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身体弱常见疾病护理方法

1.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新生儿疾病,一般情况之下死亡率很高,对新生儿的危险很大。大多数新生儿在正常情况之下不会患上这种疾病,因为它和败血症有关,产前前后发生化脓性脑膜炎都可能导致孩子死亡。早期症状为尖哭,易惊,激动,之后跟着不哭,目光呆滞,出现晕迷。新生儿出生之后,家人发现异常要马上就疹,不能有所耽搁,有时遇上此类疾病就是和时间赛跑,耽搁的越久,救治的机率就越渺小。2.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结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眼部疾病,是因新生儿的泪腺没有发育好而引起的病菌性感染所造成的眼部疾病。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眼部清洁到位,如果发孩子眼部有红肿,孩子出现不适,眼睛有眼屎等症状就要就医,医生会开出眼药水给孩子滴,滴了之后孩子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快的缓解。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家长不必要过于担心害怕,经过治疗就可以痊愈。3.新生儿湿疹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皮肤保持干燥就不会出现新生儿湿疹,却不知道越是过于干燥的皮肤越有可能因过敏而导致湿疹。一般情况之下新生儿湿疹多发于孩子的面部两侧,前额,下颚等部位,红色疹,有时有黄色分泌物。过些时间湿疹会自行痊愈,对新生儿健康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如果严重的情况之下最好是就医。4.新生儿惊厥新生和惊厥在民间又叫小孩子抽风,是常见的新生儿症状。尤其是不足月的早产儿更是容易发生新生儿惊厥,些症状大多是新生儿重大疾病的前兆。如果新生儿频繁地发生惊厥,大人要马上引起重视,及时送医。有些家长因为不了解相关厉害性,以为没有什么,耽搁了最佳治疗时间,对新生儿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总之,家长对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遇到问题时才能处变不惊,及时做出判断,送医治疗,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识

新生儿疾病初起症状常不典型,且变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严密观察。

顽固的耳后湿疹

新生儿一般都是仰卧位睡眠,耳后透气不好。如果室温又比较高,新生儿头部出汗,耳后潮湿,再加上溢乳流到耳后,这些情况都会引起新生儿发生耳后湿疹,而且比较顽固。但只要消除睡眠姿势、室温、溢乳等诱因,新生儿耳后湿疹还是很容易根治的。

新生儿腹胀

新生儿肠神经节发育不完善,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腹胀,比如母乳喂养的妈妈,吃的过于油腻了,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或新生儿腹部受凉了等等。一旦出现腹胀,妈妈可以用小暖水袋为宝宝捂一下,但要注意不要烫着宝宝。

越治越重的佝偻病

维生素AD中毒的症状和佝偻病的症状很相似,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父母想到的多是佝偻病,而忘记了维生素AD过量或中毒,结果就造成了“越治越重的佝偻病”。预防佝偻病,每日维生素D用量需要200~400国际单位,维生素A600~1200国际单位。

越哄越哭

新生儿吃喝拉撒睡样样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一哭,爸爸妈妈就哄,结果越哄越哭,这是怎么回事?这仍是爸爸妈妈不了解新生儿哭的含义造成的。当新生儿在睡眠中做了梦,或想通过哭来运动一下,或想通过哭发泄一下自己的寂寞时,爸爸妈妈千方百计地哄,实际上打扰了他的运动,越哄越哭,其实是在抗议:妈妈,别再打扰我了,让我尽情地哭一会儿,什么都会好的。

新生儿常见疾病症状及护理方法

  第一周关注热点:新生儿脐炎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新手父母们就要接受来自宝宝的第一个考验:新生儿脐炎。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带炎症,严重的脐炎甚至可能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症状:

  正常情况下,生后3至7天新生儿脐带的残端就会脱落,护理不好会发生炎症。轻度发炎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脱落伤面看见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脐部脓肿,并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现象。父母在发现轻度炎症症状时,就应该及时请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是小事忽视拖延,最终导致病情迅速发展。

  护理方法:

  1、保持孩子脐部干燥。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采用擦浴的方式,因为将脐带浸湿后会导致延期脱落且易致感染。

  2、选择质地柔软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3、新生儿洗澡后涂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不要落到脐部,以免长期刺激形成慢性脐炎。

  4、不要用脐带粉和龙胆紫,因为粉剂撒在局部后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也增加感染机会,而龙胆紫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

  5、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有条件可用消毒敷料覆盖保护脐部。同时可以用95%酒精擦脐部,每日4-6次,促进脐带及早干燥脱落。

  6、脐带脱落后,如果脐窝处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涂在脐窝处,每日2次。脐周被碘酒涂着处可用75%酒精脱碘,以免妨碍观察周围皮肤颜色。

  第二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症状: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通常有这样一些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

  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

  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

  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

  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

  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护理方法: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第三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鹅口疮

  第三周时,很多新手父母们都会在心里暗暗舒口气:最手忙脚乱的时间过去了。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假如卫生工作不够到位,孩子可能会患“鹅口疮”。

  症状:

  孩子的口里,出现白颜色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奶块,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慢慢地融合成一大片。一般的奶块很容易擦掉,但是鹅口疮则不易擦掉。有的父母会用手强制扣掉,被剥落的部位会出血,没有多久,你会发现在原来的部位又出现了新的白片。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鹅口疮”,不痛、不影响吃奶,也不会出现其他症状;但是如果鹅口疮特别严重,整个口里都被覆盖住,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方法:

  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每天l-2次;或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应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可考虑口服小剂量氟康唑。

本文Hash:c55b293640791c050b1d9ecfdeab7707e70396b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