人担心,如果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了。

如果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了,老师会不会因为照顾那些人的进度一带而过,导致自己的孩子跟不上。我觉得如果老师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理解,而家长的担心是合理的,但是不必过分。学习的决定性力量我认为包括两方面,一是兴趣和信心,一是方法和效率。未“超前”的孩子在一堆“超前”的孩子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看到别人会自己不会而失去信心,继而失去兴趣,这是家长应该首先予以正面引导和保护的,这关乎孩子是否能充分用出自己的力量。

现在很多小学的入学考试题目似乎在暗示进我们这个学校前,我们要教的东西你应该都学过,不管是无奈之举还是不智之选,尽管匪夷所思,却是现实。但另一方面,还是有不少当时并不能通过这项考试的孩子以各种其他方法入学了,他们并不一定会落后,事实上即使暂时落后,很多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很快就能追上甚至赶超。

妈网网友评论

@快乐孟理想:教育最终是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他们需要是带有爱的教育!

@爱死洗胃: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感到恐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师的素质也不都让人放心,常在想孩子的未来,想着想着又害怕起来。

@什麼社會w:寫得很好!!!這種類似的文章也看過好幾篇,每次看到都想:以後也盡量做到不要給女兒太多壓力,享受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但身邊的家長很多超前的學習工作讓我看到後很擔心,很害怕!

@豆豆:很真实,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如何培养好孩子确实是一个令人伤脑筋的事情,做家长的都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谁又能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成年呢?还是尽力去培养吧。

@chenlin00111:我为这个妈妈高兴。我也有个女儿,今年也要升小学,社会现实如此,我们家长又能如何应对?我要向这个妈妈学习。对自己的孩子要投入无限的爱,要懂得怎么样去爱她,要永远信她!!!我鄙视第一个发表言论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女儿幼升小的辛酸史--戳到了无数家长的痛!

【妈网微评】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确实有很多令人伤脑筋的事情,做家长的都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别家的孩子都在削尖脑袋往上挤。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写得很好很真实的文章,虽然很长,小编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吸引着一口气读完了。

女儿人生的第一次“考试”

朋友的孩子上的是个一级一类幼儿园,我那朋友工作挺忙的,想着幼儿园还不错,孩子也挺高兴的,不用操什么心,3年就过来了。到该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朋友单位附近就有一个顶级名校小学,所以就想上那里,这样接送方便,而且同事的孩子有好几个在那个学校,有一搭没一搭的听说靠两个单位的关系,进去不难,所以也没怎么操心。

果然,有一天同事通知她过几天可以带孩子去那个小学面试,我那个朋友想着大概就是去见个面,还挺高兴的,一切顺利。到面试那天,她带着孩子去了,那阵势倒是把我朋友吓了一跳,人山人海不说,很多家长孩子还是带着“家伙”的——背着乐器的、抱着作品的,还有不少临阵磨枪唱歌跳舞背诵的,当然还有哭声、训斥声、叮嘱唠叨声、寒暄应酬声……朋友懵了,朋友的孩子也懵了,朋友只好跟孩子说,没关系,没什么可紧张的,你会的就告诉他们,不会的就说不会,等完了事咱们划船去……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来了个老师手里捏着张纸说:我是某老师,念到名字的跟我走,家长留在这里等。然后吧啦吧啦念了一堆名字,带走一堆神态各异的孩子,剩下一堆望眼欲穿的家长。当然,等孩子看不到了,家长们马上热烈的聊起来,我那朋友讲话:听起来都是神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孩子陆续出来了,家长们都围过去,拖出自己家孩子,急切的询问怎么样啊,问你什么了,你怎么说的……得空还得再问问别的孩子别的家长来知己知彼。我那朋友因为赶时间,没多留恋就带孩子走了,出来以后自然不能免俗同样的问题抛给孩子,结果越听越心虚:自家孩子10以内加法还不利落,结果考的是20以内加减法;自家孩子还不太肯自己看书每次都要大人念,结果考的是要孩子念一本“没什么画的故事书”给老师听;自家孩子只知道字母还可以是拼音,结果考的是让孩子按拼音写字;自家孩子是学了一阵子钢琴,但老师问起时,孩子因为不喜欢钢琴,所以说她不会,而当老师问还有什么才艺时,孩子答最喜欢芭比……

几天之后学校通知“放榜”,我朋友没时间,是家里其他人去的。下班刚一到家,女儿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考试得了37分!原来是这个幼升小考试女儿得了37分!再问那别人得多少啊?答好多90多的,还有得100的……朋友脸都绿了,看着女儿因为人生第一次“考试”这种新鲜东西而兴奋的脸,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的接了一句,那是100大还是37大啊,女儿不解风情自豪的回答100大!

