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生理特点洞悉新生儿健康状况

了解宝宝的生理特点,才能跟好的掌握宝宝的健康

出生后到不满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新生儿疾病有一些特点与婴幼儿不同,这些特点与新生儿的身体特点和生理特点有关,掌握这些特点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1、脐的残端:是断脐时的创伤,要保持创伤面的清洁,否则成为细菌入侵体内的门户,轻症为脐炎,重者会发展为败血症。

2、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皮肤的创伤或感染(如脓疱疮)时细菌容易经血管进入血流,发展为败血症。

3、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有来自母体的免疫球蛋白IgG,使新生儿不容易得一些疾病(如麻疹)。但另一种免疫球蛋白ZgM,不能通过胎盘到胎儿,而免疫球蛋白M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的主要抗体,因此新生儿容易患大肠肝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脑膜炎、败血症)。

4、新生儿抽搐时除了比较引人注目的全身性或身体某一部分(如面、某一肢体或几个手指)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外,更多见的是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轻微的动作,有的新生儿表现为反复的、短暂的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

5、新生儿患感染性疾病:体温非但不高,反而下降,还有不吃、不哭或哭声低下,反应迟钝,体重不增,出现黄疸等非特异性的症状、体征;遇到上述情况应去医院诊治,否则会贻误病情。

6、新生儿胃肠道屏障机制差,肠道内的细菌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尤其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母乳喂养时,母奶中有分泌性免疫球蛋A,可增加肠道的免疫抗病功能)。新生儿血脑屏障机制亦差,得了败血症后细菌容易进入脑部,发展为脑膜炎、脑脓肿。

