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现实意义

胎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胎儿在宫内的学习与出生后孩子的学前学后教育都不一样,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概念和学习功利性。胎教并不是要向胎儿灌输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而是为了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提高胎儿的个体功能,对胎儿的心灵起到塑造、健全、完善和完美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为了促使胎儿素质优良化。若带着功利的目的进行胎教,结果或许会使你大失所望,因为胎儿毕竟还没来到人间,其各方面的能力尚处于雏形阶段,谁都不敢保证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么,胎教究竟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1.能促进胎儿大脑健康发育

由于胎教的内容情感化、艺术化,形象和声音于一体,从而可促进胎儿右脑的发育,使孩子出生后知觉和空间感灵敏,更容易具有音乐、绘画、整体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并使孩子情感丰富,形象思维活跃,直觉判断正确。同时,胎教给胎儿大脑以新颖鲜明的信息刺激,具有怡情养性的作用,从而又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健康和成熟。

此外,胎教还有利于胎儿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由于胎教重视情感化和形象化,胎儿的语言学习和数字等知识学习变得容易,这样也就调动了左脑的功能,使左右脑功能得到互补,使胎儿出生后大脑的潜能得以更好发挥和利用。

2.有利于胎儿的心理健康

胎教给胎儿的心理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不仅有利于胎儿感知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胎儿情感接受能力的培养,使胎儿未出世就容易在感知、情感等方面和父母相互沟通和交流。触摩胎儿时,胎儿能做出相应的动作;为胎儿播放音乐或唱歌时,胎儿能变得很安宁,这都是感知能力和情感接受能力的体现。这两种能力是基本心理功能,有了这两种能力,胎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接受审美教育,具有想像、直觉、顿悟和灵感能力,并具有情感体验、调节和传达能力,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全发展。

3.有利于完善胎儿的人格

胎教对胎儿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胎儿学习的结果也是整体性,因此胎教有助于胎儿以及胎儿出生后精神素质各个方面的塑造,即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人格又称个性,即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或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人格的形成与人早期经验很有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人生的开始就受到整体性和审美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就会对一个人的心灵产生长远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这个人的人格趋向完善,并使这个人成为一个真诚、善良、美丽的人,成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胎教就是人生最早的审美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开创性的作用,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澳大利亚和我国的专家对胎教儿童的追访表明,经过胎教的儿童大都性格活泼、爱爱跳,而且身体健康、聪明好学,有的成为早慧儿童,有的具有艺术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温馨提醒:儿童智能的发育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评价胎教在其中的单纯作用。但胎教为婴幼儿智能发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开发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918事件对于孩子的3大现实教育意义

九一八事件对于中国人来说相信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沉重的日子,但是对于许多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的陌生与遥远的。也许许多的家长们会认为,那是一个沉重的历史,没有必要让孩子们去承受。但是,让孩子们认识历史,让孩子们学习历史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们清楚的认识正确的历史,让他们懂得发愤图强,勿忘国耻。我们要让他们记住这一段历史,但不是仇恨。家长与老师们都要认识到九一八历史对于孩子们的现实教育意义。

918事件对于孩子的3大现实教育意义

一、九一八历史事件回顾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变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专家观点:青少年了解九一八事变已与现实密切相关

9月16日,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顾问王建学16日下午在沈阳参加由近百名当地小学生参与撰写的爱国图书《铭记血债》首发式时表示,增强青少年对“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的了解,已与现实密切相关。

当日,由沈阳近百名小学生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高振河主编的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图书《铭记血债》首发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当地的300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并以多种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

“中国青少年对‘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已经和现实密切相关。”参加当日活动的王建学说,现在钓鱼岛问题是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遗留问题,钓鱼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和利用,而日本则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才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窃取;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已回归中国。

王建学认为,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更好地了解历史,很有意义。他还向记者透露,“在每年有近百万人次参观的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将陆续推出关于钓鱼岛史实的展览,这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很大。”

王建学表示,青少年仅仅通过背诵课本上的历史知识,通过考试完成学科学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多种形式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全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王建学还认为,“九 八”不仅只是国耻日、抗战日,更应该是国防教育日。他表示,希望能够将9月18日定为国防教育日,这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九一八”的历史,让他们将“九一八”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和警惕外敌入侵结合在一起,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

三、小编总结:九一八事件对于孩子们的现实教育意义

1、让孩子们正确的认识历史

许多家长们可能会觉得学习历史对于孩子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许多的精华与精髓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然而,只是学习历史中的优秀文化是不够的,还要正确的认识历史中的“耻辱”,例如九一八事件,钓鱼岛事件。正确的认识中国的历史,能够让孩子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能够让孩子们鉴古识今,少走弯路。另外,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于做人处事、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必须的基本史实。

2、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一种必备的素质。正所谓有国才有家,家长们要让孩子学会爱家人,学会爱身边的人,然后上升到热爱自己的国家,这种精神是十分崇高的。父母们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国的精神。而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家长们可以借用历史典故,历史事件作为很好的教育素材,从中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历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九一八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爱国教育素材。家长们可以在这一天和孩子们一起去回顾历史,让孩子以历史为戒,发愤图强,热爱祖国。

3、对孩子进行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也需要国防教育。国防观念作为国防建设的思想基础,总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国民国防观念淡化,纵使是泱泱大国或者富甲天下,也难逃被瓜分和欺凌的命运。因此,从小对孩子们进行国防教育十分必要。通过九一八这些沉重的历史事件,可以向孩子们传递国防意识,提高国防观念,树立起防患意识。

本文Hash:72acb59a0fdbbcbc039b045f294314fcebc11f6c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