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放下妈妈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是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妈妈才能全面地了解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

・家教案例

6岁的华华上幼儿园了,和其他伙伴相比,华华明显成熟很多。这与华华妈妈对她的教育方式有关。

妈妈把她看做独立的个体,每次当华华不听话或是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都会蹲下来和她说话,因为华华矮,妈妈蹲下来正好眼睛能和她平视,华华的内心得到了尊重,也就能听进去妈妈的教育和建议了,所以别人都夸奖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专家解析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妈妈习惯站着和孩子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很少顾及孩子内心的想法。

很多妈妈喜欢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对孩子颐指气使,这样往往不会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妈妈要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妈妈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讲究平等和真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意识到妈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和信任他人,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困惑告诉妈妈。妈妈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难题,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只是妈妈的一个简单动作,而对孩子的意义则非常重大。这是妈妈对孩子的尊重,把孩子看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是对孩子存在价值的肯定。

建议一妈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

不少妈妈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他们就应该什么都听自己的。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孩子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愿做事,妈妈就会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摆出权威的架子,丝毫不照顾孩子的感受。

陈铭的妈妈在家里享有绝对权威,从来说一不二,她决定了的事情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今天,陈铭本想去同学家玩。妈妈却说:“不行,先练两个小时的琴,再出门。”陈铭说:“过两个小时就中午了,我还玩什么。”

妈妈不听他解释,说:“我的话呢,你都当耳边风啦。星期天练琴两小时再出门,是规矩。”陈铭说:“我跟同学都约好了,回来再练就不行吗?”妈妈坚决地说:“不行,这事没有商量。”陈铭知道妈妈的脾气,只好沮丧地去练琴。他跟好友解释,自己中午才能到。陈铭一直和妈妈关系很僵,妈妈让他感到很压抑。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妈妈凭借着自己的权威地位,通常无视孩子的权利。学会沟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前提。妈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与自己的孩子真诚对话。

建议二妈妈要平视孩子

孩子内心敏感,很重视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对于妈妈来说,蹲下来、平视孩子,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但是在孩子看来,却是妈妈在心理和人格上对他们的平等态度。这是孩子获得认同感的主要途径。

很多妈妈习惯站着和孩子说话,并且经常用命令的语气,以此来显示自己居高临下的地位。孩子对这样的妈妈可能会表面尊重,但是内心不会赞同,这对亲子关系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建议三妈妈要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换位思考,是妈妈应该掌握的教子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妈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合格的妈妈与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关系。妈妈学 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看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建议四妈妈要增加和孩子的亲密度

妈妈要将孩子看做自己的朋友,怀着责任心和爱孩子的心,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圈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明白孩子心中的想法,以及他们行为的真正动机。

徐婷在心理上存在着对妈妈的敬畏,因为妈妈是老师,日常生活中又是不苟言笑的。徐婷和爸爸的关系很好,她将自己的这种心情告诉了爸爸。妈妈听到爸爸的转达后,做了自我批评。

第二天,妈妈下班回家后,就来到徐婷的卧室。当时徐婷正在写作业,妈妈蹲下身子,摸着她的头,耐心询问她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和同学们的相处情况等。此时的妈妈,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严肃,有的只是浓浓的母爱,徐婷主动向妈妈打开了话匣子。从那之后,徐婷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融洽。

妈妈要增加和孩子的亲密度,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等。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诚意,这时妈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自觉地和妈妈说自己的情况,妈妈再施以恰当的指导,家庭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建议五妈妈的心灵也要蹲下来

妈妈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仅身体要蹲下来,心灵也应该蹲下来。将自己的心放到和孩子同一水平,不要只讲求形式,身体蹲下来,心理上却还有妈妈的权威和优势。只有心灵蹲下来,孩子才会看到妈妈的诚意,乐意将自己的心情和困惑与妈妈交流,这样才会减少妈妈了解孩子的困难,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

如何与孩子交流不妨蹲下来跟孩子对话

导读:因为我们身材都比较高大,让孩子一直仰视你,这只会给亲子间的沟通带来不好的影响。可以想一下自己昂视别人的感觉,你就能真正体会孩子仰望你的感觉。

跟美国邻居相处久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蔡宁竟然也被同化了。

“蔡宁,来,给我们讲讲,你总是半蹲下去跟孩子们说话,到底是有什么讲究啊?”

“这个,这个……”她好像心里明白但嘴上说不出个一二三啊!

周末的时候,蔡宁家里来了一堆朋友,都是她平时的好姐妹。最近她一直在忙工作和儿子的事情,跟她们来往得少了些。这不,大家都不乐意了,携儿带女纷纷来到她家,誓要玩个痛快再回去。

这群姐妹大多都结婚生子了,所以蔡宁的家顿时乱成了一团,有大人愉快的谈话声,还有孩子们你追我赶、你说我笑的嬉闹声,好生热闹。

“蔡宁,你最近在忙什么?工作很累吗?”

“小宁,听说你家对门新搬来了美国邻居,好相处吗?”

“小蔡啊,不是我说你,最近你可是越来越过分了,竟然这么长时间不去找我们玩,快把我们忘了吧?”

“就是就是,对了,把你那美国邻居也叫过来一起玩怎么样?正好看看我的英语退步了没有。”

“人家会说中国话,普通话比你说得还溜呢!”

“啊?真的假的?那我可一定要见,一定要见见!”

“你啊……怎么好奇心就那么重呢?”

