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巨大儿早产的风险高

在糖尿病患者中,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人数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因为影响到两代人而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最近,《参考消息》还引用外电的报道说“北京的准妈妈中,15%的人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准妈妈面临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是否真的不可逆转等问题成了很多准备生育的年轻人非常关注的话题,新闻观点采访了相关当事人。

[案例1]“我买了精确到0.01克的秤”

肖晏修(35岁,公务员,家住通州,儿子刚过完两岁生日):唉,说起我媳妇怀孕的那段日子,真地不堪回首啊,不过有时候回想起来,我媳妇说也挺甜蜜的,我在我媳妇心目中的好男人形象就是那个时候树立起来的,至今牢不可破,呵呵。

我记得当时正是她怀孕21周的时候,我们去做耐糖量检查,第一次就查出问题来了,正常值是6.5左右,妊娠期上限可以提高到7.0,结果我媳妇的是11个点,超的太多了,直接就住到医院了。吃了3天医院给调理的营养餐,再查还是高。我媳妇压力太大了,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吓的哭了好多次,我一看情况不对,就跟她商量出院回家住。一周以后再到医院复查的时候,我媳妇看到营养科和内分泌科门前全是排队的孕妇、还有很多快生产的人仍然处于糖尿病阶段时,心情才好转起来,“原来不是我一个人会出问题,就是血糖一直高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这种感觉让她一下子放松下来了。

不过我们还是按照医院给出的饮食单子,严格控制饮食。我专门去八里桥市场买了刻度精确到0.01克的秤,主食、肉、配餐、水果都按照饮食标准称出来。午饭她也不能在公司吃餐厅,都是我早晨提前起来做好,给她带盒饭。我们是南方人,她不爱吃面,可是又不能吃白米饭,我们足足吃了4个多月的糙米。就这么天天控制着,每次晚餐后半个小时都要取指尖血量血糖,如果指标合适,才能睡个好觉。那段时间,我媳妇的10个手指头都被扎烂了,我们俩真是互相鼓励着才坚持下来了。我们控制的好,一直都没有用上打胰岛素这个最后方案。

现在,我儿子别看见黄瓜,一看见就想吃,估计都是胎儿时被培养出来的。还有那个立了大功的秤,本来我一直留作纪念的,现在暂时借给同事了,她也是怀孕后被查出糖尿病,现在正在控制着呢。

[案例2]“我家里现在还留着将近400个针管”

季凯平(39岁,律师,家住广安门附近,儿子还在呀呀学语):我爱人怀孕两个多月就查出妊娠糖尿病,去医院检查那天,医生说要住院治疗,老婆一听眼泪立马儿就下来了。

“我不住院。”从检查室出来,她好像就会说这一句话似的。

按医生给的饮食建议,回家调理了一周,再查,还是不行,只能住院了。在医院每天要控制主食,最初的几天,我俩一见面,最常听她说的就一个字儿--饿!

大概住了不到一个月的院吧,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了,就出院了。

那段日子家里人可忙坏了,普通面粉不宜多吃,荞麦面就成了当家粮食,负责做饭的老妈变着花样地把荞麦面做成饺子、面条、烙饼……

每天测血糖是老婆的必修课,血糖值正常,老婆的脸就乐开了花儿,哪天偏高了,就得痛下决心--减饭量!

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打胰岛素,老婆自己下不去手,打针就成了我的任务。我也从来没学过这个呀,只能找来萝卜皮开始练手。从最初的下手就哆嗦,老婆直喊疼,到最后两人谈笑间就把这事儿搞定,还真有点成就感呢。到小孩出生,我们家里用过的针管就留了近400个,很是壮观。

