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吗?

幼儿园的孩子,除了老师,就是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就没有自己的独立交往。在孩子有限的交往里,父母的意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不会天然反感谁、讨好谁的,只要有人跟他玩,他就很高兴。孩子没有择友意识,父母可有择友意识。大多数父母都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家庭条件好的,穿着打扮光鲜的,说话有礼貌的孩子玩;不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大街上无人看管的,穿着脏兮兮的,粗话连篇的孩子玩。

父母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吗?孩子生活在单纯的小圈子里,对孩子的成长就一定有利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孩子有好坏之分吗?在我看来,每个地方都有相对好与不好的孩子。有的孩子,衣着不光鲜,家庭境遇不好,但孩子本人正直、善良、很有人情味;有的孩子,衣着很光鲜,家庭条件很好,但孩子的脾气很大,说话很冲,把家境不如他的人都不放眼里。你希望孩子跟前一个家贫的孩子玩,还是跟后一个家富的孩子玩呢?我想,有魄力、有自信的家长是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跟那个富家小孩在一起,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那个贫家小孩在一起。每个父母都想孩子学好,不想孩子学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心里,父母不对“好”“坏”孩子有区分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接着,我们要探讨的是:“好”孩子就一定是讨人喜欢的孩子,“坏”孩子就一定是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吗?如果是那样,为什么不少孩子都愿跟那些所谓的坏孩子玩,而不愿跟那些所谓的好孩子玩呢?孩子见着那些讲“文明”的、“守规矩”的、“乖乖巧巧”的好孩子就躲开,生怕父母也将自己变成他(或她)那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是父母的好坏标准有问题,还是孩子的是非准则出现了问题?

在我看来,是父母的好坏标准出现了问题。孩子见着孩子,不管对方家庭地位高低,不管对方在幼儿园表现“好”“坏”,不管对方说话是否“文明”,不管对方动作是否“粗野”,不管对方学没学多少东西,只要两个(或几个)孩子气味相投、性情接近,就会玩到一起。父母是靠理性、世俗观念在替孩子择友,孩子则是靠本能、直觉在择友――父母和孩子的择友标准时常是不一致的。那些淘气的、调皮的、不按成人规矩说话行事的所谓坏孩子,未必就是不讨孩子喜欢的坏孩子;那些听话的、守规矩的、讨成人喜欢的所谓好孩子,未必就是讨孩子喜欢的好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择友标准,自己选择的朋友,未必就不如父母替他选择的;特别是在小时候,孩子凭直觉看人,父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哪有不看走眼的道理?

天真无邪、没有受过污染的孩子是不会看错人的,他们天生就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虚情假意的人,不用父母教诲,孩子本能地就会远离这样的人;心直口快,率性而为,敢作敢为,平等待人,表里如一的人,孩子本能地就愿与这样的人待在一起。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孩子手里的,我们不能受骗于假象,误解了自己的孩子,也误解了别人的孩子。

那么,是不是孩子跟“好”孩子就一定会学好,跟“坏”孩子就一定会学坏?对于大孩子,此话也许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对于小孩子,就未必了。首先,对于小孩子,是不能轻易断定其是好是坏的。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坏孩子;听话、乖巧的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其次,孩子跟“好”孩子也许能玩到一起,也许就玩不到一起。两个“气味”不投的孩子,一个嫌一个脏,一个嫌一个矫情,生活习性不 ,价值观念不同,淘气包跟所谓的好孩子待都待不到一起,怎么可能学好呢?再次,孩子跟“坏”孩子是否会学坏,也是非常不确定的。有的孩子,在哪儿都是讲吃穿、讲排场、讲物质享受,你的孩子跟这样的孩子在一起,比吃穿、比享受,不受影响似乎是不可能的。有的孩子,即使说话、做事野一点、粗一点、莽撞一点、淘气一点,但没有整人、害人之心,没有贪人便宜之嫌,没有飞扬跋扈之气,你的孩子跟这样的“坏”孩子在一起会学坏吗?

最后,我们要探讨的是:用不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用不用让孩子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在我看来,不给孩子的交往画圈是不可能的。我们家长既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比阔斗富的孩子玩,也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欺负人、侮辱人、践踏人的孩子玩,更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诡计多端、心术不正的孩子玩。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孩子生活在比阔斗富、寡廉鲜耻的家庭,能不受其影响,不打上其家庭的烙印吗?让孩子远离这样的人家,远离这样的孩子,就像让孩子远离传染性病毒一样。然而,给孩子画圈,不让孩子跟有毛病的孩子玩,也不现实。哪个孩子没有一点毛病?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一点毛病?如果把所有的有点毛病的孩子都排除在外,你的孩子还能找到一个可玩的孩子吗?你的孩子就不会成为别人规避、远离的对象吗?孩子好到不能再好,也就不真实,不可信了。让孩子跟普普通通,真真实实,有些缺点,有点毛病,但本质正直、善良的孩子一起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生活是怎样的,孩子的交往就是怎样的。父母没有让孩子生活在单纯的小圈子里,孩子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长大了,独立生活、独立交往了,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发憷,不会有不适的反应。

