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迟迟不会说话原来都是家长惹的“祸”

正常情况下,当宝宝长到9-12个月时,就会开始模仿大人学说话了。可是有些孩子,直到两岁都还不曾“开口”,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特别着急,甚至会认为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是个哑巴。其实孩子说话迟早和本身发育有关,和家庭环境也有很大关系的。

另外,如果你平时不太和孩子交流,不和他说话,那么这个孩子说话一定比较晚,另外,也有些太过于‘聪明’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动手指,就知道他要干什么,然后立马帮助解决,这也是影响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孩子的问题永远都是家长的问题。当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时,我们就来解决它吧。

【老师支招】

首先要了解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一般水平:

10个月,能够模仿成人发1-2个字音,如喵、嘎、打、拿等象声词和动词;

到11个月时,则能自己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如拿起电话说:喂;

12个月就会看着妈妈叫“妈妈”,看着爸爸叫“爸爸”了;

15个月时,会指眼、耳、鼻、口、手,会说3-5个字;

18个月时,懂得三个投向,除“爸”“妈”外说10个字;

21个月时,回答简单问题,说3-5个字句子;

24个月时,说两句以上儿歌,问“这是什么”;

到33个月时,他不但能说出自己的性别,还可以连续完成三个指令性的事情;

36个月懂得“冷了、累了、饿了”要怎么办;

42个月的时候,已经会说反义词了;

48个月的时候,可以复述四位和五位的数字,能说四个以上的反义词;

到60个月时,已经能说出家里的详细住址啦!

知道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就得学会正确的方法来激发宝宝说话的兴趣了!

把握9个月~1.5岁单字表达关键期的三个方法是:

1.单字重复,易模仿。见到所有的汽车都说“车,车,车”,这样便于宝宝学习和模仿。

2.词组分家,易接上。拿起水杯喝水时,就说:“水~~~杯,水~~~杯,水~~~杯”这样,就便于孩子来接上后面这个字。

3.掌握问话的金钥匙。把问“xx在哪里?”换成“这是什么?”因为问“什么在哪里?”只要用手指就好了,这样做家长是在无意识中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而“这是什么?”则为孩子创造了表达的机会,激发他去思考去回答。

一岁前我们的家长已经习惯了“气球在哪里?”“爸爸在哪里?”的问话方式,而这种问话方式主要是针对6个月~1岁发展宝宝指认物体的能力,所以,有很多时候是我们拖了孩子的后腿。

()

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都是这5大原因惹的祸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爸爸妈妈的小心肝,初为人父母的你,一定想早日感受孩子叫你一声你爸或妈妈的心情吧。眼看着孩子已经到了学说话的年龄,但孩子却迟迟不“开口”,这可急坏了咱们的爸爸和妈妈。孩子不说话,难道是哑吧?碰到这种问题,要说不担心那绝对是假的。

不过,爸爸妈妈也不用过于担心,如果不是有家族语言性障碍遗传,那么就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迟迟不说话,那是有原因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导致孩子语迟钝的5个原因。

宝宝语言能力发展路线图

发展心理学认为:

宝宝在三四个月时会发出单音,如“ba”“da”;

8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串音节,如“bababa”“dadada”;

12个月左右开始说叠词,如“爸爸”“妈妈”;

14~18个月进入单词句阶段,开始说“苹果”“汽车”等单个名词;

18~20个月左右进入电报句阶段,将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如“妈妈鞋鞋”;

24个月时,宝宝开始说有主谓语的简单句了,如“宝宝饿了”;

3岁左右,开始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如“老师给我洗手”。

导致语迟的5个原因

1、大人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很多妈妈都喜欢和宝宝说叠音,例如“吃饭饭”“看车车”,以为这种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宝宝容易听懂。其实,这样做的弊端有很多,既影响宝宝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人为延长了宝宝从叠词过渡到说简单句的时间。

2、大人包办代替剥夺了宝宝开口的权利

宝宝能听、但还不会说的时候,喜欢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指着奶瓶表示要喝奶,指着玩具表示想要这个玩具玩。大人通常都很明白宝宝的意图,于是抢着为他服务。时间长了,宝宝有了依赖性,就懒得开口表达需要了,反正你总是能猜出他的心意。

3、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

有一种父母恰恰相反,什么都逼着宝宝开口说,一旦宝宝说错了,就反复予以纠正。例如,宝宝一开始喊爷爷为“呀呀”,就一个劲地纠正宝宝,非要他说对不可。这种做法只能让宝宝对说话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不高兴说话,宁可用肢体语言来交流。