你女儿有点笨啊

人生第一次考试的37分彻底激起了我朋友的斗志,本来对上不上名校没太大所谓,只是想能近一点,方便一点,别太差就成,此等淡定一夜之间烟消云散,第二天一到单位,朋友马上开始“活动”起来,大道消息小道消息,把以前没功夫听没功夫看的庞杂信息恶补了一回,官方途径私人途径拐弯抹角的途径,从一团混沌中理清头绪直奔要害,终于是有惊无险的经受了幼升小的洗礼,个中心酸坎坷多说无意,反正是成功把女儿送进了那所名校小学,顶级的。

一桩心事已了,女儿每天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出门,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有条 不紊,若有人问起来孩子在哪里就读,仅仅轻吐名讳即能收获艳羡目光,着实踏实,而且这一踏实至少6年,况且朋友自认开明豁达,早已全身心的参透,小学那点东西,成绩神马皆浮云,孩子开心自信爱学会学才是真的好,那才叫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越疽代庖往往吃力不讨好,所以,朋友镇日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没想到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开学几个月后的家长会,老师新闻发言人般的讲话中,夸了这个赞了那个,独独没有提到自己的女儿,而且末了还敲打了一下平日里“家校沟通”不够的“少数家长”。朋友识趣的给自己归了个类,会后自觉厚着脸皮陪着笑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这位老师说起来也是名校里的名师,威严写在脸上,而我朋友呢自知是贴了标签的“少数家长”,没来由的已经觉得身段矮人一截,浑身不自在,而进了办公室以后,老师“私下里”说的第一句话就彻底把我朋友打倒在地——“你女儿有点笨啊!”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当妈的听惯了对自己宝贝的各种宠爱溢美之词,几乎忘了世间还有这么恶毒的话可以加诸到自己女儿身上,悲愤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理智都用来强忍着不要说出自找麻烦的话来。

那是你们抢跑!赖皮谁不会

回家这一路,我朋友不住的反思:不是说小学都会教的,幼儿园不要超前,否则孩子都会了到小学时不爱学,对孩子的成长没好处么?!可怎么“别的孩子”都学了,我们倒成少数派被指责了?如果老师按照“别的孩子”的进度教,那我们岂不是要跟不上了?怎么不爱学“蹲在地上玩”的反倒是我们而不是“别的孩子”?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带着满腹心事回到家,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女儿正在开心的大笑,回想起老师冷口冷面“你女儿有点笨啊”,用我朋友的话讲:“那一瞬间真是百感交集”。

虽然百般纠结,但自己没想明白前,朋友决定先不和女儿谈,整晚一家人欢乐祥和,几乎忘了什么学校什么教育。但到晚上睡觉时,朋友还是忍不住了,假装毫不在意的问女儿:听说你上课时蹲在地上玩来着,有么?本来还很开心的女儿立时收起笑容低下头,令朋友倍感心疼,而女儿的回答则更令她难过,“因为老师说的我都听不懂,所以我就蹲在地上玩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朋友对照着老师留的作业和孩子的完成情况,仔细研读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发现自己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虽然不知道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但老师留的作业基本都是抄写性质的,因此朋友推测大概上课的重点是在帮助孩子理解,而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重复记忆。当她尝试问女儿一些问题,想看她是否理解她所抄写的东西,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且此间名校以素质教育著称,作业量并不大,女儿还延续着幼儿园的习惯,作业总是边玩边做,一会儿就写完了。

研究之后,我朋友也制订出了应对措施——说我女儿笨?那是你们抢跑!赖皮谁不会啊!

1.孩子不理解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孩子”都会了,老师就粗略带过了,指不上老师,小学这点东西,至少回家我能讲给她听,直到她理解!

