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莫要滥用婴儿车

快速搞定策略里很明显的一个事例算是婴儿车的使用了。本来婴儿车是家长们推着那些尚在襁褓中,或者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走来走去用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把已经学会走路、也应该走路的孩子放入婴儿车中,大街上坐在婴儿车里的有很多都是三到四岁的孩子。家长们选择婴儿车倒是方便了自己——不得不承认,有了小小的婴儿车就能让带着孩子出门的家长走起来更快。但是想想这样做带来的坏处吧: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们不再能驻足观看鲜艳的花朵,甚至连马路上发出夺人心弦的爆裂声的地方也不能多看一眼。家长选择婴儿车是权宜之计中最典型的事例了——的确,婴儿车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家长们路上可以跑得更快,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不用时刻关注小家伙走路时的安危。

从长远来看,把一个会走路的孩子圈在婴儿车里,意味着剥夺了孩子活动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机会。可惜的是,家长们并不知道,孩子的这些实践机会,对他们的体力锻炼和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学前儿童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积极探索来发展自己的。初学走路的孩子会不断地熟悉走路(和跑步)的技巧,还想仔细研究周围的一切。然而,被塞进婴儿车里快快地推着,孩子既不能跳进泥坑里踢来踏去,也不能盯着叶子上小小的昆虫看看它们究竟要干什么。而且,蹦蹦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三四岁的儿童会对户外运动乐此不疲,他们更适合在户外运动。不仅如此,一路推着婴儿车的父母们回到家后早已疲惫不堪,而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却精力过剩——这样的看护者和孩子可是个糟糕的组合。

相比而言,如果你作出具有长久意义的选择——让孩子自己走路,不仅能使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周围世界中去,还能让孩子获得新的身体技能。当然,对大人来说是慢了一些,对孩子来说却是极好的体验。其实,如果你也能放慢脚步去闻闻玫瑰的芳香,也会获益匪浅呢!

父母要了解婴儿的心理需要

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父母要更加注重婴儿心理的需要。从下面的文章可以了解的更多一些,对父母会有一些帮助。

满足婴幼儿情感上的需要

婴幼儿对母爱特别需要。有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经常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互相注视,母亲经常抚摸孩子的皮肤、头发,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孩子就会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促进心理发育。因此,母亲要多抽一些时间对婴幼儿进行爱抚,给予孩子较多的皮肤接触,使其有安全感。当然,这种抚爱要适度。如果每时每刻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变得依赖性强,毫无主见,反应迟钝,难成有用之才。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独断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拘束、不满足、忧虑不安,纵容式家长的子女常会出现不安全感、幼稚、无自信心的性格,民主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成熟、自信、喜欢探索并且能自我约束。当然,孩子的智力与判断水平有限,家长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指导好,尊重孩子的人格,纠正其不良的一面。

避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学家认为,不要过早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例如,过早要求婴幼儿控制大小便,会引起孩子情绪紧张;过早、过严地要求婴幼儿学习,会使其产生焦虑、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在孩子不听话时,不要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因为婴幼儿常常将想像加以夸大,会造成恐惧心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过严,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孩子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溺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过分依赖,在困难面前退缩,而且容易发生神经衰弱症。

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

主要表现为吸吮与营养。吸吮是婴幼儿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婴幼儿脱离母体后的半年中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同时吸吮又能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因此,应该予以满足。若不能满足,婴幼儿易产生口腔疾病,以后还会变得特别馋。但吸吮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婴幼儿长大后难以改掉吸吮的习惯,产生吸吮手指等现象,还会造成厌食、睡眠不好、爱哭,甚至变得神经质。充足的营养对婴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养成定时、定量喂养的习惯,既有利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又可以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满足婴幼儿社交上的需要

1岁多以后,孩子开始独立行走,语言迅速发展,能用语言与周围人交往。这时要尽可能让孩子与周围环境接触,多同小伙伴玩,增进知识,开扩眼界。如果孩子生活在孤独的环境呈,时间一长,会产生自闭心理,不仅对周围一切不感兴趣,还会在语言发育上产生障碍,甚至口吃。由此而造成孤独、迟钝、羞怯和自卑的性格,并伴有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等。