4、语言学习环境混乱复杂

很多家庭有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宝宝,家里存在多种方言;有的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教宝宝学英语,使宝宝生活在普通话+英语+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这让宝宝无所适从,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严重时还会造成失语。

5、大人沉默寡言

宝宝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照顾人的影响。如果照顾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能给宝宝提供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宝宝受到的语言刺激少、模仿成人说话的机会少,语言发展自然缓慢。

应对语迟的教养策略

用成人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不管宝宝说得怎样,你都该用成人的语言和他交流,不要老是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时,你和他面对面,让他观察到你的口形;一定要注意语速慢、吐字清晰,让宝宝听得清楚。通过正确的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进入简单句阶段,进而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给宝宝相对专一的语言环境

在语言学习初期,三岁以下的小宝宝需要相对专一的语言环境,集中学习好一种语言。大人最好用普通话交流,帮助宝宝打好母语基础。和宝宝说话时,尽量不要中外文夹杂着说,宝宝三岁以后再考虑学外语比较好。

为宝宝创设说话机会

不要剥夺宝宝开口的权利。比如,宝宝想要抱的时候,鼓励他自己开口说出来, 哪怕他只说出一个“抱”字,这会让宝宝开始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多和宝宝说话,多为他创造说话的机会,如和宝宝说话的时候,时不时让他来回答一句,让他有机会想说、多说、会说。

不嘲笑、不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

宝宝刚开始说话时难免口齿不清,出现各种错误。大人不要老是嘲笑他,故意模仿他的错误发音,这会打击宝宝开口说话的积极性;也不要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使他不堪重负,甚至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9~24个月是宝宝发音、模仿、理解词语含义的关键期,2~4岁是宝宝真正掌握语言、学会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这时再逐步纠正宝宝的发音错误,但仍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味强求。

多种方式让宝宝多听多说

儿歌、绕口令、讲故事等学习形式生动有趣,深受宝宝喜欢,是语言训练的好素材。平时适当播放高质量的儿歌、绕口令等,为宝宝提供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他多听多说,在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语言的发展。对于3岁左右的宝宝,要有意识地让他跟唱,有效锻炼他的口才,增进记忆力。

如果同龄的宝宝都开口说话了,而自家宝宝却迟迟不说,爸爸妈妈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但是宝宝说话晚都有具体的原因,爸爸妈妈们先要找准原因再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帮助宝宝早开金口。

(/)

孩子胆小懦弱不自信都是家长惹的“祸”

看着那些自信、有胆量且有主见的孩子时,我们心中不由自主的会说一句“这孩子真聪明,真招人喜欢”。如果你也是一位父母,那么紧接下来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将会拿这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刚好是一个胆小怕事、懦弱而不自信的娃娃,相信此时你最想知道的问题莫过于如何让孩子有胆量、有自信、有担当吧。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对于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我只想说,你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孩子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以及性格的好坏,都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孩子胆小怕事怎么办?孩子懦弱不自信又该怎么办?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发现孩子在性格上面有缺陷时,首先应该从自身方教育方面去寻找原因,然后再慢慢的纠正在孩子身上已经形成的缺陷。

孩子懦弱胆小,都是爸妈惹的祸

原因一: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宝宝的性格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大多数原因还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或是后天的成长环境所造成,以下就是父母教养宝宝常见的四个问题。

(1)家长对宝宝的要求太过于严格,常要求宝宝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宝宝感到不知所措。

(2)家规太严,对于宝宝好奇的事物常表示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宝宝习惯于按“规矩”办事,从而缺少了探索创新精神。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宝宝发脾气,因此宝宝就变得谨小慎微。

(4)宝宝对突然变化的环境不适应,比如先由祖父母抚养的宝宝转而由父母亲自抚养时,因为教养态度不同,宝宝一段时间里会变得沉默、内向。

原因二:家长保护太多

而家长对宝宝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可都是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就连每天上学父母都给孩子背书包;家长还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不要和陌生人吃饭,使得孩子觉得只有在家呆在父母身边才是最安全。

原因三:看不到“闪光点”

孩子胆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不到“闪光点”,孩子会有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畏缩行为,这时父母就应擅长发现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毛病

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2、端正父母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3、平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5、鼓励孩 与人接触交往。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注意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

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胆小不是病,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不利影响。只要端正教育态度,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一定能纠正孩子的胆小,并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孩子来。

(/)

本文Hash:0c442c826b4fc7ca9eff3c0b8fdb4d5b81ed03fa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