2.“别的孩子”都会了,就不需要那么多重复,我们还不会,可以多重复几次,作业量不够,我们可以自己加!

于是朋友开始了她的“陪读生涯”:每天陪孩子一起写作业,先问孩子今天上课讲了什么,然后朋友自己给孩子再讲一遍,然后是陪写学校作业,写得不对不好的擦掉重写,随时发现不扎实的地方就再讲再讲。

当小孩真是太没意思了

没孩子以前,从每个人嘴里听到的都是有孩子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可是没有人告诉你你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你将失去享受肆意睡眠的权利,你将失去偶尔懒得做饭懒得做家务的权利,你将失去随兴安排娱乐以及休息的权利,你将失去自由追求自己兴趣爱好事业乃至梦想的权利,你甚至将失去按自己的好恶标准价值观、接受和拒绝可以出现在你生活里的人和事的权利。

你得不停的协调争取,不停的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抗争,而不管在你有孩子之前的几十年里建立了怎样完满强悍的自我,从有孩子那天起,原以为自己应该也必须更加完整有力,但事实却是你突然变得破绽百出、虚弱狼狈。

做妈妈6年了,这是“痛并快乐着”的6年,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每每无力的感觉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成“超人”时,朋友不止一次的后悔自己当初的“无知无畏”,她爱她远胜于爱自己,远胜于爱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女儿给妈妈的生命带来的幸福丰盈是无以复加的,但当看到女儿经受着这样那样的苦痛,而自己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时,尽管很清楚这就是人生,做妈妈的还是情愿从来没有把她生出来,宁愿自己的人生苍白缺憾,也不愿让女儿受这等苦。

“我没有把她搞到很辛苦,有空时我经常带她出去玩,我没有训斥她惩罚她,我尽可能用快乐的方式督促她学习”,朋友时常这样安慰自己。的确,和很多“别的孩子”比起来,朋友的女儿是很幸福的了。“别的孩子”周末去上奥数班的时候,朋友带着女儿去公园划船放风筝;“别的孩子”放学以后被家长急急忙忙接走去赶场围棋课、珠心算课、英语课、钢琴课,朋友的女儿可以从容的回家踏实的吃顿晚饭;“别的孩子”要到11点才能完成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功课睡觉,朋友的女儿偶尔会博得妈妈的同情——“今天太累了,妈妈留的作业明天再做吧”……

可是还有一些事,朋友避免放任自己去想,因为想起来会心痛:

-孩子瘦了,小圆脸变成了小尖脸,女儿喜滋滋的告诉妈妈:我不用减肥了!

-早上叫女儿起床,女儿说:妈妈我太困了,再让我睡3分钟,就3分钟,我保证起。

-女儿说,今天老师问的好几个问题我都知道,我举手了,可是老师没叫我,我们老师只让我回答过1次问题,还是刚开学那会儿,后来再也不叫我了。

-女儿作业本上的字,错了擦,再错再擦……最后擦破了,只好剪了一小块纸贴上去,再写又错了,朋友气道,“你有没有脑子啊?!”遂再剪一块稍大的纸再贴上去要她重写,女儿无声的低着头不敢落笔,大滴的眼泪掉在本子上。

-路过以前的幼儿园,朋友一时兴起问女儿,是喜欢幼儿园还是喜欢小学,女儿答喜欢幼儿园,朋友再问为什么,女儿答:因为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比较爱我。

-新年将至,朋友觉得该给老师“意思意思”,和孩子爸爸商量送什么的时候被女儿听到,女儿说,妈妈你送多一点礼物给老师吧,这样她会喜欢我一点。

-朋友问女儿,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女儿想了半天,最后说,只要长大了,做什么都行,我有好多想做的呢,挑不出来。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当小孩真是太没意思了。

……

妈妈为你骄傲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一见妈妈就激动的扑上去,给了我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急急的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那是一张考试卷,上面红笔写着98分!这是女儿从没得到过的好成绩,朋友因这意外的惊喜几乎掉下泪来,紧紧抱起女儿,旁的话一概想不起,只会不住的说:你太棒了!你 棒了!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收获,朋友决定带女儿出去吃饭,女儿则兴奋的点了平时最喜欢的一家餐厅的名,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出了门。好久没感觉这么轻松了,尤其是女儿,整晚不停的说这说那,饭也顾不上吃,看着几乎是有点亢奋的女儿,当妈妈的既没有催促她快点吃东西,也没有催促她早点回家,让她好好享受享受吧,这是她应得的!