我们父母为孩子的交往画圈,是为让孩子免遭“传染性病毒”的侵害。如果我们画圈,不仅把“传染病”画在了圈外,而且把所有的“细菌”都画在了圈外,我们的孩子在狭小的、纯净的、受人保护的环境里长大,他能融入社会,经受社会大家庭的考验和洗礼吗?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为什么不能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就是因为他们以前的生活圈子太小、太窄了,根本不知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是怎样的。为使我们的孩子具有强大的免疫力、抵抗力、竞争力、适应力,从小就应让他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打交道,锻炼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孩子的生活圈子越大,能耐会越大,出息也会越大。不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怎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用给孩子买图画书吗?

我小时候只读过小人书,除此以外就是满篇文字的书,偶尔能遇上插图好看的书,心中已是很欢喜。等到有了女儿,带着为孩子寻书的眼光走进书店时,才发现这个儿童世界居然可以如此五彩斑斓。沾女儿的光,我渐渐成了图画书迷。

儿童阅读当然从图画书开始,读图有许多的好处,特别是在孩子识字之前可能是最佳的满足求知欲望的途径。而图画阅读在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方面,在情感发育和多方面修养的培养方面,有许多益处。在这个“读图时代”,有许多人都在鼓吹图画书,道理也不难明白。可是一旦具体到自己的孩子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啦。

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我最常遇到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有的图画书文字那么少,图画占主要的篇幅,这样的书买给孩子值吗?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值。但解释起来有点儿困难,比如我小时候就没读过图画书,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说起来如今的孩子的确很幸福。好的图画和用图画制成的书,在过去是稀缺资源,甚至在很久以前只能供在贵族家或是寺院里。今天,只要我们愿意,孩子就能成为享受图画书的精神贵族。

假如童年中缺少图画书的熏陶,会有怎样的缺憾呢?曹文轩先生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感慨,自己小时候连吃点儿肉都困难,更别说奢侈到读图画书啦。他自己是读文字长大也是以研究文学、创作文学为职业的,但不得不承认阅读图画书有阅读文字书不可比拟的开阔感。他断言,未来读图画书长大的一代肯定比自己有更为开阔的胸怀。

第二个问题:

如何教孩子读图画书?

对这个问题,我最诚实的回答是:不知道。我的确不太清楚是怎样“教会”女儿读图画书的。与绝大多数同龄的爸爸妈妈一样,我自己本没有什么阅读图画书的经验。拿起一本图画书,我最初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文字读给女儿听。女儿常常要凑过来,而且时常要插嘴,指着书说“嘻嘻,小狗在尿尿”,“这是谁的脚丫子”,“为什么鹅要带一把雨伞”……有时我把故事读完了,她还说“你还没有讲小哥哥高兴得跳起来呢”。有趣的是,她说的许多事情在我读的文字故事里并没有啊。原来那都是藏在画面里的信息。于是我常常得放下书,和她一起来研究图画里到底有些什么。

女儿3岁多,我们就为她办了借书证,她很快成为少儿馆的常客。有一次,她从书架上拉出一本书,翻了几页,然后很兴奋地叫我:“爸爸快来,这是计盗紫金铃》。”我过去一看,果然是那本书。当时我感到非常震惊!为什么呢?第一,她不认识字,她的识字量不过50字,这5个字她一个也不认识。第二,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版本的西游记》。我们只是一起读过另一家出版社的幼儿版西游记那本书不知读过多少遍,其中就有一个计盗紫金铃》的故事。她完全是凭借两个版本的故事在图画叙事方面的相似,非常自然地作出了判断。这个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

对第二个问题,我想或许还有这样一种回答:向孩子学习读图画书,尝试爱上图画书。如果你也能成为图画书迷,经常和孩子“切磋”,虚心向孩子“讨教”,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迷图画书,对于大人来说,肯定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先生总是很执著地说,他认为图画书是为孩子创作的,但更是为大人创作的。对这一观点,他特别偏执。他最常使用的论据是美国图画书大师希尔弗斯坦的作品。那位大师最 名的作品是爱心树》(TheGivingTree),这本书是黑白的,图文非常简单,讲述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隐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是个深沉感人的故事,据说不少妈妈在为孩子读的时候都留下了热泪。

不过希尔弗斯坦最让我感动的是另外一本图画书失落的一角》。仍然是黑白的,图文比爱心树》还要简单,作为一本书甚至简单到不可容忍的地步。开始只有一条线,然后出现一个圆,它缺了一角,所以不快乐。于是它沿着那条线一路滚,去寻觅它失落的一角。它有许多经历,但都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它终于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角。可是重归圆满的它再次感到缺憾,于是它又让那个角失落,继续它的寻找……

这是个包含了许许多多故事的故事,只不过简化为一条线、一个圆和一个角。它竟然让我感动,也让我想起了女儿。如果不是因为有她,我怎么会“无聊”到读这样的书呢?