婆妊娠期糖尿病,全家忙得不亦乐乎,也让我从中理解了做母亲的不易,更加珍爱每一个生命。

[产科医生]高糖环境下,巨大儿、早产的风险都比较高

王少为(北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妊娠期糖尿病基本属于Ⅱ型糖尿病,最近几年开始重视起来。通常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20周以后发病,因为孕妇的血溶量一般在怀孕24周左右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峰值,同时相关激素对胰岛素的抵抗,因此医院都会要求在自家医院建档的孕妇在24至28周期间进行糖耐量检测,筛选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内,有超过10%的发病概率,这几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个情况在过去应该也是有的,只不过过去对此不够重视。

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是有其科学原因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两条,一是妊娠期内,孕妇的血溶量会增加30%到40%左右,这客观上就会稀释了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比例。另外,在妊娠期内,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在高糖环境下,流产、胎死宫内、巨大儿、早产儿的风险比较高,孕妇有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会伴随有高血压并发症和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此外,高糖环境下,胎儿的发育可能会停滞,胎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会比较少,这样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比例就会高一些。妊娠期糖尿病如果控制的不好,不积极治疗,会有30%左右的人在10到15年内成为糖尿病患者。

[营养科医生]胰岛素并不是只要打上就停止不了的,不需要自己吓自己

贾凯(朝阳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的发病率确实在逐渐上升,妊娠期糖尿病只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良好的控制,是能够被检测到、能够被克服的,多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都是能平稳度过这个时期的,所以不必过于焦虑,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饮食干预上,主要是进行营养调理和治疗,在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同时控制血糖。最主要就是解决怎么吃和吃几次的问题。单纯从营养上说,要注意的是热量问题,在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上,要更加严格,这个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计划。同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膳食纤维对于缓解吸收高峰有明显的效果,在用餐时也要注意考虑。在用油上,要注意橄榄油、花生油等不同种类油的搭配等等。在餐次安排上,每天大概要进食5到6次,睡前的加餐很重要,这是为了避免加重夜间的低血糖和反弹性高血糖。

另外,还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要有一定的强度负荷,但是强度不宜过大,心率略有上升即可。现在,很多孕妇发现血糖问题后,都有焦虑、担忧的情绪,比如,很多孕妇觉得如果打胰岛素调解血糖,是否会终身都得注射胰岛素,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暂时注射胰岛素绝对不会形成依赖。总之,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定不要有思想负担。我想强调的是,只要饮食上注意了,我们就要相信人体有很强大的自身调节机能,虽然怀孕期间,这个机能会减退,但是人体的自我调解能力依然很强大。

补白:

饥荒副作用?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字,当前,糖尿病困扰着中国10%的成年人,每年因为糖尿病产生的医疗费用约为260亿美元。在中国,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已经增加 两倍左右。在澳大利亚,2008年分娩的女性中,约有5%被确诊患有妊娠糖尿病。

在身边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的时候,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生活相对富足的群体,于是,社会上一直流传着糖尿病是富贵病的说法,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研究者的一个发现从另外一个方向给这种说法提供了科学证据。

研究者发现,在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可能更大,因为这些地区过去的贫困和饥饿导致人们的身体为适应环境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帮助他们在饥荒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高热量食物和缺乏锻炼可能危害巨大,导致与肥胖有关的疾病提前发作。

因此,医学界公认有几个种族属于糖尿病高发种族。这些种族包括西班牙人种,黑皮肤人种,美洲土著人种和亚洲人种。

也许,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对饥荒的记忆,所以,我们对食物的利用率和储存率都要更高一些。今天,当我们摄入更多的食物之后,我们的身体却还是按照它记忆中的模式来进行运转,于是,造成了这种不可承受之重的现象。

妊娠糖尿病、巨大儿 孕妇你的营养过剩啦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由于孕期营养失衡导致的孕期疾病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等相关问题非常突出。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一生的健康问题其实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因此孕期营养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7月27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及成都市妇产科医院成为中国DOHaD联盟指定成立孕期营养监测门诊的医院。它们是成都首批专门针对孕妇开设的营养门诊,也意味着在今后,从早孕期到生产后,孕妇的膳食结构以及营养摄取都将可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管理。