那天回到家女儿已经很累了,别说写作业了,连澡都没洗就睡了,我朋友有心放纵一天,也就随她。等一切收拾停当,朋友坐下来打算给老师写张字条,解释一下作业没写这件事,可是直到一杯茶喝完,姿势也换过好多回了,还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真的原因假的借口似乎哪个都说不出口。忽闻隔壁房里有动静,是女儿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中女儿闭着眼睛说:妈妈,我作业还没写……朋友鼻子一酸,横下一条心:没关系,妈妈想办法,你好好睡吧。是夜,朋友做了一件她以为自己绝不会做的事——模仿女儿的笔迹,帮女儿写完了作业。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上学以来女儿头一次在微笑中醒来,母女二人从容的吃了早餐出了门,颇有岁月静好的感觉,可是整整一天朋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98分带来的喜悦稀薄得难以捕捉。果然,下午接到老师的短信:“请来办公室找我一趟”。

依然是那个冷口冷面的老师,没有客气没有铺垫,上来就是,“你女儿说昨天的作业是你写的”。朋友有心理准备,也就大方承认,和盘托出昨晚的情形,希望得到理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去学校的路上朋友就想好了,而且私心里朋友也希望逼得老师亲口承认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出一出堵在心口许久的气。

“无论怎样,帮孩子写作业是不对的,你这是多坏的榜样!”老师的态度依然强硬。

“我知道,这是我的不对,以后不会了!但她这段时间确实很努力,得了98分,她真的特别高兴!”朋友一边认错一边辩解。

“鼓励孩子是没错,可没你这么鼓励的,况且,现在还不是时候。”老师推过来一张表格,“这是这次考试的成绩,你自己看看。”

表格很清楚,满眼的100,寥寥无几的9字开头的数字则特别显眼,朋友一时语塞。也许是看着眼前这位家长着实尴尬,老师有点软化,“确实能感觉到你们在家下了不少功夫,你女儿上课也比以前要专心些了,可你说有够的时候么?!我也有孩子,当妈的都心疼孩子,可是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咱们班里好多孩子1年级的东西幼儿园里就都学过了,你说他们现在在干吗?咱不说应该不应该,那我管不了,问题是你不是和课本竞争,是和你周围的人竞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名校钻,图什么?我还跟你说实话,教育资源那是次要的,图的是你周围的人,紧迫感,有紧迫感才能推着孩子努力往上走!光开心有什么用?以后你拿什么跟人竞争?”

晚上陪读时,女儿主动要求把昨天的作业补上,朋友点头,唯一的欣慰是自己有个懂事的好女儿,可是自己,还有这该死的世界,究竟会把如此可爱的孩子推到哪里去呢?“妈妈帮你写作业是妈妈的错,对不起!可是妈妈想让你知道,你努力了,你得了98分,妈妈为你骄傲!”

妈妈,我是不是完蛋了

如果没有朋友小M的那次拜访,我朋友和她女儿的生活可能会一直如此过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时至今日,朋友提起小M都是“此生无以为报”。小M是朋友的朋友,医生,机缘巧合一直没见过朋友的女儿,终于有天去到朋友家,小女孩害羞,打了个照面就跑开了。小M个性直率,道,“你女儿怎么斜眼看我?” 友答,“淘气呗!”小M摇头,“不是吧,你带她去看看吧,别是眼睛有什么问题。”

话虽不中听,既是医生说的,朋友还真有些含糊。之前在幼儿园虽然进行过常规体检,但估计走过场的成分大,小学入学时虽有体检,但几番折腾才进了那个小学,体检表根本是后补的,再联想到女儿确实常斜眼看人,这半年来要操心的事太多了,总以为那只是小孩子淘气,没怎么在意过,越想越担心,终于请假带女儿去了家大医院的眼科。

