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孩子想象力的丧失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烦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想象力也在逐渐减退,原先活跃的思维越来越定式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想象力逐渐丧失的呢?我们不妨来倾听一下这位父亲的倾诉。

女儿渐渐长大了。成长过程中在收获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东西。我不知道应该喜悦还是苦恼。女儿两三岁的时候,你画一个圆,然后问她是什么,她可以说出一连串的答案:太阳,苹果,嘴巴,皮球,爸爸的自行车……而现在她读小学一年级了,你再问她,她的答案则越来越简单:圆形,比“1”小的零。

难道成长的过程就是思维越来越定式化的过程?是什么使女儿想象的空间越来越窄?

那天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条谜语,是一首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要孩子们回家后猜谜底。妻子给女儿耐心启发:想一想,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女儿说:“爬上树摘。”妻子摇头。“用剪子剪”。妻子叹气。“使劲摇。”妻子脸若冰霜。女儿这时已经不敢再说出新的答案了,好半天,才带着哭腔说:“秋天来了,树叶自己会掉的。”妻子愤怒地指责:“没有风,树叶自己会掉吗?你真笨,谜底就是风啊。”女儿嚎啕大哭。后来,妻子犹有余恨地把这事讲给我听,她没想到我会坚决站在女儿的一边。是啊,单纯面对“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只要结果能够使树叶落下来,什么办法都不能算错。女儿“爬上树摘”等答案好像真的很幼稚,但这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的,为什么只有风吹掉落叶才被认为是唯一正确呢?即使真要科学、严密,首先这首诗就很不严密,因为认为风是叶落的根本原因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不久女儿又遇到了一件更让她感觉委屈的事:一道语文题要学生写出“圆”的反义词,她写的是“扁”,而老师认为应该是“方”,那道题她没有得分。女儿一回家就把她的一个小皮球放掉气,满脸不高兴地说:不圆了,就是扁了嘛,老师为什么说我错了呢?我愣住了。是告诉她学会按老师教的去做以免扣分呢,还是以一种成人才会有的狡狯回答:两种答案应该都可以,但“方”好像比“扁”更正确。我想如果我这样回答,她肯定会更加迷茫:对同样一个问题,在正确的答案之外,居然还有一个“更正确”的。我只好什么也不说,拍拍她的小脑袋以表安慰。

圣诞节到了,老师要孩子们平安夜在大门上挂一双袜子,说第二天就会收到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女儿回家便忙活开了。妻子对女儿在门上挂袜子并不反对,但女儿用红色彩笔给袜子染色的行动被她厉声喝止了。我问女儿为什么要给袜子染色,她说:如果不染色,圣诞老爷爷会以为这只是我晾在外面的一双袜子,给它涂上红色,圣诞老爷爷才会知道这是我专门用来收礼物的。在妻子的嘲笑和威权下,女儿终于没能挂上她迎接圣诞老爷爷礼物的红袜子。第二天,我问她,班上多少同学收到了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她一脸不屑地说:什么圣诞老爷爷,都是骗人的。我暗暗心痛,女儿一扇想象的闸门又永远地关上了。我想妻子绝不是因为吝惜一双袜子,她只是觉得那太无聊无谓,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我们什么时候愿意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去发现成人领略不了的趣味?

过于讲求实用,过于强调非此即彼,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也格式化了。他们开始学会顺应成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收获赞许和许许多多的功利。这自然也算是一种成熟,然而代价却是想象的翅膀 折断了。可问题是,如果缺乏想象,世界将会怎样?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是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然而,她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却是在罗马贫民窟建立的。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如此快乐的学习,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动力。她的成功秘诀在哪里?您可以了解一下,这些孩子的想象力是如何炼成的。

(一)想象与现实的结合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是混龄的学校。她有一次发现,当一批6岁的孩子在一起讨论地球仪时,有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跑过来说:“让我看一下!这是世界吧?哇!现在我知道我叔叔环绕世界三次是怎么回事了!”他已了解到他们手头的地球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

孩子们是如何理解想象与现实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在建立心智世界过程中,先从家里或其他人那里收集了许多词汇,再用他的想象力将其拼凑起来。而这些完全是自由发生的,并非大人教会的。

或许你可能会怀疑,那么,回想一下,父母是如何教会孩子幸福、快乐、悲伤等抽象的词汇的呢?恐怕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自己是如何学会的,这只是一种感觉,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基础,是无法理解和领悟的。

因此,蒙台梭利认为,许多6岁以下孩子的想象力,都耗在玩具或虚幻故事上了,而没有让他们与真实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是不利于孩子想象力发展的。

(二)想象力需要环境

“儿童之家”里,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也想看看大孩子们正在玩的地球仪。他们正在讨论美洲,没人注意他,直到他也插入讨论。

“纽约在哪里?”他突然问道,他们便指给他看。他又问:“荷兰在哪里?”在他们把荷兰指给他看之后,他接着指着地球仪上蓝蓝的部分说:“那么这一块一定是海。我爸爸一年去美国两次,住在纽约。当他出发以后,妈妈就对我说爸爸正在海上。过了一阵子,妈妈又说他已经在纽约了,再过一阵他又到了海上,还说过不久我们要去鹿特丹接他。”

