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游戏顾问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来源,对于父母,游戏则是教育的一种最佳形式。父母除了开辟更大的游戏场地与空间,提供合适且丰富的游戏玩具外,更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去。但父母的思想、行为与孩子毕竟是迥然不同的,应该如何融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玩呢?

守则1:父母需要主动地跟孩子玩、逗孩子开心。

最常用的一种策略是相互模仿动作和声音。比如孩子无意中做了一个类似拍手的动作,父母马上紧跟着做一个拍手动作,然后孩子又会模仿大人,继续学着做下去。还有常见的“躲猫猫”游戏:父母先和孩子脸对脸玩一会,把孩子逗乐了,然后故意躲到一边,孩子就会探头探脑地寻找,父母再躲到另一边,孩子又会跟过来。当然父母也可以借助一些色泽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如动物摇铃、拨浪鼓、彩色积木,这些玩具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两三岁的时候,孩子钟爱假想游戏。这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稳稳当当地走路,活动能力也大为增强,可以自己做游戏了,并且他们越来越钟爱假想游戏。于是父母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不再起引导作用,而是配合着孩子一起玩。比如当孩子举着玩具枪跑过来,嘴上喊着“不许动”时,父母只能举起双手,扮成“俘虏”;当他们改换成拿着玩具针筒,一脸严肃地要给你“打针”时,父母也只好乖乖坐下来当“病人”。

守则2: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动作示范、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等。

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互相猜谜语、玩一问一答的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父母必须遵循这样两条原则。首先,一旦与孩子开始玩了,就要玩到使孩子觉得满意为止,不能因为自己感到厌烦了,就单方面终止游戏。其次,要做孩子游戏的忠实合作者,但是不要去特意讨好孩子,不能一味地顺从他们。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并允许他们去户外玩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

守则3: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与内容,做孩子们最可靠的“监护人”和最聪明的“游戏顾问”。

三四岁或更大的孩子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般不爱跟父母玩游戏。所以,父母最好退居二线,成为游戏的旁观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退出游戏。比如在玩追跑游戏时,有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追上了,一时情急之下,很可能从高处跳下来。父母就得想方设法防止类似的危险因素,还有就是要考虑各种玩具的安全问题。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发生玩不下去的情况。比如在玩“兵捉贼”时,两个孩子都想当警察,都不愿扮小偷,双方一僵持,游戏就没法继续了。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直接给孩子出主意,而是该用一些启示性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他们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而另一方面,毕竟孩子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所以,毫无疑问,父母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但是他们同样应避免过分介入。