婴儿咳嗽父母不必担心,只要婴儿健康就行

进入梅雨期之前,或开始刮台风的9月份,一向不怎么咳嗽的婴儿,有时在夜里睡觉或早上醒来时要咳嗽一阵儿。夜里咳嗽时,会把晚上喝进的奶也一起吐出来。父母看到婴儿呕吐非常害怕,急忙给婴儿量体温,可结果根本没有热,状态同以前一样。可是,父母还是对咳嗽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去看医生。医生往往做出婴儿气管不好,或"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此时,若将手放在婴儿后背上,能感觉到胸内部好像有风箱一样,并可听到呼噜呼噜的积痰声和"咝、咝"的喘息声。

当然,也有从生后1个月这些症状就反复"发作",并带着这个毛病进入5个月龄的婴儿。正如"157积痰"中介绍的那样,最好不要将婴儿的这种症状视为很严重的病,而进行过分的治疗(如注射改善体质的药)。婴儿虽然咳嗽,但如果情绪很好,爱笑,爱吃奶,不发热,就不要以为是什么大病。健康婴儿得肺炎时是要发热的。有人说,这样的婴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长大后会变为哮喘。

不要被这种说法吓唬住。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只靠医生治病而不进行锻炼,才真的会使婴儿成为哮喘病人。

并不是说婴儿开始咳嗽时不能去看医生,但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小儿哮喘"以后,母亲应该沉着冷静。应当知道,这种病并不是只靠医生就能治好的,必须靠母亲不懈地对婴儿进行锻炼才能彻底治好。不能认为只有靠药物才能把痰去掉。

咳嗽严重时洗澡会增加痰量,可这只是在婴儿刚刚开始咳嗽的那天才如此。如果咳嗽已持续1周,洗澡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婴儿实在脏得不行,不得不洗澡时,最好选在下午3点左右而不是晚上。洗澡出来穿衣服时,应避免让婴儿突然受凉。洗澡次数应适当加以控制,可是婴儿的锻炼却不能减少。如果不是特别寒冷的天气,应尽可能多带婴儿到外面进行空气浴。在外面的空气中锻炼婴儿的皮肤和气管黏膜,是减少痰分泌的最好方法。如果婴儿穿着很厚的衣服,整天关在有暖气的房间里不出去活动,咳嗽就总也好不了。

婴儿有时也会因对特定的物质过敏而产生积痰。回想一下,在婴儿开始咳嗽之前,有没有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例如,拿出长时间放在壁橱里的床单来用,第2天婴儿就出现了积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壁橱里常有的灰尘(含扁虱粪)引起了积痰。为了防止婴儿从床上掉下来摔坏,有的家庭在地上铺了地毯,这些毯子可能会影响婴儿导致积痰。如果把地毯换成木地板,有的婴儿就不再咳嗽了。

此外,防止咳嗽的办法还有,将家里一直使用的棉毯或毛毯换成化纤毯,或将养麦皮的枕头换掉,改用其他材料的枕头等。如果这些做法还是不能改变婴儿的咳嗽,就说明咳嗽不是这些东西引起的,继续使用也无妨。

有积痰婴儿的家庭不要养宠物。因为狗、猫及小鸟等动物的皮毛容易对婴儿产生刺激。父亲吸烟时冒出的烟对婴儿也是一种刺激,据统计,父亲吸烟的家庭,婴儿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比率要高于不吸烟的家庭。平时打扫房问时最好用吸尘器,不要用笤帚。暖风扇形成的气流易使灰尘到处飞扬,还是使用电壁炉比较好。

可是,即使不加以特别的注意,多数婴儿长大以后也会自然好起来的。这个时期胸部发出的喘息声只是一时性的。不要将容易积痰的婴儿视为虚弱的孩子,像对待易损物品一样细心照顾。应像对待健康的婴儿一样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只是痰的分泌量稍多些而已。父母结婚10年后才生的孩子,或在生了3个女孩后才有的男孩,由于家人的过分保护,反倒易患哮喘。必须记 ,能去掉积痰的不是医生,而是婴儿的父母。

本文Hash:6661b8e1af752dc712ff874bca675068809492a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