在此之前,他已听过很多很多关于美国的事,现在终于发现它在那里,所以感觉非常快乐。

瞧!孩子们就是这样在虚幻与现实间建立联系的,这就是想象力。或许,父母们会抱怨,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幼儿园。可如果把家里的大人当成那些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同样可以创造这样有助于孩子想象的环境。

苏洵的家庭教育,苏轼和苏辙小时很贪玩,苏洵经常说教却没有效果。于是,他在两个儿子玩耍打闹时,躲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每当儿子围过来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两个儿子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养成了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

可见,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应该完全寄希望于老师和学校,而是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同样可以培养出与“儿童之家”孩子们一样的想象力。

(三)发现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3岁的孩子有时会把汤里漂浮的菜叶,想象成在水里游泳的“鱼”,他用勺子一下一下去“捕鱼”;有时又会把自己当成幼儿园老师,给家长们上课;有时又会假装成医生,给娃娃打针、吃药;有时还会假装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聊孩子间的话题,中间甚至有停顿,似乎在等对方把话说完……

如果父母们认为孩子们只是好 就错了。儿童专家发现,虽然这些被称为“假装游戏”的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却是认知、情绪、语言和感觉运动行为不断成熟的标志,它促进了儿童大脑紧密联结的发展和以后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些正是想象力的基础。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想象力能够更好的发展,父母应该做的不是打断或阻止他们,而应该尽可能地与他们一起融入到游戏当中。当然,父母还可以把期望孩子们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游戏全部融入进去,这才是最有效的早期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蒙台梭利则告诉我们,“3-6岁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阻碍的话,每个孩子都会依自己的法则去发展。”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未来更有创新能力,不使孩子的想象力在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中被扼杀掉,那么,就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享受家庭教育的快乐,让他们自由地舒展通向成功的翅膀!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是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然而,她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却是在罗马贫民窟建立的。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如此快乐的学习,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动力。她的成功秘诀在哪里?您可以了解一下,这些孩子的想象力是如何炼成的。

(一)想象与现实的结合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是混龄的学校。她有一次发现,当一批6岁的孩子在一起讨论地球仪时,有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跑过来说:“让我看一下!这是世界吧?哇!现在我知道我叔叔环绕世界三次是怎么回事了!”他已了解到他们手头的地球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

孩子们是如何理解想象与现实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在建立心智世界过程中,先从家里或其他人那里收集了许多词汇,再用他的想象力将其拼凑起来。而这些完全是自由发生的,并非大人教会的。

或许你可能会怀疑,那么,回想一下,父母是如何教会孩子幸福、快乐、悲伤等抽象的词汇的呢?恐怕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自己是如何学会的,这只是一种感觉,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基础,是无法理解和领悟的。

因此,蒙台梭利认为,许多6岁以下孩子的想象力,都耗在玩具或虚幻故事上了,而没有让他们与真实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是不利于孩子想象力发展的。

(二)想象力需要环境

“儿童之家”里,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也想看看大孩子们正在玩的地球仪。他们正在讨论美洲,没人注意他,直到他也插入讨论。

“纽约在哪里?”他突然问道,他们便指给他看。他又问:“荷兰在哪里?”在他们把荷兰指给他看之后,他接着指着地球仪上蓝蓝的部分说:“那么这一块一定是海。我爸爸一年去美国两次,住在纽约。当他出发以后,妈妈就对我说爸爸正在海上。过了一阵子,妈妈又说他已经在纽约了,再过一阵他又到了海上,还说过不久我们要去鹿特丹接他。”

在此之前,他已听过很多很多关于美国的事,现在终于发现它在那里,所以感觉非常快乐。

瞧!孩子们就是这样在虚幻与现实间建立联系的,这就是想象力。或许,父母们会抱怨,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幼儿园。可如果把家里的大人当成那些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同样可以创造这样有助于孩子想象的环境。

苏洵的家庭教育,苏轼和苏辙小时很贪玩,苏洵经常说教却没有效果。于是,他在两个儿子玩耍打闹时,躲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每当儿子围过来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两个儿子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养成了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

可见,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应该完全寄希望于老师和学校,而是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同样可以培养出与“儿童之家”孩子们一样的想象力。

(三)发现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3岁的孩子有时会把汤里漂浮的菜叶,想象成在水里游泳的“鱼”,他用勺子一下一下去“捕鱼”;有时又会把自己当成幼儿园老师,给家长们上课;有时又会假装成医生,给娃娃打针、吃药;有时还会假装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聊孩子间的话题,中间甚至有停顿,似乎在等对方把话说完……

如果父母们认为孩子们只是好 就错了。儿童专家发现,虽然这些被称为“假装游戏”的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却是认知、情绪、语言和感觉运动行为不断成熟的标志,它促进了儿童大脑紧密联结的发展和以后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些正是想象力的基础。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想象力能够更好的发展,父母应该做的不是打断或阻止他们,而应该尽可能地与他们一起融入到游戏当中。当然,父母还可以把期望孩子们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游戏全部融入进去,这才是最有效的早期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蒙台梭利则告诉我们,“3-6岁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阻碍的话,每个孩子都会依自己的法则去发展。”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未来更有创新能力,不使孩子的想象力在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中被扼杀掉,那么,就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享受家庭教育的快乐,让他们自由地舒展通向成功的翅膀!

本文Hash:3f2a9e5d6d37ad3b2c4dd4e981e7f4b528a4b669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