医生带着女儿从检查室走出来,朋友迎上去,还没来得及开口,医生劈头道:“你这个妈怎么当的啊?!孩子的眼睛都快瞎了,当妈的不知道啊?!”以前听人说“晴天霹雳”,总觉得夸张得可笑,这一次,朋友算是明白了“晴天霹雳”真的存在,而且想出这个比喻的人着实有才,那种感受太准确了!——女儿确诊为弱视,左眼视力只有0.05,几近失明。

从医院出来,朋友背着散了瞳的女儿,天气很好,但朋友尽量走在阴影里,怕阳光刺痛了孩子的眼睛。医生说理论上可以矫治,但发现得太晚,矫治有难度,且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医生说孩子左眼太弱,会习惯性的用相对好的右眼看东西,对矫治不利,所以要用眼罩遮住右眼;医生说孩子弱视严重,矫治镜片会比较重,但一定要让孩子坚持带着,否则没效果,要做好长期带眼镜的准备……朋友满脑子都是医生的话,一遍遍重复,自己的感觉像是被关闭了开关,感觉不到背上孩子的重量,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冷,感觉不到脖子上女儿无声的眼泪,没有想法,说不出话,左脚右脚机械的交替迈出,似乎整个人生就只剩下这一样东西。过了很久,直到,背上的女儿强忍着哽咽说:“妈妈,我是不是完蛋了?”

身边是面目模糊逝者如斯的车流人海,朋友的眼泪像泄洪潮水般奔涌而出,她把女儿放下,紧紧搂住:“不会的,不会的,你不会完蛋的!”

妈妈,谢谢你

尽管期末考试临近,我朋友还是让女儿在家休息了整整一个星期,自己也请了几天假专事陪伴,小孩子的心事来得快散得也快,虽然因为散瞳的关系,看不清楚、不能出去玩、不能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可对孩子来说,单是不用上学不用做功课就已值回票价,完全忘了什么完蛋不完蛋那回事。女儿喜欢长时间赖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甚至撒娇说饭也不能自己吃了要喂,当妈的虽然比上班还累,心里却是十分享受这世外桃源般的安宁时光,尽管前路迢迢乌云缭绕。

朋友去找了女儿的老师,并没有指望一向严苛的老师能施以援手,她只有一个目的,孩子经受的打击够多了,不能让很可能糟糕的期末考试成绩变成压倒骆驼的稻草——无论如何要延期考试。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她开口要求,倒是老师主动提出缓考,“本来基础就不好,这样考试估计够呛。家里多下点功夫吧,学校里能照顾的会照顾。”虽然话依然不那么中听,也许老师只是个性如此,但都无所谓了,朋友此时已心无旁骛,要说以前还会洁癖般计较这个计较那个,现在她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一定能行,我女儿一定能行!

如果说女儿对戴眼镜还有一点点好奇,这种好奇在第一次带上矫治眼镜时立马化为乌有。那真的是一副很重的眼镜,为防止滑脱要用一根皮筋勒在脑后,镜片厚得像酒瓶底,一圈圈看着都眼晕,最要命的是右边还有个海盗般的黑眼罩,可惜女儿没有刀疤脸与之相配。女儿戴上眼镜,不自觉的皱着鼻子张着嘴努力支撑,手扶着墙一步都不敢走,望向妈妈的方向崩溃的尖叫:“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

可是,有了孩子的妈妈是没有资格崩溃的。

于是,在女儿哭着一遍遍打掉妈妈递过来的眼镜不肯戴时,做妈妈的强装活泼告诉女儿,你戴上眼镜显得眼睛好大,好漂亮!在女儿练习串珠子锻炼眼睛却总是串不进去,发脾气打翻一地珠子时,做妈妈的趴在地上一颗一颗捡起来放回桌上,悄悄擦掉眼泪假装若无其事的走开;在女儿扯掉眼罩恨恨的用脚踩哭诉同学笑话她是独眼龙时,做妈妈的忍住心酸捡起眼罩自己戴上,手举打蛋器高喊,“我是虎克船长,起航!”逗得女儿破涕为笑;在夜里,终于可以摘掉眼镜沉沉入睡的女儿身边,做妈妈的轻抚女儿鼻梁上太阳穴上深深的压痕,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

从此以后朋友不再“陪读”,不检查学校的作业,没有妈妈的作业,不问成绩,不加额外教材,只是在每天女儿写完作业以后,母女两个人会坐在沙发上聊天。女儿会讲给妈妈听今天学校里都学了什么,妈妈有时说:哦,这个我知道,是这么这么回事你看我说得对不对?女儿则会说,恩,这个你说得对,那个你说得不对,其实是那么那么回事;有时妈妈说:这个我没听明白,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两个人连讨论带查书最后总能搞明白。一天又一天,妈妈夸女儿,你越来越像个好老师!女儿则赞妈妈,你越来越像个好学生!

