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最好的音乐胎教方法

音乐胎教早已被广泛应用,科学试验证明,孕期经常聆听悦耳动人的音乐,除了可以帮助准妈妈保持心情愉悦,增进和胎儿的情感交流外,还能促进胎儿身心发育,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天赋。那么,如何进行音乐胎教呢?

根据孕期调整内容

孕早期即妊娠三个月后,宝宝的听觉器官开始发育,这时准妈妈可以选择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音乐,帮助消除早孕的烦恼与不适,以获得最佳的孕期心情;当胎儿四个月大,进行音乐胎教时可以选择准妈妈休息或吃饭时进行,在临睡前有胎动的情况下做更合适,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孕中期宝宝听觉器官已经完全发育,这时胎教音乐内容可以更丰富些,增加轻松活泼、稍快节奏的乐曲,妈妈与宝宝互动,可以边做家务边听;孕晚期时,准妈妈心理难免会紧张焦虑,而宝宝的听觉已经接近成人了,这时应该选择柔和舒缓、充满希望的乐曲,半躺在躺椅上或在床上听。

在方式上,准妈妈可以选择和宝宝一起欣赏音乐音响播放,距离扬声器1.5~2米,音响的强度55~66分贝。也可以选择准妈妈给宝宝唱歌的方式,可随着播放的音乐哼哼,也可以自弹自奏自唱,如《摇篮曲》等。

想象和感受很重要

“胎教过程中夫妻双方进行的是一场潜移默化的灵魂交流,要想孕育出健康聪慧的宝宝,夫妻双方共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即当妻子用身体辛勤培育胎儿时,丈夫也要从精神上付出相应的努力。”

据专家介绍,准妈妈在聆听音乐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诗情画意,浮想联翩,在脑海里形成各种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同时全身放松,半坐半卧在摇椅上或一个舒适的地方,把手放在腹部注意胎儿的活动,并告诉宝宝“我们现在一起听音乐”。欣赏时可以想象着随着动听的音乐节奏,腹中宝宝迷人的笑脸和欢快的体态。在潜意识中同他进行情感交流。

选好音乐胎教曲目

胎教音乐节奏不能太快,音量不宜太大,不要有突然的巨响。音乐胎教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胎教音乐中几种受欢迎的类别包括——中国传统名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平湖秋月》等;童声如《春姑娘》、《童年》、《铃儿响叮当》等乐曲;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其音乐节奏与妈妈的心跳旋律接近,对胎儿和新生儿有启发和安抚的作用。

附:音乐胎教曲目参考

《老朋友进行曲》(泰克)

《拉德斯基进行曲》(施特劳斯)

《爱的祝福》(埃尔加)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施特劳斯)

《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罗伊万诺维奇)

《弦乐小夜曲》(莫扎特)

《四小天鹅》(柴可夫斯基)

《春天》(罗马尼亚名曲)

《花好月圆》、《喜洋洋》、《同一首歌》

选择快乐孕育就是最好的胎教方法

母亲的营养(母亲直接输送给胎儿的物质养料);

母亲的心情(母亲传递给胎儿的精神情感信息);

母子的互动(触摸、与胎儿说话、给胎儿讲故事等信息刺激)。

有关母亲的营养,不在这里赘述。我最想告诉年轻妈妈的是:最好的胎教是母亲的好心情和与胎儿的愉快互动。

拥有好心情和与胎儿愉快地互动是每位母亲都乐于作出的选择,为什么我还要提醒大家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心情不好,影响心情的因素很多。比如,没有准备好,孩子突然来了;刚刚拥有一个好职位,却发现自己怀孕了,想要个男孩吧,做B超发现是个女孩;丈夫想要孩子,自己却不想要,等等。

我在怀女儿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女儿大约六个月时,我去医院做B超,那时特别想知道胎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可医院有规定,不能说,不过可能医生看我不像有性别歧视的母亲,就反问我一句:“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急忙说:“喜欢男孩。”

医生对我笑了笑说:“事与愿违了。”

听了医生的话,我好像遭到当头一棒,心里特别难过,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就离开了B超室。

我喜欢男孩,在我的屋子里到处贴的都是男孩的画,床头挂着杨柳青的年画“年年有鱼的胖娃娃”。我曾经为拥有一个男孩做了很多梦,可现在事与愿违了。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办公室,立刻给丈夫打电话,报告这个消息。没想到,他在电话那边说:“女孩有什么不好,你不也是女孩吗?现在都要当圣母了。”

“你不也是女孩吗?现在都要当圣母了。”这句话反复在我的大脑里回放了十几遍之后,我终于放弃了那个烦恼和不快乐。

是呀,我也是女孩,为什么会不喜欢女孩呢?在我的意识里一定有一种病毒,或者一定储存着对女孩的偏见和错误的看法,而那个错误的想法一直统治着我,控制着我的思维和情绪,以及对一个胎儿的态度。

