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八件事情早不得!

在宝爸宝妈的眼里,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任何事情都要先人一步才行。然而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做得越早,越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这就应了“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爸爸妈妈快来看看,这些不能早的事情,切莫乱做。

孩子学走路别太早

孩子学步早不得

人们一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幼儿学步越早越好。确实有许多婴儿在1周岁前就能蹒跚上路,国外甚至还有6个月的婴儿学步成功的纪录。

但根据国外眼科专家的一项新研究,不满周岁的婴儿,学爬比学走更合适。原来,婴儿刚出生时都是近视眼,这种情形将持续到孩子一周岁以后。爬行是宝宝视觉系统健康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关键阶段。故专家建议:未满1周岁的婴儿,宜学爬,不宜学走,否则较易产生儿童视力发育障碍。

如今小学生中“小眼镜”越来越多,原因错综复杂,但婴儿过早地学步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太小的宝宝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都尚差,学步时跌跤甚至受伤的可能性会增加,由此引发的强烈“挫折感”往往让不足周岁的宝宝难以承受,情绪上很可能出现不安、紧张,这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背古诗早不得

在家长的压力或鼓励下,不少孩子都学会了不知所云地背诵多首古诗。颇感得意的家长还会不时让孩子当众表演。殊不知年幼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古诗蕴涵的深刻意义,这种“背诵”无异于鹦鹉学舌,无论对孩子的语言学习,还是文化修养提高都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建议家长不妨让孩子背诵一些他能理解的、发音也简单的儿歌,在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效果一定比背诵古诗好得多。

用筷子早不得

尽管手指动作的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但也要以大脑发育到一定水平为前提。太早学用筷子其实无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在2周岁之前,学用勺子吃饭更为适宜,等孩子3-4岁时再练习使用筷子也不迟。

跟孩子讲道理别太早

接受专业运动训练早不得

家长都“望子成龙”,有些人喜欢早早地将幼童送去接受专业的运动训练。美国儿科医生协会的专家研究发现,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可能还会对孩子身心两方面造成严重伤害,比如造成肌肉或韧带拉伤、骨骼受伤、食欲缺乏、情绪异常、女孩初潮提前、心态自负或自卑,等等。

戴手套早不得

有家长怕宝宝用指甲抓伤自己,所以会早早地给宝宝戴上手套。到了冬季,宝宝们也被戴上手套保暖。这些原本无可厚非。但幼儿戴手套,特别是长时间地戴手套,其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弊端。

比如,戴手套后手指活动大受影响,宝宝手指功能的自由发展便受到阻碍,而肢体活动是由大脑来控制的,尤其是手指的活动对正在成长的大脑发育很重要,由此智力发育便可能随之而减缓。

听道理早不得

经验的父母都知道,跟2岁的宝宝讲“大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因为这么小的宝宝还没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去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欲望,也不会对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做合理抑制。

当家长发现宝宝跟其他孩子争抢玩具时,需明智地对宝宝予以足够的尊重,而千万不要用“自私、小气”这样的字眼来教训宝宝。您得“默认”孩子的“自私”或“小气”,再在合适时机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克服妒忌,并学会与别人合作和分享。

接触宠物早不得

婴幼儿最好少与宠物亲密接触。因为宠物的毛发、皮屑、唾液、粪便等都是危险的过敏原,容易被孩子从口鼻吸入身体。婴幼儿身 的抵抗力差且较为敏感,接触宠物如狗、猫、鸟等,还可能产生不良的过敏反应,如眼睛红肿、流泪、鼻塞、咳嗽、哮喘,等等。

此外许多宠物身上多毛,清洗不易,其毛发、分泌物、排泄物中皆存有许多未知名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如虱子、疥虫),容易转移到幼儿身上导致怪病。

孩子学写字别太早

学写字早不

为了培育“神童”,一些家长很早就教孩子写字。实际上,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来说,幼儿期儿童神经抑制机能还很差,并不能过久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或从事过分细致的作业活动,或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因此,过早地要求幼儿以正确的姿势和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文字,特别是汉字,不仅会使孩子力不从心,还加大了他们罹患近视的危险。专家们建议,5周岁之前,原则上不宜教写字,更不宜给孩子定下写字的任务指标。

小编视角: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爸爸妈妈即便是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却也不能违背了自然规律,否则早教不成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莫让自己的心急造成“揠苗助长”的悲剧。教育孩子,本来就是漫长的事情,为何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

另外,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也变得快速起立。爸爸妈妈恨不得从孩子出生起就让他开始学这学那,似乎这样才能让他在将来真正接受学校教育时,抢跑在前面。这样急切的心态,往往会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变得浮躁起来。

早教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母也不计较昂贵的学费。早教真的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吗?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母也不计较昂贵的学费。早教真的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吗?

有部分家长发出疑问:在社区里接受早教,也能学到英语等知识吗?社区跟早教机构的课程一样吗?对此,教育专家表示,早教并不是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家长也不要盲目攀比。

前不久,家住红桥区千里堤佳园东里的李女士带着快3岁的女儿在家门口的红桥区23幼上了一堂公益“早教课”。课上,女儿不仅接受了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参与了两项户外活动,李女士自己也聆听了一场专业的幼儿营养膳食讲座,“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早教服务,真贴心。以后我会经常带孩子来幼儿园参加这样的活动。”李女士说。与她不同的是,虽然知道所住的社区也提供类似的早教服务,但是家住河西区的高女士依然把2岁的儿子送到了早教机构,“都说0至3岁是孩子脑部发育的关键期,我希望这个时候孩子多接触外语,开发智力。我觉得家长可以到社区接受一些科学育儿指导,孩子还是应该送到早教机构。”

那么到底0至3岁的孩子需不需要“提前起跑”?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放认为,孩子的成长在不同年龄段有先有后,只要孩子是处于正常发育期内,家长不用过早、过度地让孩子接触文化知识,更不可盲目攀比。

幼儿家长应多学习科学的早教知识,明确在特定的年龄段,孩子应具备的各方面能力,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

本文Hash:f69037ad6ab387676898ca4cc872c548f67945a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