每晚睡前照例是朋友给女儿念故事书的时间,一天,书念到一半,女儿突然说:

“妈妈,今天老师把我的作业贴在墙上了。”

“为什么贴墙上?”

“写得好才会贴墙上的。”

“那是因为你写得好喽?!”

“应该是吧,我第一次被贴作业呢。”

“是嘛,那应该恭喜你啊!你怎么回来没说呢?”

“嗨,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次作业而已啊。”

“呵呵,你还挺淡定的。”

“嗯,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妈妈忍俊不禁,“你想说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吧!”

女儿不好意思的推妈妈,“不说了不说了,讲故事讲故事!”

故事讲完了,关上床头灯,朋友帮女儿盖好被子,“高兴么?”“高兴!”女儿很清楚妈妈在问什么,“妈妈,谢谢你。”女儿给了妈妈一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拥抱。

【幼升小的故事】后记

本想故事只写到这里,因为只是想讲朋友的孩子是如何迈过幼升小这个坎的,她现在也还在继续成长中,而且幼升小放到整个人生来看,只是一个小阶段,此时纠结彼时笑谈,人就是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走下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更何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但看了很多大家的回复,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做个后记,一来是替我的朋友感谢大家的关切,真的是非常温暖,二来因故事篇幅有限,很多事只是点到为止,不希望引起的不必要的误导,故将未尽之言后记于此。

1.关于朋友的孩子

我想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谢谢大家。朋友的女儿现在就读4年级,故事里讲的是她初入小学时将近1年的幼升小磨合期,之后已逐步适应小学生活。用大家熟悉的衡量指标说话,她现在的成绩在班里大概前10名左右,中队长,三好学生,3年级后自己要求重拾钢琴,现在是5级,跳考的,眼镜还戴着,但视力改善很多,个性方面算得上开朗自信了,甚至有点“学生干部气”,别的我就不清楚了。

2.关于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此后一直延续文中所言“教育方法”,没有再陪读过,也没过分关注过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当然不是突然变好的,在不同时间段也能感觉到她各种各样的担心,但至少她给女儿的感受应该还是淡定为主,她女儿写过一篇作文,里面的话可窥 斑:“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相信我”。

我问过她经验心得,她的大意是,孩子是自己的,不要把学校当成检验孩子的地方,不要按别人的模式去要求孩子——这段话我深以为是。至于现在孩子各方面发展都还不错,我朋友觉得这是“期待中意料外的惊喜”,但她也认为有2个因素至关重要,一个是当初孩子知道自己落后,且因为眼睛的问题,可投入的时间有限,所以自觉用心成了习惯,另一个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她一直告诉她没关系,只是一件小事,慢慢来,能行的。

3.关于老师

文中那个老师教了朋友的孩子2年,朋友认为她课业教学上不错,但个性上是否适合低年级孩子有待商榷,从朋友讲的事例上看确实如此,但因并非亲身经历,不敢妄下结论也不赘述。

对事不对人,在这只说说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我们常常说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先说教书,我认为低层次的是传授书本知识,中间层次是教会学习方法,高层次是引导发现世界并享受遨游其间的自由感,至于育人,我们听过太多诸如关心爱护品行道德等等的口号,但我认为一个老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没有尊重遑论其他,而这恰恰是被很多老师自觉不自觉忽视的东西。虽然理解人无完人,也理解老师面对的环境难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只是一种职业,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是所有的老师当下都是好老师。

到底是“超前错了”,还是认为“超前错了”错了?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长们在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下感到无所适从再正常不过了。很多家长说怕偏听偏信耽误了孩子,有没有可能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才是最大的耽误?!

