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激励

孩子最爱听的100句话之“我很感动”

1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件事情很投入时,应及时赞扬说:我很感动!

2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儿,凡事都让父母觉得他有些认真过头:上学迟到了会跟父母大发脾气,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叫醒他;一次小测验没拿到100分,会好长时间都念念不忘。对此,身为大学教师的母亲很不以为然:“考试并不一定要100分,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知识;上学迟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可说了也是白说,小男孩儿照样我行我素,这令他的妈妈十分苦恼,觉得儿子的表现有点儿过分。

其实,过分的是小男孩儿的妈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会坚信许多单纯的东西,并将之视为生命中最神圣的,这是一种纯粹而又强烈的成就动机。

在家长看来,这时候的孩子是十分固执的,你说没关系,但他偏要那样做。其原因就在于意义对于孩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他们无法理解所谓既好又不好、既错又不错等相对的概念。100分有什么意义呢?走过那些岁月的人回望时的确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一开始就不想努力去做到最好,那么他在一生中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如果他从小就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就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如果不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其结果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反而会消解他们最初对生活所抱持的信心,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只要孩子的这份认真是有理由的,或者说孩子的这份认真伴随着积极向上的要求,家长就应该呵护住他们这一份纯真的成就动机,并慢慢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己去体会、发现那许许多多的相对,而不要急着现在去灌输。教育应当顺应孩子的成长历程,同样从童年时代走过的我们,在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的时候,应该用当年的心态,而不是用今天对生活的理解,以免破坏孩子那一份可贵而纯真的成就动机。

吕海滨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他要搞“研究”了,这着实让妈妈乐了一阵子。那时吕海滨才八岁,刚能读些稍厚点儿的书,写些用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爸爸带他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

“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看着儿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妈妈没说什么,只是赶紧让丈夫开车带着儿子上图书馆。临走之前,妈妈对爸爸开玩笑地交代说:“如果图书馆找不到好的参考资料,你们可以到别的地方找找。”

两个多小时后,父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

妈妈翻了翻儿子找来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有的文字说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都是介绍蓝鲸的。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妈妈和爸爸也不断地从儿子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寿命是90年到100年;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到60人……说实在的,妈妈以前只知道鲸很大,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这回海滨告诉了妈妈不少她第一次听到的东西。

这样,吕海滨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是由三张活页纸订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嘴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整地写着吕海滨的名字。 文含四个小题目:介绍,蓝鲸吃什么,蓝鲸怎么吃,蓝鲸的本领。

妈妈不知道吕海滨是怎样决定这些小标题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蓝鲸的饮食问题这么感兴趣。总之,老师要求至少写三个题目,儿子完成了四个,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小标题下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也没有结论,读起来倒也开门见山。

这是妈妈一生中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当然也是一篇最让她感兴趣的论文。妈妈赞赏地说:“看到你做得那么认真,我很感动。”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成长的求知过程中,只要能够感兴趣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家长就应该多加支持;如果孩子还能够很投入地钻研或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父母就更应该去关注和加以爱护,为孩子的投入精神所感动,并要将这种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鼓舞和激励。

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激励!

孩子最爱听的100句话之“我很感动”

1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件事情很投入时,应及时赞扬说:我很感动!

2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儿,凡事都让父母觉得他有些认真过头:上学迟到了会跟父母大发脾气,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叫醒他;一次小测验没拿到100分,会好长时间都念念不忘。对此,身为大学教师的母亲很不以为然:“考试并不一定要100分,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知识;上学迟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可说了也是白说,小男孩儿照样我行我素,这令他的妈妈十分苦恼,觉得儿子的表现有点儿过分。

其实,过分的是小男孩儿的妈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会坚信许多单纯的东西,并将之视为生命中最神圣的,这是一种纯粹而又强烈的成就动机。

在家长看来,这时候的孩子是十分固执的,你说没关系,但他偏要那样做。其原因就在于意义对于孩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他们无法理解所谓既好又不好、既错又不错等相对的概念。100分有什么意义呢?走过那些岁月的人回望时的确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一开始就不想努力去做到最好,那么他在一生中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如果他从小就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就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如果不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其结果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反而会消解他们最初对生活所抱持的信心,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只要孩子的这份认真是有理由的,或者说孩子的这份认真伴随着积极向上的要求,家长就应该呵护住他们这一份纯真的成就动机,并慢慢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己去体会、发现那许许多多的相对,而不要急着现在去灌输。教育应当顺应孩子的成长历程,同样从童年时代走过的我们,在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的时候,应该用当年的心态,而不是用今天对生活的理解,以免破坏孩子那一份可贵而纯真的成就动机。

吕海滨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他要搞“研究”了,这着实让妈妈乐了一阵子。那时吕海滨才八岁,刚能读些稍厚点儿的书,写些用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爸爸带他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

“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看着儿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妈妈没说什么,只是赶紧让丈夫开车带着儿子上图书馆。临走之前,妈妈对爸爸开玩笑地交代说:“如果图书馆找不到好的参考资料,你们可以到别的地方找找。”

两个多小时后,父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

妈妈翻了翻儿子找来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有的文字说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都是介绍蓝鲸的。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妈妈和爸爸也不断地从儿子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寿命是90年到100年;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到60人……说实在的,妈妈以前只知道鲸很大,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这回海滨告诉了妈妈不少她第一次听到的东西。

这样,吕海滨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是由三张活页纸订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嘴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整地写着吕海滨的名字 论文含四个小题目:介绍,蓝鲸吃什么,蓝鲸怎么吃,蓝鲸的本领。

妈妈不知道吕海滨是怎样决定这些小标题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蓝鲸的饮食问题这么感兴趣。总之,老师要求至少写三个题目,儿子完成了四个,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小标题下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也没有结论,读起来倒也开门见山。

这是妈妈一生中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当然也是一篇最让她感兴趣的论文。妈妈赞赏地说:“看到你做得那么认真,我很感动。”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成长的求知过程中,只要能够感兴趣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家长就应该多加支持;如果孩子还能够很投入地钻研或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父母就更应该去关注和加以爱护,为孩子的投入精神所感动,并要将这种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鼓舞和激励。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中国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总而言之“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这些,他们喜爱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是影星或球星,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自己的父母。面对父母的无奈和疑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胡玉顺表示:父母应补上“效能训练课”,从而使自己在育儿生活中更具智慧。换位思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胡玉顺认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在爱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母多是出于本能的爱,却不重视爱的表达方式,不会施爱,因而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在一次咨询活动中,胡玉顺曾接待过一个伤心妈妈。说到孩子两门功课只得了197分时,这位妈妈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着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此时这位妈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妈妈的价值标准是要得双百,孩子没有满足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而换个位置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她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相反,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理念,认为这就是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冷漠,不懂得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只有学会施爱,让孩子体会到爱,并学会去爱别人的父母,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理想的产出。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这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来自:太平洋亲子)

本文Hash:09933ee61dabd173e5374628e42b01b76ef93108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