“哈哈哈……”

大家很开心地闹成一团,蔡宁好久没这样跟朋友们聊天了,顿时觉得心情格外舒畅,谈笑间,她也不时地注意着孩子们的动向,见他们也很愉快地在李博文的房间里玩着各种玩具和游戏,便也放下了心。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她跟两三个擅长做饭的姐妹们起身去厨房准备午饭,剩下的人依旧在客厅里愉快地谈论着。

“阿姨,我也要帮忙。”这时,一个小女孩小跑着进了厨房,像模像样地挽起袖子站到了蔡宁身边。

蔡宁下意识地就蹲下身子,与她目光平视,和蔼地说道:“宝贝乖,去外面跟小哥哥小妹妹们玩,厨房里不安全,万一碰伤了怎么办。”

“那好吧。”小女孩撅起嘴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拎着一个袋子跑了进来,“阿姨,妈妈说这是送给您的礼物。”

她又弯下腰,用干净的手轻轻掐了掐她的小脸蛋,“谢谢宝贝,宝贝真乖,能帮阿姨剥颗葱吗?”不想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她把最轻松也不会受伤的活交给了她。

小女孩高兴地接过葱认真地剥了起来,旁边的两个朋友也都直夸她好乖,最后剥完葱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跑了出去。

“蔡宁,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个朋友一边切菜一边说,“你刚才跟小女孩说话的时候,怎么总是弯下腰呢?”

“对对,我也发现了,一共弯了三次?还是四次?”

“啊?真的吗?没有吧?我自己都没注意到啊。”蔡宁想一想,好像并没有这么回事。又说笑几声,这个问题暂时被遗忘,大家又忙活了起来。

“阿姨,你看这是我叠的纸飞机,可是为什么飞不起来呢?”小女孩走了没一会儿,又有个小男孩跑了进来。他在外面问了一圈,可是大人们都忙着聊自己的,没有人答理他,他只好跑到厨房找妈妈,可又没看见妈妈的身影,只好向蔡宁发问,“阿姨,你能帮我看看吗?”小家伙歪着脑袋,带着稍许不安,似乎怕又被赶走。

“来,阿姨擦擦手帮你看看。”蔡宁正好刚忙完手里的活儿,洗了洗手后擦干净, 弯腰就蹲了下来。

“看吧看吧,又蹲下去了,还不信我们说的。”这时,正在炒菜的姐妹回头正好看见她弯腰的一幕,便喊了起来,声音有些大,把客厅里的几个姐妹也吸引了过来。

“怎么了?”

“我说她跟孩子说话为什么总是蹲下去,她还说自己没蹲,这不是又蹲下去了,嘿嘿,被我逮了个现行吧。说说,你这是怎么回事,跟孩子说话,还得弯下腰来?你也太把他们当回事儿了吧。”

“对对,刚才我在客厅里也纳闷呢,对这几个小兔崽子也这么客气,看把他们哄的,都直嚷你好呢。”说话的是刚才小男孩的妈妈,显得还有些“吃醋”呢。

“这个,嘿嘿……”蔡宁目光向下一看,还真是蹲下来了呢,什么时候竟然有这毛病了呢?“好像是跟我的美国邻居学的,只是具体道理,好像在网上有看到过,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是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吧。”

“啊?是这么回事?”

“应该是。”

“对了,反正饭也快做好了,小蔡,你去把你的美国邻居叫过来一块吃饭怎么样?我真的很想认识认识她呢,顺便让她解说一番。”

“啊?这有点……不太好吧?”她心里叫苦连连。

请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请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很多年轻的父母或许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孩子越大,越难以沟通。“我不要穿这件衣服,太紧了。”“我是对的,你才错了。”“你去哪儿?我也要去。”……诸如这些事情,日复一日,我们常常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然而细想想,作为父母,我们也许存在一些不恰当的习惯:是否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他们说出真实感受;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用手指指着孩子;当孩子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我们是否火冒三丈;最后谈话结束,我们是否会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子间的沟通,作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我们都应该考虑。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时,我开始反省,并留意自己的言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说话方式,并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首先,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学会快乐。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有段时间,我特别忙,回家时已是筋疲力尽,经常没和儿子说上几句话就睡着了,还时常因为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就发火、不开心。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牛奶洒到他心爱的图画书上,他情绪激动地大喊大叫,大声指责:“你为什么这么不小心?”活脱脱一个成人缩小版,我才惊觉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在家中说一些消极、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的话,孩子也会感觉到不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所以,父母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应先学会关心自己、放松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其次,沟通讲求艺术。与孩子的沟通,实际上是两个生命的碰撞。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要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可以称赞说,“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2、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要专心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听音乐会、参观绘画艺术展、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3、要让孩子发表意见。不能永远只是你说孩子听,不管孩子对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给他说话的机会,一定不要在孩子没有说完他的话时,就对孩子发脾气。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与,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应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此,他们也会尊重长辈。

4、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可能很多父母在和老师或者亲朋好友谈论孩子的优缺点时,都是肆无忌惮的,从“不好好吃饭”到“今天被老师批评了”,把孩子的缺点像空气一样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曾经有位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跟人闲谈,话题扯到孩子身上,说“他有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孩子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况下不该向他人提及。这孩子从那天起,开始拒绝和母亲沟通,甚至有抵触行为。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牢记:不要到处宣扬孩子的隐私,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能真正把你当成能讲知心话的朋友。

5、多赞美,少批评。也许父母从来没意识到,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你怎么就不能像隔壁的某某呢?”“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这些话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但是恰到好处的赞美、欣赏则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所以父母对孩子要多了解、欣赏、赞美、鼓励。因为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总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沟通,别希望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只有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本文Hash:1c85b1e6aedf0424142057059be4bec64f72caf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