小编总结:新生儿的一些疾病特点与他们的一些生理特点有关,因此,妈妈们需要了解上文的内容,从而掌握新生儿的各项特点,如此才能及时的发现宝宝的疾病,及时进行医治。

新生儿大便暗示健康状况

新生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可以从他们的啼哭声、脉搏、体重等指标,来判断这是否为一个健康的新生宝宝。那么,判断新生儿健康有什么标准呢?标准一听新生儿啼哭新生宝宝出生后,会先啼哭几声,然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新生儿出生后20秒内,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声啼哭仿佛在庄严的宣告:“我来到人世了!”宝宝的这声啼哭意义重大,它象征着宝宝脱离母体以后要靠自己的呼吸来进行气体交换,这是他们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这可是宝宝吸入肺部的第一股气流,其气压相当于宝宝以后正常呼吸气压的10-15倍,是不是颇有“气壮山河”之势呢!标准二算新生儿脉搏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那要如何在柔弱的小手上面测量脉搏呢?妈妈们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动脉上,通常测量脉搏的部位在手腕的外侧(桡动脉),小婴儿也可测颞动脉(在耳朵的前上方),压力大小以摸到脉搏跳动为准。计算单位以1分钟为标准。在测量婴儿脉搏时,要注意脉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律(脉搏跳动是否有规律)及脉搏的强弱。测脉搏一定要在宝宝安静的情况下进行。不要用拇指摸脉,因为拇指上有动脉,容易和婴儿脉搏相混淆。发现脉搏不整齐时,要与心律做对照,以求得准确。标准三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那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要给宝宝称体重的话有什么方法吗?当然有,而且非常简单,可以在家中完成。方法一: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宝宝体重。方法二: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Tips:在测量前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尽量婴儿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要在保证宝宝不受凉的前提下,穿单衣裤。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标准四看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在小天使出生后12小时内,宝宝开始排泄胎粪,约于二三天内排完。正常新生儿大便因喂奶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每日6-7次,呈金黄色,较稀,但无奶瓣;喂牛奶的婴儿,大便次数较母乳喂养少,每日4~6次,大便呈浅黄色,较干,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如果大便次数超过6~7次,而且有奶瓣及粘液,或水分增多就是病态,应设法寻找原因,给予治疗。婴儿如果大便太干,排便困难,可用蜂蜜适量代替白糖放于奶中喂食,大便即可变软,这是因为蜂蜜有润肠作用。如果大便次数虽多却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也不用紧张,可留意继续观察。当然有,而且非常简单,可以在家中完成。方法一: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宝宝体重。方法二: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Tips:在测量前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尽量婴儿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要在保证宝宝不受凉的前提下,穿单衣裤。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标准五观察新生儿排尿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不过,有的健康宝宝是在48小时后才排尿的。新生儿的尿液一般是透明、淡黄色的,尿量随吃奶量的多少而增减,尿液的颜色也随之有深浅变化。起初,一天排尿2-3次,随着吃奶量的增加,从第2周开始,每天可排尿20次左右。有的宝宝出生后3-5天内排尿时,大声啼哭,当打开 色的尿布时,看到婴儿尿出砖红色的尿,不必担心,这是由于初生婴儿的肾脏功能不完善,从皮肤和肺部呼吸蒸发掉不少水分,再加上吃奶不多,身体缺水,尿量少而浓,尿少了,尿液里的尿酸盐不能完全溶解,在肾脏内形成尿酸盐梗塞,造成排尿时疼痛,引起婴儿哭闹。随着奶量的增加,尿增多,尿酸盐完全溶解于尿中排出,宝宝就能安然入睡了。标准六量新生儿体温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随外界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外界温度变化大,而没有给新生儿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时,容易发生疾病。因此新生儿的保暖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调节好室温,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冬季有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的家庭,要定期开窗或开门调节空气,夏季除通风外,还要在地上洒冷水或放冷水盆,帮助降温。再就是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被1、室温在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2、10~15℃时,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3、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4、22~25℃时,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5、26~28℃时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6、29~30℃C时穿汗衫,包一层单布;7、30℃以上时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有空调的家庭,室温保持在与室外温度相差8℃左右或者在25℃以上,湿度在60%~65%。标准七看新生儿皮肤广告上新生宝宝的细嫩皮肤,经常让人羡慕不已。那么,新生儿的皮肤状态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健康的肌肤呢?健康足月新生儿的皮肤是红润,光滑的,有的皮肤表面有少许胎脂,肩背部有少许胎毛,皮下有丰满的脂肪。甚至有的宝宝生后头几天的皮肤好像很粗燥,甚至有脱皮,有皱折的地方还会有皲裂。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长期在羊水中浸泡,出生后干燥,在还没有脱落以前,看上去非常粗燥。但是过几天之后就会很光滑了。标准八研究新生儿反射行为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行为。宝宝刚一出生,就会出现一些非常有趣的条件反射,这些反射正是宝宝身体健康的表现。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反射吞咽反射:你用手指或奶瓶轻轻触动宝宝的嘴边或口腔黏膜,宝宝马上就会把嘴和舌头伸过去,开始有力地吸吮起来。这个动作能引发宝宝有节奏的吸吮运动。标准九发现新生儿视线发展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新生宝宝视觉发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遵循这五个规律。1、新生儿在清醒时,只要光不太强,都会睁开眼睛。2、在黑暗中,新生儿也保持对环境的有控制的、仔细的搜索。3、在光适度的环境中,面对无形状的情景时,新生儿会对相当广泛的范围进行扫视,搜索物体的边缘。4、新生儿一旦发现物体的边缘,就会停止扫视活动,视觉停留在物体边缘附近,并试图用视觉跨越边缘。如边缘离中心太远,视觉不可能达到时,婴儿就会继续搜索其他边缘。5、当新生儿的视线落在物体边缘附近时,便会去注意物体的整体轮廓。如新生儿在观看白色背景上的黑色长方形时,其视线会跳到黑色轮廓上,在它附近徘徊,而不是在整个视野游荡,这表明新生儿偏爱注意对比鲜明的图案,而且偏爱注意轮廓或形状的边缘,而不是图案的内容。利用这些规律,妈妈们可以运用一些小游戏让宝宝训练视力呢。标准十观察新生儿听觉增强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听觉在妈 妈肚子里就已形成,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换言之,要想孩子终生听力良好,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的听觉保健。宝宝听力需在保护中发展医学专家强调,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任何外来的不良因素,都可能使这种发展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所以宝宝听力的发展必须在保护中进行。首先,妈妈要积极防病诸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耳炎等,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进而造成听觉障碍。其次,要慎重用药不少药物具有耳毒性,特别是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然后,是要尽量避开噪声婴儿的听觉器官发育不完善,外耳道短而窄,加之耳膜薄,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尖锐噪声尤其会损伤婴儿柔嫩的听觉器官而削弱听觉,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最后,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掏挖宝宝的耳朵耳屎是有一定生理作用的,如阻止尘埃、小虫的入侵,缓冲噪声,保护鼓膜等。另外,耳屎的油腻性还可阻止外界水分的侵入。