如果肚子里的胎儿知道妈妈不喜欢她,她该多么悲伤啊!还没有来到世上,就因为她是女孩,妈妈就闷闷不乐。胎儿一定会感知到母亲的心情,因为母亲的坏心情会通过血液循环和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传递给胎儿,潜伏于胎儿的神经细胞网络里,影响着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为了孩子,我必须改变自己,选择愉快的心情迎接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后来,我读了一位德国母亲的故事,令我非常震惊。我感到庆幸,庆幸自己及时地选择了快乐,而不是烦恼,庆幸丈夫及时地提醒和引导,帮助我删除了那个错误的、可怕的想法。

德国催眠疗法的先驱人物保罗·比库博士,在治疗一位男性患者时发现,患者在经受剧烈不安时,全身常出现暂时性发热感觉。为查明原因,比库博士将患者引入睡眠状态。这位患者像进入时间隧道一样渐渐回到胎儿时期,当他讲述作为胎儿七个月以前的情况时,语调平缓,神情自若。当他讲述七个月以后的情况时,突然嘴角僵硬,浑身颤抖,身体发高烧,露出惊惧的神色。

为什么这段记忆会导致患者出现这一症状?在胎儿期,他有什么特殊的体验吗?

后来,保罗·比库博士走访了这位患者的母亲,向患者的母亲描述了她儿子在做催眠治疗中的反应。这位母亲突然陷入了回忆中,她告诉博士,在怀儿子七个月的时候,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她曾非常想堕胎,甚至试过用热水浴来堕胎。没想到,她当时的痛苦和内心挣扎不但传递给了胎儿,还储存在胎儿的记忆里,20年来, 一直潜在地支配着这位患者的心情和行为。

胎儿是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母亲的任何想法和行为都会直接通过身体内分泌出来的激素及其大脑生成的物质传给胎儿,这样会使胎儿陷入和母亲一样的精神状态。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关猴子的实验报告。

实验者拿一个苹果给猴妈妈,等猴妈妈伸手去拿时,实验者把手缩回去,母猴非常失望。这时候测量母猴的血压及心跳,似乎反应不大,母猴胎内的小猴却反应明显。

实验者继续以挑逗的方式给猴子苹果,这种行为持续两分钟后,母猴的不满情绪变得强烈了,与此同时,母猴体内小猴的血压及脉搏也一下子低落了。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的情绪不安和精神紧张,对大人本身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但对生长迅速、发育过程复杂的胎儿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托马斯·巴尼写了一本《胎儿在注视》的书,在这本书里,他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了母亲与胎儿的关系,通过介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一位妇产科教授报告中的一个案例,让我们了解了胎儿是怎样感知母亲的情绪和行为的。

有一个新生儿,身体十分健康,可是她拒绝吃母亲的奶。母亲每次喂奶,她不但不吮吸,还把脸转开,但给她装有冲好奶粉的奶瓶,她马上使劲地吮吸。几天以后,这个一直拒绝吃母乳的孩子被别的母亲抱在怀里时,却拼命地去吮吸奶汁。

为了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这位妇产科教授询问孩子的母亲有关妊娠中发生的事情。母亲仔细回忆,似乎没有发生过什么,也没有得过任何病,或碰到过任何对胎儿有影响的事件。

最后,教授问她是否愿意怀孕。她说:“不愿意,当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很痛苦,曾经想过打胎,后来是因为丈夫非常想要孩子,所以才勉强将她生下来。在整个怀孕的过程中,一直闷闷不乐。”

母亲打胎的念头,母亲的闷闷不乐,胎儿都感知到了,因为知道母亲不喜欢自己,所以出生后拒绝与母亲建立联系。胎儿在长达十个月的孕育成长期里,由一个单细胞,一个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点”,逐渐分裂演变发展为具有复杂的大脑的生命,母亲的任何情绪、想法和行为都会影响未来的亲子关系和个体发展。

所以说,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在大地上,而是在母亲孕育孩子的宫殿里。因此,我们会经常听到有人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没有人说“父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母亲体内提供给胎儿的一切构成了胎儿学校的“内环境”,而母亲自身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则构成了胎儿学校的“外环境”。

给胎儿创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所有权完全掌握在母亲的手里。现代人重视胎教,胎教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中国古代医学就有胎教的记载,古人也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接受母亲言行的感化。因而,要求孕妇须谨守礼仪,检点言行,以给胎儿提供有利于健康发育的信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代医学为胎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儿在宫腔内是具有感觉、意识和活动能力的,对于来自外界的触摸、声音、光线等刺激都有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构成了内外信息交流的通道,而胎教正是通过这一自然通道来完成信息传导和交流的。

母亲选择快乐孕育,选择与胎儿快乐互动,对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会一生都储存在他的信息库里。

本文Hash:4dbf871f96feb8a474e4f28c43cc3f349189f33f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