用给孩子买图画书吗?

我小时候只读过小人书,除此以外就是满篇文字的书,偶尔能遇上插图好看的书,心中已是很欢喜。等到有了女儿,带着为孩子寻书的眼光走进书店时,才发现这个儿童世界居然可以如此五彩斑斓。沾女儿的光,我渐渐成了图画书迷。

儿童阅读当然从图画书开始,读图有许多的好处,特别是在孩子识字之前可能是最佳的满足求知欲望的途径。而图画阅读在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方面,在情感发育和多方面修养的培养方面,有许多益处。在这个“读图时代”,有许多人都在鼓吹图画书,道理也不难明白。可是一旦具体到自己的孩子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啦。

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我最常遇到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有的图画书文字那么少,图画占主要的篇幅,这样的书买给孩子值吗?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值。但解释起来有点儿困难,比如我小时候就没读过图画书,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说起来如今的孩子的确很幸福。好的图画和用图画制成的书,在过去是稀缺资源,甚至在很久以前只能供在贵族家或是寺院里。今天,只要我们愿意,孩子就能成为享受图画书的精神贵族。

假如童年中缺少图画书的熏陶,会有怎样的缺憾呢?曹文轩先生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感慨,自己小时候连吃点儿肉都困难,更别说奢侈到读图画书啦。他自己是读文字长大也是以研究文学、创作文学为职业的,但不得不承认阅读图画书有阅读文字书不可比拟的开阔感。他断言,未来读图画书长大的一代肯定比自己有更为开阔的胸怀。

第二个问题:

如何教孩子读图画书?

对这个问题,我最诚实的回答是:不知道。我的确不太清楚是怎样“教会”女儿读图画书的。与绝大多数同龄的爸爸妈妈一样,我自己本没有什么阅读图画书的经验。拿起一本图画书,我最初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文字读给女儿听。女儿常常要凑过来,而且时常要插嘴,指着书说“嘻嘻,小狗在尿尿”,“这是谁的脚丫子”,“为什么鹅要带一把雨伞”……有时我把故事读完了,她还说“你还没有讲小哥哥高兴得跳起来呢”。有趣的是,她说的许多事情在我读的文字故事里并没有啊。原来那都是藏在画面里的信息。于是我常常得放下书,和她一起来研究图画里到底有些什么。

女儿3岁多,我们就为她办了借书证,她很快成为少儿馆的常客。有一次,她从书架上拉出一本书,翻了几页,然后很兴奋地叫我:“爸爸快来,这是计盗紫金铃》。”我过去一看,果然是那本书。当时我感到非常震惊!为什么呢?第一,她不认识字,她的识字量不过50字,这5个字她一个也不认识。第二,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版本的西游记》。我们只是一起读过另一家出版社的幼儿版西游记那本书不知读过多少遍,其中就有一个计盗紫金铃》的故事。她完全是凭借两个版本的故事在图画叙事方面的相似,非常自然地作出了判断。这个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

对第二个问题,我想或许还有这样一种回答:向孩子学习读图画书,尝试爱上图画书。如果你也能成为图画书迷,经常和孩子“切磋”,虚心向孩子“讨教”,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迷图画书,对于大人来说,肯定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先生总是很执著地说,他认为图画书是为孩子创作的,但更是为大人创作的。对这一观点,他特别偏执。他最常使用的论据是美国图画书大师希尔弗斯坦的作品。那位大师最 名的作品是爱心树》(TheGivingTree),这本书是黑白的,图文非常简单,讲述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隐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是个深沉感人的故事,据说不少妈妈在为孩子读的时候都留下了热泪。

不过希尔弗斯坦最让我感动的是另外一本图画书失落的一角》。仍然是黑白的,图文比爱心树》还要简单,作为一本书甚至简单到不可容忍的地步。开始只有一条线,然后出现一个圆,它缺了一角,所以不快乐。于是它沿着那条线一路滚,去寻觅它失落的一角。它有许多经历,但都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它终于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角。可是重归圆满的它再次感到缺憾,于是它又让那个角失落,继续它的寻找……

这是个包含了许许多多故事的故事,只不过简化为一条线、一个圆和一个角。它竟然让我感动,也让我想起了女儿。如果不是因为有她,我怎么会“无聊”到读这样的书呢?

本文Hash:8a48c6f1f34fe2176920e625cde3d41c2a9f36c8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