老师也好、校长也好、各路教育专家、成功家长,没有谁的话100%正确,没有谁的话100%适合你的孩子,换句话说,没有哪个观点是对你的孩子负责的,是你要对你的孩子负责,用你几十年累积下的思考力判断力辅佐他,对,是辅佐而不是强迫,帮他而不是替他,走出自己的路来,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人生。

在超前或不超前的问题上到底谁最有发言权?

——非当事人莫属,也就是你的孩子。

你可能会说,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可是这是他的人生,付出时间精力的是他,经受喜怒哀乐的是他,得到报偿或付出代价的也是他,孩子不是一张任你涂画的白纸,他可能年龄小个子小、不善表达、无力忤逆、全身心的依赖你,但不要忘了他有他的天赋、兴趣、趋向、个性,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路径,因势利导予以正向鼓励和辅助,无疑是家长给孩子的珍贵礼物,但若无视甚至抹煞孩子的独立人格,肆意扭曲他的成长态势,无论是以爱为名、或言责任,或堂皇冠以“为你好”,这和持强凌弱有什么分别?一再辜负孩子对你的信任,爱又从何谈起?

怕现在没有坚持让他学这个,以后孩子因没学过而后悔?

小编很理解这种想法,但世界很大,人生很短,心再大,只能拥有精选集。有得必有失,与其纠结于失,不如醉心于得,得到想要的而非不想要的,哪怕还有想要的尚未得到,总好过囤了一堆不想要的,真正想要的却此生无缘。只要怀抱一颗开放而非禁锢之心,给孩子选择,并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我后悔不会弹钢琴”和“我后悔投胎给不尊重我的人做子女”,你觉得哪种后悔来得更深重呢?

回到根本,超前或不超前,不是简单的是否提前教孩子高年级课业的问题,超前不超前只是结果,更核心的问题是何 教、教什么、怎么教。

如果孩子现在明明对数学很感兴趣,而你因为秉持“不超前”观点,反正到小学会教的,放任孩子这方面的求知欲蒸发殆尽,着实可惜;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明明一门心思就是喜欢画画,不巧你却是死忠“超前”派,非要自欺欺人的解读出我的孩子就是喜欢语文数学,用珠心算、拼音、识字填满孩子的所有时间,直至孩子再也不拿画笔,实在遗憾。

很多人担心,如果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了。

如果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了,老师会不会因为照顾那些人的进度一带而过,导致自己的孩子跟不上。我觉得如果老师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理解,而家长的担心是合理的,但是不必过分。学习的决定性力量我认为包括两方面,一是兴趣和信心,一是方法和效率。未“超前”的孩子在一堆“超前”的孩子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看到别人会自己不会而失去信心,继而失去兴趣,这是家长应该首先予以正面引导和保护的,这关乎孩子是否能充分用出自己的力量。

现在很多小学的入学考试题目似乎在暗示进我们这个学校前,我们要教的东西你应该都学过,不管是无奈之举还是不智之选,尽管匪夷所思,却是现实。但另一方面,还是有不少当时并不能通过这项考试的孩子以各种其他方法入学了,他们并不一定会落后,事实上即使暂时落后,很多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很快就能追上甚至赶超。

妈网网友评论

@快乐孟理想:教育最终是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他们需要是带有爱的教育!

@爱死洗胃: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感到恐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师的素质也不都让人放心,常在想孩子的未来,想着想着又害怕起来。

@什麼社會w:寫得很好!!!這種類似的文章也看過好幾篇,每次看到都想:以後也盡量做到不要給女兒太多壓力,享受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但身邊的家長很多超前的學習工作讓我看到後很擔心,很害怕!

@豆豆:很真实,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如何培养好孩子确实是一个令人伤脑筋的事情,做家长的都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谁又能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成年呢?还是尽力去培养吧。

@chenlin00111:我为这个妈妈高兴。我也有个女儿,今年也要升小学,社会现实如此,我们家长又能如何应对?我要向这个妈妈学习。对自己的孩子要投入无限的爱,要懂得怎么样去爱她,要永远信她!!!我鄙视第一个发表言论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本文Hash:9c835cafd8dd2a75973aa03425fc44fc2865588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