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手是智力发育的标志

问:我的宝宝2个半月了,最近他总是舔拳头,有时隔着衣服他也舔得很带劲,这两天突然喜欢吐舌头,大人越是反对他越是吐得厉害,还显得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不知道这些情况要紧不要紧?我妈说这是坏习惯,所以一定要及早纠正,可现在能纠正过来吗?

答:首先应该恭喜你,你的宝宝在智力方面又有了一个新的进步。因为孩子吃手必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将手先放在自己的眼前晃动,这是给孩子视觉的一个刺激,开始认识手。二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指挥,学会将手准确地放在自己的口腔内进行吸吮。孩子完成了手、眼、脑功能的协调动作,开始把手作为一个工具使用,这是孩子智力方面的一个大的发展。

另外,孩子也要进行感知方面的刺激,敏感的器官是皮肤和嘴,其中以嘴最为敏感。通过吸吮手来探索外面的世界(当然,他还不知道手是他身体中的一部分),认识外面的世界。孩子也可通过吸吮手来获得安慰,满足自己情感的需求,获得安全感,这是一种自慰,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行为不用纠正,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必然。

舌头是孩子一个集“感、知觉”为一体的器官,从新生儿期孩子就可以通过模仿成人学会吐舌头,这也是孩子探索外界的一种方式。个别牙齿发育早的孩子,在2个多月时可能因为乳牙在牙龈里发育引起口腔内不适,出现这个动作。制止孩子的这个动作对于2个月的孩子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他还没有形成记忆力。

不过如果孩子在吐舌头的同时,还出现哭闹、不敢吸吮奶头等情况,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口腔内出现了问题,家长要仔细检查。

这里提醒家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孩子喜欢吃手或其他物体,这样就面临着一个清洁的问题。家长要将孩子一切可能用来吸吮的物件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勤给孩子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孩子身边不要放置有毒有害的物体,避免孩子误吸,出现意外。

(2)、对于接近1岁的孩子,应该尽量减少吃手或其他物体的机会,平时让孩子吃饱吃好,不要养成吃安抚奶嘴的坏习惯。细心、关心、体贴和照料你的孩子。分散孩子对吃手的注意力,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其他方面。

对于2~3岁的孩子还吃手,就是一个不良习惯了,需要给予纠正。方法如下:

首先检查自己,是不是给予孩子一定的关怀和体贴,让孩子从你的爱心中获得了安全感。而不是态度粗暴,生硬制止,使得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做法只能起到强化这个坏习惯的作用。

可以用转移兴趣,淡化吃手的办法,使得已形成的坏习惯逐渐消减和消退。

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孩子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标志

若宝宝长期养成吃手的坏习惯,对其未来的个性发展会有诸多不利影响。宝宝吃手不仅会影响宝宝身体的健康,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焦虑,紧张,自卑或是抑郁这类的不良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们应该正确引导宝宝,纠正宝宝吃手的不良习惯。

如何让宝宝戒掉吃手的习惯: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耐心。因为宝宝也有逆反心理,强行阻止宝宝的吃手习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强化这一行为。在给予宝宝关爱的同时,爸爸妈妈应让宝宝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还有更多的用途,多多鼓励宝宝探索小手的技能,鼓励他去触摸,去探索和去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

2岁以下的宝宝吃手父母们不必担心: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宝宝呱呱坠地,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还没有成熟。所以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

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本文Hash:9c7f629640cfc30ef3c226e584696ef860f0ea81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