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忌讳“咆哮”

家庭教育中的“咆哮”是可取的吗?显然不是!河南项城一名因自己孩子座位问题大闹校园的官员被免职。都说中国人是最爱孩子的,可在怎么爱的问题上,有人常常犯糊涂,此事件无疑又添了一个现实注解。对这位醉酒驾车闯入校园、咆哮叫骂约1个小时的官员,网友冠以“最牛咆哮哥”的称号,讽刺他是“官不大,威大”。家庭教育中忌讳“咆哮”权力的咆哮常有,但权力公然为孩子咆哮却不常见。所以,在纠结于权力失范问题的同时,笔者更愿意把“最牛咆哮哥”看做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从这样的咆哮中,分明看见了前几日某名人之子打人事件的影子。诚然,这位官员的孩子将来什么样现在还不好说。试想,如果此次事件没有被公开,校方与这位官员达成了某种默契,那在孩子的眼中,这种权力的蛮横就会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进而会为自己的父亲拥有这种权力而自豪,再进而把这种权力当成自己的某种资源,于是,效仿这种蛮横就会变成一种自然的结果。那时,这位官员的孩子,与现在不断出现的骄横的“官二代”、“富二代”们,不会有什么区别。权力也好,名气也罢,都是公众赋予官员和名人的。它们从来也不是官员和名人的私人资源,更不该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中扮演异化的角色。可现在,打人的名人之子和咆哮的官员接连出现,已然表明,在拥有权力、财富或名气的那群人里,有相当一部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偏差。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咆哮的爱实在扭曲得厉害。甚至于,偏狭得只剩下纵容和娇惯。孩子不懂事,父亲却不能装不懂。权力拥有者和名人本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借由公众给予的权力和人气,他们不仅应在职业领域有称职的表现,更应在职业之外保持良好的公共形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榜样和示范,而其家人的言行,也是他们公共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公众借以判断他们言行是否符合相应规范的重要参照。因此,官员和名人不仅应该严于律己,也须以一种责任心严于约束自己的家人,决不能放纵。对孩子而言,生在权力和名利之家也许是种幸运,然而一旦为名利、地位所累,就会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其结果只能是害了孩子。而一些官员、名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功,其成功在于在权力和名利的光环笼罩下坚守自我、不迷失,在于他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虚心探求家庭教育的奥秘和艺术。小编总结:作为家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最初的启蒙老师,若不以身作则,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信服并且学习呢?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中学到良好的品格,父母必须从己做起,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中的忌讳和倡导

家庭教育应该倡导什么,又应该忌讳什么呢?听专家有什么看法吧!1、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的画,老师看了看,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家庭教育中的忌讳和倡导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2、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3、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家中所作的决定或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之,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但更需要宽容。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应三忌”,将会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朱玉侠小编总结: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非常小心翼翼,为了孩子,这也无可厚非。不过,应当做些什么,不应当做些什么,如何拿捏尺寸,这些要明确哦!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忌五句话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忌五句话

无论父母的工作、社会地位、家境的差距有多大,可在面对孩子时,他们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家长。很多父母在接受采访时声泪俱下地向记者倾诉他们教育孩子中的不解、懊悔和担忧。这些父母无论曾经有多少成功的经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长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你怎么这么笨,以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孩子做错题目时,这句话是很多检查作业的家长都挂在嘴边的,虽然说者不一定有心,但是孩子却会听进心里去。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打击,而产生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面有自卑感,对父母产生逆反思想,进而厌恶学习,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其实"好孩子的进步是赏识出来的",孩子犯错总是难免的,家长采取的应该是更多的赏识教育方式,站在孩子的位置考虑问题,给予他更多的人文关怀,帮他一起解决问题,教给他正确的方法。

“住嘴,你再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孩子顶嘴时,家长都爱说这句话,虽然很多孩子在家长说了"住嘴"以后就真的不继续说话了,但是心里面的想法可是越来越多了,有的在想:"我明明就是对的,懒得和你说了。"也有的仅仅只是因为知道继续顶嘴的话将会挨打,所以碍于棍棒的威力而停止争辩,实际上心里是不服气的。其实,孩子顶撞家长并不是一件坏事,每个孩子都有其自己的想法,一味地顺从父母并不是件好事,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争辩的权利,耐心地听孩子说完,指出其所说的不对的地方,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发掘孩子的个性。

“绝对不行,这事我说了算”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威。但是父母的权威不应该建立在孩子惧怕的基础上,作为父亲,应该在孩子面前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主义,而作为母亲,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一种母性特有的人文关怀,不能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和说法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来一票否定。

“你爱怎么就怎么,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

作为父母,会对孩子说不管就不管吗?答案是不会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所谓不管的话只是一时生气才说的,但是年幼的孩子可不会这么想,他听见这话后只会认为爸爸妈妈真的就不管他了,而伤心难过。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很多错误的,犯错并不可怕,因为犯了错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面对孩子错误时,家长千万不要放弃,应该给孩子机会来改正,否则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进而做出一些自暴自弃的行为。

“如果你考试得了第一名,我就给你买......”

这是一句最直接有效的激励孩子的话,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就是贪吃贪玩吗,在这种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确实会为了自己想要的、想吃的东西而努力。但是,外部的动机却是不可持续的,家长不应该靠物质刺激来促使孩子上进,而是要帮孩子树立雄心壮志,让孩子产生内部动机,因为只有内部动机才可能长期地让其不懈地自发努力发奋学习。

本文Hash:b45382b758c91053940c80b31a5a86b7562cf830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