  DOHaD理论:

  更好地规划宝宝未来的健康

  在营养门诊的启动仪式上,专家谈到,国内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糖尿病,从而给体内的胎儿输送过量的糖分,这导致胎儿体内的胰岛素增加,并引起了胎儿大脑对食欲的永久变化。结果这样的胎儿在成年之后肥胖的几率大增,而且对女孩来说将来也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近年来,国际医学界的DOHaD理论(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起源)揭示,母亲孕期营养失衡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出生阶段,更严重的是会增加孩子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几代人。因此中国DOHaD联盟希望通过营养门诊为孕妈们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更好地规划宝宝未来的健康。

  在成都,对于孕期营养孕妇们已经有了认识,但却一直苦于没有专业的指导。“一般医生会建议孕妇应摄取哪方面的营养,但并不能告诉你这一天应摄取多少克的维生素C、蛋白质,也无法告诉这些营养应该换算成多少克的什么食物。”成都市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陈红称,有了营养门诊,孕妇的营养问题都能得到指点。

  食物模型告诉孕妈妈吃多少

  “我一般早上吃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前天中午是吃了白果炖鸡、炒土豆丝、糖醋排骨……”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的孕期营养监测门诊,一位孕妇正在向医生讲自己最近三日进食记录。结合该妈妈的体检报告以及饮食情况,营养科主任张琚为她制定了一份膳食计划。

  随后,张琚还拿出西兰花、米饭、玉米等众多食物的模型为孕妇进行演示。记者看到,每盘食物上都贴有一张标签,注明了食物的名称、克数以及热量。张踞介绍,这些食物模型是为了能让孕妇们更为直观地了解膳食计划。

  孕妇营养过剩成普遍现象

  “我怀孕3个月的时候就休假在家,每天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吃。”目前已怀孕28周的孕妇周女士告诉记者,早餐半小时后一碗荷包蛋就会被家人端过来,而午饭、晚饭一定有一大锅补身汤,同时还有各种水果、干果随时吃。“为了孩子我拼命吃,但没想到现在查出孩子被补成了一个‘巨大儿’。”原本希望自然分娩的周女士摸着肚子遗憾地说。

  “孕妇总认为补得越多越好。”陈红谈到,营养过剩的孕妇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在城市家庭里更为明显,随之而来的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就是最突出的表现。大于8斤的婴儿即为巨大婴儿。巨大婴儿不仅容易造成母亲分娩困难,且这些孩子出生后也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钙等异常情况。另外,巨大婴儿生产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的几率较大。

  多方面原因造成营养过剩

  张琚告诉记者,他们发现营养过剩的孕妇中主要存在着糖分、盐分、油脂性食物食用过多的现象。比如,有些孕妇在整个孕期大量进食水果,甚至用水果 替正餐,但水果中过多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主食反而没有摄取够。“这就让一些孕妇感到,明明每天吃很多东西,可总感觉没吃够。”

  “我经常听一些营养讲座,看一些营养书书籍,当然知道营养该如何搭配。”许多孕妇对自己的膳食营养自信满满。张琚却告诉记者,她曾接诊过一个营养过剩的孕妇,细细了解后发现,她确实是照着讲座上专家的建议调整饮食,但专家建议是以身高1.6米的孕妇为标准进行讲解的,而这个孕妇身高只有1.5米,因此补过了头。专家指出营养的摄取,应根据个人情况定时定量,即使1克都有很大的差别。

  DOHaD即“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起源”学说,学说指出: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的早期(包括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经历不利因素,将会增加其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它最初于90年代由英国MRC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所的大卫・巴克教授所提出。2005年,多美滋邀请大卫・巴克教授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标志着DOHaD理论正式进入中国。本报记者黄文娟摄影程启凌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

本文Hash:79147cc018e212c6a77f7bce9dcc35c1d7da2fe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