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新生儿患“老年病”白内障

左眼视力为0.6,右眼仅0.15。当三岁孩子小新被确诊得了先天性白内障,他妈妈怎么也不敢相信,因为其家族从来没有该病史。在全国爱眼日,瑞金医院瑞视眼科的专家说,“老年病”白内障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小宝宝也开始被白内障侵袭。

“可能小新从生下来就患有白内障,只是我们一直没发觉吧。”小新的妈妈陆女士说,现在回忆种种细节还是找到了诸多蛛丝马迹。“其实小新经常和我说看不清楚东西,也经常发现他眯眼睛。幼儿园也组织过视力普查,但没有发现问题。”

眼科医生也开始收治越来越多先天性白内障小孩,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一对细心的父母在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就发现,宝宝的眼睛缺乏光亮,瞳孔发白,看东西时眼睛到处转。

医学研究发现,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4个会发生先天性白内障。家长需要多多留意孩子的视力情况。孩子满2个月大就开始注视人,再大一点又会抓东西,这时要观察:是否孩子会看不到本该看到的,或者总是抓不到近在眼前的;还要让孩子分别用左右眼看,检查存不存在左右眼视力不平衡的问题。

“很多来就诊并被确认为先天性白内障的小孩都已经是四岁以上的大小孩了,有的甚至八九岁才被发现。”瑞金医院瑞视眼科张雷告诉记者,白内障是引起失明的主要眼病。白内障的孩子眼睛晶体混浊,就像模糊的照相机镜头。如果尽早发现,尽早手术干预,可以在发育中慢慢恢复。

专家指出,近1/4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家庭中可以发现类似的白内障患者。其他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因素,如母亲怀孕时营养代谢失调出现维生素A缺乏、钙代谢异常或早期感染风疹、麻疹等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更易引起胎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

因此,孕妇怀孕前3个月应戒烟戒酒,避免感冒,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尽量避免用药。家庭有白内障病史的,可在妊娠中期做羊水穿刺检查。另外孕妇怀孕期间应注意营养,补充维生素和钙。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的心脏畸形,为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占活婴的6%到10%之间,算上死婴其发病率更高。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生儿患有该病,其中1/3在一年内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在体外循环、深低温麻醉的条件下进行心脏直视手术,使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的效果大大提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调查可能与遗传、母体、环境三个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缺失和多基因遗传缺失,其中以多基因遗传缺失为主。由于基因的缺失导致染色体无法翻译使得所对应的器官或结构出现畸形。

母体因素主要是以母体感染和母体疾病为主,其特别是母体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母体的部分代谢性疾病也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如糖尿病、高尿血症等。部分研究表明孕妇妊娠期间的药物使用也与该病的发病率息息相关,所以妊娠期间的药物使用必须谨慎。

环境因素是影响是该病发病率增高的关键,研究表明%的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因素所造成,由于目前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而环境的破坏也随之加重,雾霾、空气粉尘、电子辐射、环境噪音都可能是影响该疾病的因素。所以希望怀孕期间尽量给胎儿一个完好的成长环境。

注意事项

一般认为在妊娠早期第5周到第8周是胎儿在母体心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此时应注意各因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在怀孕的头3个月如感染风疹病毒,可使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并且该病的患病早期可能不会有较明显的症状,但该病依然还是会加重发展,一般要及时诊治,以免失错失进行手术机会

二胎时代高危产妇和新生儿越来越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国现有的妇幼保健、产科儿科服务体系将面临近30年来最大压力。

这样的压力,李兰娟用了四个“越来越多”来总结。“一是高危产妇越来越多。”她说。据预测,再生育妇女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高龄孕产妇,发生病理妊娠概率也会增高,加上剖宫产的影响,又有一半以上的再生育妇女带有疤痕子宫,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危新生儿。“由于高龄产妇和危重孕产妇的增加,早产儿将明显增多,围产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将给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等带来巨大压力,使原本已超负荷运转的专业机构更是捉襟见肘。”李兰娟表示。

第三个和第四个“越来越多”则是出生缺陷越来越多及妇幼健康服务需求越来越多。

面对这样的挑战,确实供给侧短缺的现实。例如,我国妇幼保健人员配备不足。李兰娟指出,卫生部要求,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编制总额,一般按人口的1:10000配备,人口稠密区和地广人稀区会有不同的标准。实际上只有少部分地区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同时,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加上待遇相对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妇幼保健人员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中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目前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供需矛盾最终解决办法在供给侧的改革。对此,李兰娟建议,应完成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例如,可开展民营规模化产科建设探索,作为公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有益补充。同时,应加强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力争每个孕产妇都有保健医生。最后,应重视缺陷防治,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建设。

推荐

北京预计二孩妈妈将增加236万

二孩战役打响高龄女性急备孕

本文Hash:9209a37366e21cf5e33c4f24c52e59032b1504f9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