新生宝宝生理状况特点

新生儿宝宝有什么生理上的特点呢?小编搜罗相关的知识,与各位妈妈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了解自己的小宝宝。

1新生宝宝的身体形态

从外观看,头比较大,头发多少不一,眼常定视;躯干长,四肢短小,呈外展和屈曲姿势;胸部窄小,其前后左右宽度几乎相等,呈筒状;腹膨隆,全身皮肤覆有一层胎脂。身长一般在46—52厘米之间,体重一般在2500—4000克之间;头围一般为34厘米,胸围一般比头围小1—2厘米,约为32—33厘米。

2新生宝宝的头部

新生宝宝的头部大约要占出生时身长的1/4。新生宝宝的颅骨由柔软的组织连接,以便头部可以顺利地通过产道。因此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头部有些像圆锥形,对此父母不必担心,几天之后新生宝宝的头部就会恢复为正常的圆形。新生儿的头部有两个“柔软的点”,这是囟门,是因为新生儿的头部骨骼没有长合而形成的。前囟是菱形的,位于头顶处,前囟通常在宝宝1岁的时候才闭合,还有的宝宝在15—18个月时还有空隙。后囟呈三角形且比前囟要小很多,位于头部后面突起部分的上方,通常在宝宝两个月大时闭合。有时父母在照顾新生宝宝时会发现这些柔软的地方在跳动,不要担心,这些部位都有结实的膈膜,而且一般的触摸是不会造成危险的。

3新生宝宝的皮肤

有些宝宝生下来时全身由乳白色的覆盖物包裹着,这种覆盖物叫做胎脂或胎垢,其作用是在子宫中保护宝宝的皮肤。皮肤上的这种覆盖物在宝宝出生后数小时内就会消失。新生宝宝生下来后,肩膀和后背还会有茂密的毛发,这些毛发叫做胎毛,通常在宝宝3个月大时就会消失。新生宝宝皮肤柔嫩,有弹性,表面角质层发育不良,出生后与外界环境接触,皮肤受到刺激很容易充血,出现手脚微带青色的情况,这种现象叫做新生宝宝红斑,一般持续1—2天后便可逐渐消退。

新生宝宝的肤色应该是细腻柔和的粉色或者桃色。经过最初的适应期后,有些新生宝宝因为新陈代谢缓慢,肤色会显得有些浅,手足可能有轻微的发白现象并会持续几天。肤色较深的新生儿,手足可能会显得有些苍白,但这和新陈代谢没有关系,是受新生宝宝自身色素含量影响的。在新生宝宝的骶尾部及臀部往往可以看到灰蓝色的色素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且边缘明显,用手按压时不退色。这是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的缘故。这种色素斑在宝宝5—6岁时会自行消退,无须治疗。

4新生宝宝的脐带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会在结扎后3—7天内干燥脱落,血管闭锁形成韧带,脐带外部伤口向内凹陷形成肚脐。新生宝宝脐带末端残留的血管与体内血管相连,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父母处理新生宝宝脐带时应格外注意。

本文Hash:62f5a19ff63667d02284da28fdb069796602dc74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