父母怎样爱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

父母怎样爱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提醒准爸准妈们注意了,宝宝幼儿期如何学会爱自己的宝宝呢?请认真学习下文!父母陪伴对宝宝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孩子最好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假如其中一个是继父或继母,只要双方互敬互爱,那也一样。父母双方可以在感情上互相支持,他们还能够平衡或者化解对方对孩子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这样,孩子就会对婚姻关系有所认识,长大以后就能够参照某种模式来经营自己的婚姻。如果父母是异性夫妻,孩子就可以真实而又理想化地理解男人和女人;如果父母是同性夫妻,那就需要做出专门的努力,来帮助孩子获得这种有益的经验。这并不是说没有父亲或者没有母亲的孩子就不能健康的成长。很多那样的孩子都过得很好。如果没有父亲,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他们的记忆、母亲的描述,或者他们经常看到的友好男人的优点创造一个父亲的形象。这个综合的父亲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对男性形象的需要。同样地,没有母亲的孩子民可以根据记忆、家族故事、与其他女性的关系,来创造母亲的形象。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妈妈或者有个爸爸匆忙的选择一个不合适的配偶,那就是父母极大的错误。妈妈也是孩子的伙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不光需要和母亲一起做那些反反复复的日常琐事。就像有时跟父亲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一样,孩子也需要和母亲一起参加一些特殊的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看电影、看体育比赛、远足、打篮球或者骑自行车兜风等。不管做什么,母亲都不该把它当成任务,那些活动应该是她和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这种投人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爸爸对宝宝的重要性男孩需要友善的爸爸有时候,父亲可能太想让自己的儿子尽善尽美了。这种望子成龙的愿望常常使他们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不开心。比如,一位急于让儿子成为运动员的父亲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练习接球。很自然。孩子每次投球、接球都很难准确地掌握要领。如果父亲不停地批评他,哪怕是用友好的口气,儿子也会在心里感到不舒服。这样的活动不但没有一点乐趣,反而会使儿子产生一种印象,觉得自己在父亲眼里什么也不是。进而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其实,如果一个男孩既自信又开朗,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就会自然地对体育产生兴趣。而父亲给他的肯定比对他的辅导更有帮助。如果儿子纯粹为了乐趣想玩接球,那么玩一玩还是很好的。男孩并不是因为他生来有着男性的身体,就必然会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要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并且表现得也像个男子汉,他就必须接受外界力量或信念的驱动。有了这种力量或信念的驱使,他才会去模仿他认为友好的成年男子和大男孩的样子,也才会按照他们的样子去塑造自己。只有当他觉得某个人既喜欢他又认可他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效仿这个人。要是父亲总是对儿子不耐烦,或者总是对他发脾气,那么儿子不但会在父亲面前感到不自信,在别的男人面前也会觉得心虚。所以,如果父亲想帮助自己的儿子长成一个信心十足的男子汉,他就不该在儿子哭的时候冲他发脾气,不该在儿子和女孩一起玩的时候批评他,也不该强迫他去参加体育运动。他应该一看到儿子在身边就感到高兴,让儿子觉得自己和爸爸非常亲密。父亲有什么秘密也可以告诉儿子,还可以时常带儿子去旅行。女孩也需要慈爱的爸爸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虽然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父亲的重要性也是同样不容忽视 的。尽管女儿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模仿父亲,但是她会从父亲的赞许中获得做一个女孩和做一个女人的信心。为了不让她觉得自己不如男孩,父亲就应该让女儿感到,不管她是否接受邀请,爸爸都希望能和她一起到后院打球,一起去钓鱼、野营,或者一起观看各种球类比赛等。当她意识到父亲对她的活动、进步、观点和抱负都很感兴趣的时候,她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女孩们懂得去欣赏父亲的男子气质以后,她们就作好了成年的准备,也就可以在这个有一半是男人的世界上独立生活了。她以后同男孩和男人建立友谊的方式,她最终爱上的男人类型,以及她的婚姻生活方式等,都会受到童年时代的父女关系和父母那种互敬互爱关系的强烈影响。爸爸要当好监护人从整个社会来看,虽然很多人仍然认为照顾子女是女性的责任,但是男性也越来越多地参与着家庭劳动,参与着照顾孩子的各方面工作。父亲能够和母亲一样把这些工作做好,为孩子的安全和成长作出同等的贡献。当父母双方共同分担养育子女的责任时.两个人都会受益。即使这种分配并不是完全平均的,也会大有好处。但是,如果丈夫觉得他做这些工作完全是给妻子帮忙,那他得到的益处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意味着他认为带孩子并不是丈夫的事,他的参与只是因为自己格外慷慨大方而已。要知道,只有在平等的伙伴关系基础上,父母双方才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即使孩子的母亲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父亲在外面承担着全职的工作,只要父亲能在下班之后和周末承担起料理孩子的一半工作(还要参与家务),那将是对孩子、妻子和他自己的最大善待。一天下来,母亲的管理能力和耐心可能已经非常有限了(如果父亲一天到晚独自和孩子在一起也会这样)。其实,孩子们从父母的不同领导风格和管理风格中都能得到益处,这些风格既不互相排斥,也不互相削弱,而是互相丰富、互相补充。如果父亲认为做家务是自己分内的事情,那么,他就不会只为减轻妻子的负担或者为了陪伴妻子才去做家务,他会认为这些工作对家庭的幸福至关重要.不仅需要判断力,还需要技巧。他会认为他和妻子对家庭负有同样的责任。如果你们希望儿子或女儿长大以后也能这样看待女性和男性的能力和作用,那就要让他(她)看到你们的实际行动。友好而宽容的父母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需要有待在父母身边的机会,也需要父母欣赏他们,和他们一起做事。然而,父母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里最想做的事就是放松一下。如果父母明白自己的友好态度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他们就会更愿意做出适当的努力,起码跟孩子打个招呼,回应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希望父母分享某种乐趣的时候,父母应该表现得比较感兴趣。这并不是说一位尽职尽责的家长就应该突破极限地勉强自己。宁可和孩子高高兴兴地聊15分钟,然后跟他们说“我要看报纸了”,也不要和孩子气呼呼地玩上一个小时。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游戏,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早在2004年,我就在成长论坛上“认识”了醉梅老师。当时,醉梅老师是《成长》杂志的主编。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鼓励年轻父母和教师写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和分析。这一点被我“偷学”到了。后来,我也非常注重积累生活中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分析。不过,那时的我非常稚嫩,竟然没有勇气与醉梅老师深入交流,但醉梅老师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两年前,我在中华家庭教育网上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网络班的学习,和醉梅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在我的心目中,醉梅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不仅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老师。每次读醉梅老师的文章,我都感到受益无穷——案例是如此的鲜活,分析是如此的深刻,建议是如此的中肯。

前不久,得知醉梅老师要出版《好父母会游戏》一书,我真为年轻父母感到高兴!

随着我对手稿的阅读,越来越觉得用“智慧”二字来概括醉梅老师再恰当不过了。我感觉她就像魔术师,随时随地都能变出让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能引导孩子跟着她的思路走。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只要我陪在孩子身边,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冒出很多游戏点子,或许是当时的情境激发的吧!”原来,醉梅老师一直有游戏意识,能灵活自如地驾驭游戏,轻松自在地创造游戏。

我想,如果我们父母能把这点“偷”学到,那该是多大的收获呀!可不是吗?源自她育儿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动的游戏故事,都被她归在了某个方法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方法以及提供的游戏启示来扩展和延伸游戏——我们也学当游戏魔术师!正如她所说的:“我这本书这样设计,就是想让父母们能够从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造、变通与思考。因为学会创造是一种教育资源,学会思考是一种游戏能力。”12下一页

本文Hash:2cc3857afaf1fa5c383d831038f37115d58427da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